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分裂的自我》读书笔记
《分裂的自我》读书笔记Moira2010-04-02这是第三遍读这本书,感觉完全不一样,结合新近的体验、思考、感受,感觉更能理解莱恩在这本书里想表达的意思。当然在看莱恩的书时有一个感受是不变的,即通过这本书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颤抖和震动的内在世界,是一个在抛弃了感受中寻觅感受的内心世界,而莱恩本人更是从生存论的视角用心的为我们打开这样一个非然的世界,因此,拿起这本书你便也和莱恩一道进入了一个摇摆、动荡而漂浮的异域之境,在这里艰深的理论被一个个“真实的”感受所充盈,看似生涩的术语也为接近那些深在的感受所指引。于是,当我第一次穿过《分裂的自我》时,更多的是借着这面分裂之镜依稀看见了自己,感觉在靠近莱恩的思想时也一度接近了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听到了它的声音,那声音和书中的那一个个徘徊在边境的游荡者们是那么相近,但这种感受似乎只停留在读书的过程中,停留在通过书企图接近书中一个个患者内心感受的过程中,当我放下书的时候,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内心浮起又落散,既熟悉又把握不定。带着这样的一种感觉,以及想表达和分享这样一种感觉的感觉,借着讲座的当口我第二遍拿起这本《分裂的自我》。这次看它则更多的是从知识的角度,更倾向于该书的框架、思路、术语,企图从知识的角度去把握和呈现莱恩的思想,于是,书中那些个体“真切”的声音反而成为了我理解“理论”的窗口,但最后在讲座中呈现的时候,发现对于这本“纯”感受的书,对于这个“纯”感受的分裂之境,你没法不用自己的感受去串接这些所谓的理论框架和术语,因此在那次讲座中我不过是借着讲座的机会、借着莱恩、借着分裂的自我完成一次对自身呈现的可能,就像讲座的题目——“分裂的自我之呈现的可能”,既是对《分裂的自我》该书的呈现的可能,也是对自身这个“分裂的自我”呈现的可能,还是对“分裂的自我”的个体们呈现的可能,当然这些呈现都只是一种可能,尤其是对于我现阶段的水平而言。那次讲座似乎还比较成功,而这也成为我通向自身拐点的一个基石和突破口,但总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在:那种在清晰和模糊间飘忽与摇摆、那种熟悉又琢磨不定的感觉,似乎是对《分裂的自我》该书的,也是对自身的。当然,既然书也看了,讲座也讲了,有收获有感受,以为这本书就这么放下了,直到老大提出重回经典单元的第一本书仍旧选定《分裂的自我》。可见“分裂”的“自我”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主题。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书,第三遍阅读。在间隔了一段时间后再重读感觉书中的那些话语和声音既新鲜又熟悉。而这次阅读则更带有自己的思考和弥合的痕迹,更倾向于对其的总体把握,在莱恩和精神分裂性个体之间,在自己和精神分裂性个体之间,在精神分裂性个体和一个个分裂的自我之间。于是,一些之前模糊的点有些明了起来。关于本书总体思想和框架:从本书的目录看它的总体框架似乎还是清晰的: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的一二两章对精神病问题作了宏观的生存论-现象学讨论,提出作者本人对精神病个体的一个明确的态度:尊重患者“存在于世”的方式,努力与患者“一道存在”,透过包括早期乃至童年经历的生存状况去理解他们疯狂言行中隐含的现实内容及其意义。第三章则直接提出来不幸的生存论原因:存在性不安。第二部分(第四到八章)探讨了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包括身体化的自我、非身体化的自我、内质我、假自我系统),以及进一步引出一个核心的部分“自我意识”。第三部分则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个体的描述探讨了精神分裂症状态的发生和发展。这样的一个思路框架看起来很明晰,三大部分,十一章节,但就个人经验而言,在开始进入到书中的具体章节时却会有一种衔接不上的理解的困难。例如:在25页中说道“那些被我们称为“精神分裂性个体”的人在他人面前会觉得比我们暴露、比我们脆弱、比我们孤独。正因为如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说,他说玻璃做的,透明而空虚,苍白而脆弱,无力承受他人的注视”,这个“正因为如此”是如何推知而来的呢?还有,对于存在性不安这点,书中32页在描述了存在性安全个体在生理和心理的真实和确定,以及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确定性后,话锋一转道“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通常环境中生活的个体更容易感觉不真实”,对此又是一个困惑,这个“然而”的过度是如何而来的,为什么“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呢?从存在性安全到存在性不安时如何转化的?以及,关于自我意识这点,也同样有类似的困惑,感觉在理解上有跳跃性。于是,在开始的时候会感觉莱恩的理论有一种过度感受化的模糊性,对于书中所传达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感受之间总觉得抓不住那条脉络。然而,现在倒回来看,这样一个框架或许是为满足成书的文本格式的需要,或许是作者对自身思想的一个凝练后针对受众的一种概要的区分,也或许这就是莱恩的风格吧。其实,看完全书后再倒着回顾其框架反而会有一种更好的理解。我们把“生存论视角——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身体化与非身体化-内自我-假自我系统-自我意识——精神病的发生发展”这个框架逆推后发现,莱恩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的理论或者说思想实际上是来源于这么一条痕迹的发现和探索:“精神病的发生发展-——自我意识-假自我系统-内自我-身体化与非身体化——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生存论视角”,如果这样倒着来理解本书、理解分裂的自我或许能有迹可寻。或者可以说莱恩是在精神病的临床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的接触和深入了解后,探索和发现了精神分裂性个体的这么一个分裂的痕迹,而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绝对化和彻底化的呈现。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来理解和接近这个分裂的过程。首先还是关于第三章中所探讨的“存在性不安”的来源的理解,莱恩假设我们生来伴随着生理的真实的是心理的真实、确定、连续、整体与安全,对于新生个体这样的一种感觉从何而来呢?这便涉及到母子共生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案例的主人公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核心词——“眼睛”与“注视”,他人的眼睛与自己的眼睛,注视与被关注。不同的主人公都发出了类似的声音:“我仅仅是她的标记而已”(James)、“他们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D女士)、“我仅仅是她所希望看到的样子”(David)、“(母亲)就当没有他这个人似的”(彼得)等等。这些个体都是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得到现实的、真切的、积极而有力的注视,于是,身份感在缺乏关注中受到威胁或者说没有得以很好的建立。“身份的获取和维系是两方面,既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也需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自我在哪里?在他人的注视与认可中自我得以确认,而婴儿的第一他人就是母亲。“作为一个人接受母爱的关注,这一经验是自我发展的必要成分”,“很有可能,母亲对婴儿身上‘智力’方面或‘肉体’方面缺少有责任感的关注,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或许个体感受到存在性的不安,无法确认自己是真实的、身体的、整体的;或许个体由此为维护岌岌可危的身份感,其存在性焦虑被迫的、自动的衍生出三种根本焦虑:吞没焦虑、爆聚焦虑、僵化焦虑;或许个体接着为抵抗这根本的焦虑而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启动“自我意识”,“把自己的眼睛借予他人,以使自己始终处于注视之下”,但这双额外之眼却充满了敌意、愤恨与不信任。或者,采取心-身分离的非身体化方式,另内自我单独成为旁观与主宰着,而以假自我系统作为应付外界的代理。然而,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部结构,而与外界日渐脱离,于是无形中完成了两种形式的分裂: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分裂,以及与自身关系的分裂;于是,幻想顺势蔓延开来,成为一层无形的包裹,隔绝着牢不可破的内在世界;于是,孤独成为更加彻底的绝望,“远行者”被更彻底的丢失在了人群之外,而与在人群中寻找身份、自主和独立的初衷背道而驰,相距甚远;于是,连当初的痛苦、恐惧的冲突作为最后一根稻草都已精疲力竭,甚至“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罪感被另一种范围更广的一塌糊涂之感和无价值感取而代之”,最后的边界顷刻间土崩瓦解;于是,幻想肆虐,黑色的太阳下荒草丛生,精神分裂性个体完成了向无人之境的非在之地的滑落的分裂之旅,分裂的完成意味着那个晃荡、惊恐的天平停止了摆动,一切沉寂下来,成为死寂荒原之魂,独自一人与症状为伴,与幻想为伴,与自己为伴。可见,分裂是人存在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只要我们还在摇摆、还在痛苦的挣扎、还在不息的与分裂斗争着,我们便还心存一丝生命的热度和对其的渴望。基于以上这一过程,基于对分裂的自我们那丢失的深在的渴盼以及孤独的绝望的近距离触碰,莱恩挥动生存论的大旗,呼唤着一种对人性深切的理解。于是,这便涉及到治疗师在与患者关系中位置和视角的问题。我们带着怎样的视角进入其中,我们以怎样的身份介入?这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对此莱恩说“理解这些层面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将该人的行动与他体验自身情境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样,这门艺术也意味着,以我们所了解的该人的现在去理解他的过去,同时并不排除其他的途径”。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对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把握么?作为治疗师,“我们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必要的能力:了解患者如何体验他自己以及世界。只有在充分尊重其本来状态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理解患者,他自己最后也会发现这是可能的”。然而,“就现代的西方文化而言,这些想法和经验倾向于把一个人与人群相隔离,把他孤立起来”,而不是“与他一道”。这或许是当今精神病领域的一个普遍难题。体制化语言的本质就是抹去人性、抹去个体、抹去差异,它要的只是快速、高效、服从利益。莱恩在其鹈鹕版序言中说到“我们的文明不仅压抑‘本能’,不仅压抑性欲,也压抑任何形式的超越。在单向度的人群中间,如果谁有自己独特的多向度经验,又无法完全否定或忘记自己的经验,那么毫不奇怪他会被人群摧毁——除非他背叛自己说了解的一切”。这也是当下我们所谓的文明所带来的生存论的困境。对此,作为体制下的一个不起眼的个体,作为整个文明的宏大结构下的一个分子,我们不得不感到一丝的无力和无奈。“追求全人类的解放”是一个多么美好、崇高而诱惑的幻象,不同阶层不同人士拿枪举炮纷纷投身其中,存在主义者们也是其中一股坚挺的力量,莱恩作为生存论心理学家更是深知这一愿景的美好,以及作为人的单薄、无力和孤独。在这一坚苦卓绝的斗争中,其也不得已从非神秘非道德化走向神秘主义和道德化,从客观现实走向超现实世界。在这一路上越斗争、越深入、越严肃,便越感人的无助,也越能理解人的无助。我想正是莱恩对人“彻底”理解的趋向、坚持、以及无奈中摇曳的美好希望让其走入神秘主义和超现实世界。回到本书中,抛开“追求全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若只限于作为一个治疗师对一个患者的“解放”,或许我们能尽以微薄之力,即抱以“与他一道”的视角进入其中,并带之以与他不同的世界,在“他的”和“我的”世界中建立可行动的现实通道,最终以将他引回“人群”中作为治疗师的介入。关于本书的对接和思考:●在之前阅读中总觉得莱恩的思想和拉康的思想有切合的对接点,但不明晰。这次的阅读更是加强了这样的感受,且稍有明晰。例如两者都提到了自我和他人的分裂、异化、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眼睛与注视、镜中影像等等。尤其是莱恩对于存在性不安的来源,既对母子共生关系、母亲对孩子的注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等与精神分裂关系的描述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之间的切合密切,当然两者的出发点与关注点不同。在本书中除了母子关系对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影响和作用的表述外,似乎对父亲的角色和作用没有做更多的深入,只有在个别案例描述中粗略的提到“在婴儿期以后的各个阶段中,父亲或其他重要成人就会在孩子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与孩子的直接关系中,也通过对母亲的影响间接的体现出来”。而对母亲的角色作用着多次比较直接而明确的提及,如多个案例中都提及母亲对孩子忽视或关注缺失对患者的影响,尤其在第十章Joan的案例中(175页)提到“岩石和鹰可以看作母亲身上的两个方面:个体被缚其上的方面(即岩石:‘绝望的乳房’),以及个体被其吞食的方面(既鹰)”。还有182页提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母亲之间,存在着一些积极主动的感情。这一发现独独被大多数别的观察者所‘错过了’”。对于后面这点,不是特别理解,这个母子之间“积极主动的感情”是什么,它如何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难道借以文中所说“正是在与母亲之间最
本文标题:《分裂的自我》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3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