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哈尔滨建筑业历史悠久
概述哈尔滨建筑业历史悠久,建筑活动源远流长。经考古工作者多次挖掘遗址,在阎家岗发现的古人类营地建筑遗迹为东西向,直径3.5米,偏北处有一豁门,墙高50—60厘米,基宽50厘米,全墙成弧形,上下用动物化石堆砌。12世纪初,满族先世女真人,在松花江及阿什河流域,建立区域性政权——金朝。1115年,金太祖建都上京会宁府(阿城市白城村)。国初,“无城廓,联木为栅,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为会宁府,建上京”。金天会二年(1124年),金太宗于南城始筑皇城。天会三年,太宗建筑乾元殿、明德宫;其后,熙宗建有庆元宫、敷德殿、宵衣殿(寝宫)、稽古殿(书殿)、五云殿、祥曦殿等;海陵王建有勤政殿、泰和殿、武德殿、永宁宫、永寿宫等;世宗建有庆元宫、光兴宫、光德殿等。清代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大量满、汉族移居此地。19世纪末,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周围已建有近百个村屯。建房材料,多以天然泥草木石为主,建造极易,住房简陋。民间筑房,多能匠者与亲友合作。清代末期《借月山房汇钞》载:“土著人架木覆第,妇子合作,戚友之能匠者,助而不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依据“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通称“中俄密约”),俄国攫取在中国东北建中东铁路特权之后,将哈尔滨作为修建经营中东铁路的中心,始从道里小九站至西香坊的狭长地带,铺设铁路,建筑香坊车站和商店、宿舍等。1901年扩展秦家岗(南岗区)、中国大街(道里中央大街),占地16000公顷,始建铁路局机关、学校、教堂、商店、宿舍、住宅等结构多样、风貌多彩的“欧式”和“中欧结合式”的近代建筑,充满异国情调。至1906年,先后建成中东铁路局办公楼(哈尔滨铁路局办公楼)、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中国民工宿舍(俗称三十六棚)、秋林公司、莫斯科商场(黑龙江省博物馆)等。1909年犹太商人在南岗病院街(颐园街)建造了一幢高级别墅。与此同时,松花江北岸太阳岛上建起各式各样的俄式别墅。道里中国大街由外商经营的商店和宾馆陆续兴建。20世纪初,中东铁路开通和哈尔滨开辟为国际商埠后,中国人、外国人在哈尔滨兴建油、米、面加工和卷烟、酿酒等工厂,1920年建造了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傅家甸、东四家子一带大兴土木,广建市场、商店、住宅、旅店、戏院、茶园、饭店等。随着工业、商业、交通的发展,建筑包工商相继而生。中国大柜有孙宝田、陈景生、何发、刘毓芝、吕泰、郭林等,白俄罗斯人有戈窝焦夫、捷尔斯诺夫等。大把头承包工程后,再分包给小把头,按施工需要招募工人。修筑中东铁路时,从关内山东、河北招募20余万农民当建筑工人。1917年,中国巨商傅巨川等人合资,首创阜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又称合群公司),兼营房产买卖与租赁业务。1920年承建哈埠砖木结构三层大舞台工程,可谓哈尔滨近代建筑企业的雏形。在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建筑,多为砖木或石造房,最高为三四层楼房。一般的建筑多为砖砌墙、板加泥墙和苏式、日式板夹锯末双面抹灰墙。其房盖,瓦垄铁、平铁替代了古老的鸳鸯青瓦。部分建筑取暖,由中国匠人结合古老的火炕,将俄式壁炉改为“火墙”。中国人住宅建筑,除泥墙草盖、木板房之外,始建青砖、青瓦平房和二层、三层楼房。据1937年9月20日《滨江时报》“哈尔滨四十年回顾史”载:“哈尔滨建筑以全埠论,各区建筑比较宏壮,市街整齐者,当推埠头区(道里区东部)、秦家岗(南岗区),若以繁华论,则傅家甸、四家子尚焉。埠头区最著名的街市,南北平行者,有炮队大街(通江街)、中央大街、新城大街(尚志大街)、水道街(兆麟街)、买卖街等,均楼宇雄壮,商店栉比,建筑坚固,街道整齐,盖新区多为当时俄国人所筑,街市楼宇均有西洋之风。秦家岗亦颇壮丽,但以素雅称……。傅家甸、四家子之建筑物,则楼宇连互,光彩夺目,终不脱中国之固有式。”1926年,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设工务处,制定《建筑规则》和《工程师注册规定》等法规,滨江县地方管理局设调查科,制定有关加强建筑业管理的法令和规定,管理建筑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刚刚复苏的哈尔滨建筑业,遭到严重摧残。1933—1934年,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制定大哈尔滨都邑5年建设规划。1935年2月20日日本清水组设立哈尔滨办事处,始办建筑业务。1937年4月7日伪哈尔滨特别市都邑计划地方委员会成立。8月伪满洲土木建筑协会哈尔滨支部(总部设大连)在南岗满洲里街成立。日本人通过协会“管理与承包工程,传达政府法令、法规”,对土木建筑业进行审查登记,“合格者”发给许可证,并加入协会,全市135家建筑企业,有65家参加。1942年初,经日本关东军司令兼驻伪满洲国全权大使植田谦吉授意,由伪满康德皇帝溥仪发布敕令,对主要建筑材料实行定量供应,并以实行集中管理为名,吞并中国人的建筑企业,此办法推行后,中国建筑商所剩无几。至1943年,中国人开设的建筑企业,仅有北安建筑公司、大丰建筑公司、金城建筑公司等。伪哈尔滨市政府工务处内设建筑科,主管官府工程和建筑企业。哈尔滨私人建筑企业,归属伪哈尔滨警察署工场建筑课管理。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由各区工会联合会负责,将分散的建筑工人及私营建筑企业组成建筑工人合作社,队伍扩至3600人,以从事小规模建筑维修为主,年产值不过200万元。1948年4月28日全国第一家国营建筑企业——新东建筑公司成立,并相继成立木材厂、家俱厂、制砖厂等附属企业。市政府招聘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包括日、俄、朝鲜等外籍人员,充实国营施工队伍。10月15日哈尔滨市第一个技术专业学校(后称松江省工业学校)成立,主要培养建筑业人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工务局、建设局和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共哈尔滨市委成立基本建设部,实行对建筑业的领导和管理。市建设局负责领导并组织部分中、日、俄工程技术人员,编纂、出版“建筑参考资料”,推广全国。1952年冬,哈尔滨市建筑工程局成立。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哈尔滨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职工达44989人,比1950年增长4.5倍,改变了个体分散施工的沿习,进入有组织、有领导的施工,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195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50年人均1036元提高到2505元,增长1.4倍;完成总产值11057万元,是1950年的18.3倍。3年共竣工各类房屋面积146.8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543万元,创净产值5241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79万元。此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按照国家“南厂北迁”的方针,轴承厂、第一工具厂、电池厂、胶合板厂、电线厂等16个工厂,从辽宁先后迁入哈尔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哈尔滨被国家列为工业比重较大的改建城市,苏联帮助设计的156项工程,安排在哈尔滨的有电机、锅炉、铝加工、轴承、仪表、汽轮机、量具刃具、炭刷、伟建机器、东安机械10个工厂13项。地方投资建设的工程有哈尔滨制药厂、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和平糖厂等。公共建筑工程有哈尔滨建工学院、东北林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59所中小学校、435个商业、饮食业、服务网点等,还有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办公楼工程。1953年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地第一次打破常规,在寒冷地带进行冬季施工。1954年4月,哈尔滨锅炉厂破土动工。施工单位克服建筑体积大、土方量大,地下工程多、管线多,技术难度高,设备安装量大等困难,于1957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经国家验收合格并投入生产。建筑施工企业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涌现出一大批新人新事。东北工业部建设公司哈尔滨工程处苏长有瓦工班,在学习苏联“三段砌砖法”经验的基础上又创造出“分段砌砖法”,改进了操作技术,砌砖效率大幅度提高,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出国访问波兰、苏联。杨德重创造抹灰流水作业法,谢万福创造木工流水作业法,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东北工业部电器工业局基建处哈尔滨第三工区主任王逊慈创造了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法,并整理成书稿,由出版社印刷发行。王逊慈被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促进哈尔滨建筑业的发展。“一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人3004元,比1952年提高19.9%。完成总产值76687万元,创净产值2740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417万元。竣工各类房屋面积500.3万平方米。生产持续发展,建筑科学技术有新的进步,在现场浇混凝土梁、板、柱工程中,取消立柱支模,采用桁架支模,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进行下部施工,实现立体交叉和平行流水作业。建筑施工由民用建筑逐渐转向工业建筑,为哈尔滨新兴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除“一五”期间重点工程继续扩建外,新建的有第一机床厂、内燃机厂、制氧机厂、拖拉机厂和化工、医药等企业和北方大厦、青年宫、太平文化宫等公共建筑工程。新建、扩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商学院、东北农学院、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化工研究所、祖国医药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33所,中等专业学校10所,中小学209所。围绕生产薄弱环节,哈市建筑业发动职工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研制出大量的非标准机械,施工现场水平、垂直运输,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减轻了笨重体力劳动。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哈尔滨建筑业在以“快速施工为纲”的口号下,片面追求高速度,“争放卫星”,大搞浮夸,出现超常发展,盖建“四不用”和“十轻十不用”大楼,造成基本建设大上大下,建筑队伍大增大减。至1960年末,职工人数由1957年50298人猛增到91072人,增长81.1%,全员劳动生产率3516元,增长17.1%,创造净产值9012万元,增长50.9%,实现利润总额1876万元,增长89.7%,产值利润率6.9%,是建国后哈尔滨建筑业产值利润率最高的一年。“二五”时期前3年共完成总产值71431万元,接近“一五”时期5年的产值完成量,实现利润总额4781万元,是“一五”时期5年实现利润总额的1.4倍。后2年,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削减建设项目,一些施工企业没有任务,转向商品生产和副业生产,职工人数到1962年末缩减为25045人,等于1952年规模。1961、1962年完成总产值11822万元,相当于1952年产值完成量,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60年下降39.7%。施工战线长,不收尾工程增多,周期拖长,质量下降,亏损企业增多,两年实现利润总额80万元,仅相当于1952年一年实现利润总额的27.2%,产值利润率0.7%,是建国后哈尔滨建筑业经济效益最差的两年。“二五”期间,完成各类建筑面积441.6万平方米。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哈尔滨建筑业在贯彻落实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逐渐恢复正常,走上发展之路。有些停建的工程恢复施工,管理工作得到改进和加强。1965年职工队伍增加到40599人,比1962年增长62.1%。完成总产值10035万元,比1962年增长一倍,平均每年递增26.1%。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2794元,比1962年增长28.6%。共竣工各类房屋面积131万平方米,完成总产值3133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08万元。1965年,哈尔滨市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分别在南岗吉林小学和动力变电所宿舍、国营松江电机制造厂仓库工程中推广爆扩短桩新技术,减少土方挖掘量,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水平,实现文明施工。1966—1975年“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建筑业正常工作秩序和经济秩序被扰乱,企业中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当成“管、卡、压”进行批判,企业领导失控,管理工作混乱,生产大幅度下降,“三边”工程大量出现,严重影响工程质量。1966—1970年,哈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161万元,为三年调整时期完成总产值的73.9%。实现利润总额326万元,相当于三年调整时期实现利润的40
本文标题:哈尔滨建筑业历史悠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