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32Fe56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A.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B.过量的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C.少量烧碱过量的NaHCO3溶液中D.金属铝投入KOH溶液中2.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A.NaAlO2溶液和过量硫酸B.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固体C.FeSO4溶液和过量溴水D.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的(NH4)2SO4溶液和BaCl2溶液3.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气反应时可以生成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现将钾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产物1.1g溶于水,所得溶液用0.5mol/L的HCl溶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40.00mL,则钾与氧气反应产物的成份可能是A.K2OB.KO2C.K2O和K2O2D.K2O和KO2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2FeC1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5.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中一定有Fe3+B.B为AgI沉淀C.C中一定有Fe3+D.A一定为FeBr2溶液6.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产生氯气C.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7.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使之充分反应,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关系是A.m1一定大于m2B.m1可能大于m2C.m1可能等于m2D.m1一定等于m28.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B.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填选择题答案(每题4分)9.(20分)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Fe3+、Al3+、Cl−、CO32−、SO42−。现每次取100.00mL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2.33g。试回答下列问题:(1)c(CO32−)=(2)K+是否存在?;若存在,浓度mol/L(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二问)。(3)根据以上实验,有没有哪种离子不能判断是否存在?,若有,这种离子应如何进行检验?。12345678n(沉淀)/molV(NaOH)/mL0202002400.150.3512.(32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产物,进行了系列实验。(1)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为了研究一定时间内铁粉的转化率,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反应,收集并测量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计算出铁粉的转化率。①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应选下图中的装置②称取0.24g铁粉与适量石棉绒混合,然后加热至无气体放出。若室温下氢气密度约为0.088g/L,最好选用规格的量筒(选填字母序号)A.100mlB.200mlC.500mlD.1000ml③收集的气体体积为VL,铁粉的转化率为。(3)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他们计划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在下表中填写滴加KSCN溶液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与解释(可以不填满)。现象结论与解释可能①可能②
本文标题: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9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