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第八章-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佚名点击数:915更新日期:2006-4-17本章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因材施教的问题,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课程权力的民主化,对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学校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本章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标准、步骤和管理等基本理论,在推介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策略。第一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概述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家长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不同于校本课程,这一术语源于英文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校本课程开发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研讨议题。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许多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从世界范围看,1960年代末期,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弊端,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兴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二是回落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这虽是引进的术语,但在内涵上却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特色,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①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①(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小学设置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从三级课程管理来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非常突出,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群体时,仅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发展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这些特殊的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需求,只有学校最有条件和可能去了解和满足,这恰恰就是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所以,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学校如果脱离了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去进行课程开发,就等于放弃和否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和优势,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学校要适时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评估和研究,并尽可能地在课程层面上予以满足。(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只能是教师。学校教师之外的其他机构和人员,可以参与和协助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但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工作。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可以而且常常是专家,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则必须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否则,“校本课程”是很难真正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事实上,依靠少数专家去为一所一所的具体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在客观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该是而且只能是学校的教师。(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加善于利用蕴藏在当地社区和学校师生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在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地展开。比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形成学校的特色。像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中心小学开发的国际象棋课程和八士中心小学开发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就属于侧重于培养学生特长和学校特色的思路。此外,还可以根据社区的“生计教育”需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像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一中实施的“绿证教育”课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塔中学设置的“食用菌与蘑菇种植”等课程,就属于侧重于生计教育的思路。(四)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通盘考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纳人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予以通盘考虑。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开发预留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也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协调和互补。不能脱离国家的课程计划来理解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独立于国家课程计划之外的孤立的课程行为。此外,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比如,在实施方式上可以考虑:1~3年级以开设各种游戏活动为主,4~6年级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主,7~12年级根据学生需要以开设各种选修课为主。在此,需要对校本课程与原有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关系进行一个补充说明。校本课程是对多年来在中小学实行的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和选修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而有些则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去甚远,这就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三、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人口超级大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不平衡的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虽然各地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差甚远,但却是采取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形式来实施教学。这种形式势必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目前采用多级课程标准分级管理的模式成为世界上先进国家解决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因材施教的问题。例如日本,新的课程计划中,共同必修课都设有二或三个层次,这种分层次的做法解决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具体而言,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如下意义。1.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权力的民主化。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决策权(其中包括课程决策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方的政府部门。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教训都已表明,在教育领域中的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实原因很简单,教育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中教师、学生、家长才是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政府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因此,他们有权参与教育决策,尤其是课程决策。开发校本课程,表明国家课程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学校有权自行设课,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研制,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这种分级管理的课程模式有利于真正调动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有利于真正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既是培养人的活动,更是发展人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要创新,就必须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这种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所必备的,因而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性。3.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课程对学生产生作用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而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要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要有课程实施的意识,要有课程理论作支撑,要有对课程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要有正确的课程教材观。国家课程由于具有基础性和统一性,所以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又由于其具有规定性,使得这种课程对教师来说成为一种接受性的课程,教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主要职能是课程的扩音器、传声筒和简单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被禁锢起来,缺乏实践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发现的场所。因而,教师的培养一次成型,而无须不断发展。事实上教师需要终身的教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正好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重要领域,为提高教师这些方面的素质提供了机会。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只是一个实施者,也是一个决策者、研制者、编写者、评价者。这一切迫使教师要开展课程学习、课程研究,把研究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4.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帮助学校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学校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学校社会职能的实现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学校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社会通常由国家和政府来代表),对社会的整体利益负责。学校必须执行教育法规及其他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完成行政部门规定的教育任务,实施正式课程,保证学校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来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必须面对每一个学生、家长和社区,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负责,向学校所在的社区负责。换句话说,学校必须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提供的教育资源,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满足家长通过学校培养子女、满足社区通过学校培养本社区所需要人才的期望。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课程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四、中小学选择校本课程的标准(一)有效性。一些人认为,真实的内容往往是有效的。不然,真实的内容还面临着知识陈旧和过时的问题。不仅许多知识和信息,而且许多理论和原理也已经陈旧和过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者一方面应该删除陈旧或过时的知识,另一方面应该防止遗漏某些重要的知识。(二)重要性。所谓重要的知识,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的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远非在校期间能够学完的,因此,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另外,学校担负着使青少年有效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重任,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三)趣味性。校本课程开发者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想像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者认为,没有趣味性的内容是无法教学的。年级越低,越应该增加趣味性内容。当然,各门学科所具备的趣味性是不同的。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本身充满了趣味性,而有些学科则比较枯燥乏味,这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四)可学性。可学性是西方学者的提法,含有“适宜性”的意思,它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和力所能及的课程内容,所选择的课程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所关联。如果课程内容过于生疏或艰深,校本课程开发者应予以改编,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学性还包括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陈述方法。如果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题中出现大量生字,或者选择超导、激光、电子等方面的内容,则
本文标题:第八章-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4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