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Cl—35.5Mn—55Cu—64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C.死灰复燃D.冰雪消融2.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C.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河水经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的水是纯水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C.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D.所有的原子都含有原子核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所涉及的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了C.a、b、c、d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5.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挥发D.读数不正确6.对下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A.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B.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C.H2、He质子数、电子数都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7.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2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属于氧化物B.茶氨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氨原子构成C.茶氨酸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有26个原子核8.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2CuO⑤Mg2+⑥2OH-⑦H2O2⑧Ca(OH)2A.表示分子个数是①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⑧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组合中有错误的是()①该反应为化合反应②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中物质总重量一直是14g③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④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⑤该化学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的总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A空气是宝贵的资源B实验操作安全常识氮气——填充食品袋防变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产物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D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装置——气密性好药品(红磷)——足量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11.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B.反应Ⅰ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此净化装置可以减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1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是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选项abcDA氧化物化合物二氧化碳氮酸钾B单质化合物镁条冰水C纯净物混合物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D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燃烧过滤13.取一滤纸条,等间距离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A处有浓厚的白烟,等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属于易挥发的物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相同D.该实验两端管口敞口放置,就不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4.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一:呼出CO2来自于空气;猜想二:呼出的CO2来自于人体内部气体交换;猜想三: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和人体内部气体交换。为了验证猜想,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②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③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④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测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是CO2A.①②④⑤⑦B.②④⑤C.②⑤⑦D.②⑤15.试管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a、b两份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加热两支试管,产生O2的体积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A.B.C.D.16.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B.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体积含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4)碳酸钠__________。(5)+3价的铁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___。(6)标出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_____。(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的离子是__________。(8)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18.(6分)在外旅游常饮用泉水和河水来解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物质,下列是某游人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静置→纱布→水。(1)纱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泉水中因为含有较多的金属钙、镁离子,所以一般是硬水,图甲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展示的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图乙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___。②在下列A、B、C、D、E中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__________。③在上述A、B、C、D、E中能与图乙所示的微粒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若要检验获得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搅拌观察现象。(4)有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19.(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2)写出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制取并测量收集氧气的体积,所需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同时还需要补充的一种食品名称是__________。(3)若实验室用固体锌和稀硫酸常温反应制取氢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填“a”或“b”)端进。(4)下面是氧气与三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对上述三个实验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三者燃烧现象描述:甲中会生成黑色固体,乙中会生成白色固体,丙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B.三者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C.三者生成物都为是固体D.甲中水可用细沙代替E.可以用铁丝、硫粉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20.(7分)图A是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某同学在此原理上进行了改进,如图B和C。(1)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实验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一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②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2)图B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该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资料卡片:汞密度:33.54g/cm3沸点:356.58℃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氧化汞密度:11.14g/cm3不能溶于汞分解温度:500℃资料:2HgO△2Hg+O2↑该实验所用药品汞虽然有毒,结合资料卡片分析,该实验和图A实验比较依然有可取的优点是__________。①该实验能快速得到实验结论。②该实验能更准确得到实验结论。④该实验中的汞既是反应物,又起到图A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④该实验能更方便证明减少的气体是氧气。21.(7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含碳的铜粉样品进行铜的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碱石灰足量,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资料一: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吸水;资料二:在题目所给的实验条件下,B中碳和铜均不能与水蒸气反应,只与氧气反应;资料三:22CuO2CuO△。试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2)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硬质玻璃管③内装有铜和碳的混合物4g,反应完全,停止加热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再称量,C装置增重2.2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4)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③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准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A和B之间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请你判断:原来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8分)一、(4分)右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你刚刚学习过的。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B、乙是黑色固体,C、D是金属,其中C是位于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丙是白色固体,丁是无色液体。(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A→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A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4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___。23、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一、(3分)右图是已民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1)V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3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