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摘要: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是建筑科学与美学相互结合的一门学科,本质上是为了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建筑能够给予人们的美或不美的感受,并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给予人们反应,这其中便包含了建筑美学的精神与实质。本文先浅观建筑美学从古典时期到现在的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规律,并浅谈近现代的建筑师对建筑美学本质的研究与看法与自己的建筑美学观的形成。关键词:建筑美学功能主义建筑美实用主义光与影主观美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1750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后美学便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人类对美和美感的研究就由粗浅、零散而不系统的状况转向到系统化,由非科学的状态,并且作为一门母体学科产生了分化。建筑美学是建筑科学与美学相互结合的一门古老的交叉学科,与基本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变现为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对于建筑美学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其定为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研究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趋势,分析当代的建筑美学研究趋势,古典美学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从美学的定义出发,运用演绎的方法,论证美的本质和探索美的来源。同时,从哲学思辨式的美学,走向科学美学,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趋势。20世纪后半叶出现“后现代”与“晚期现代”建筑思潮,前者强调商业主义美学,提倡民俗和地域文化,后者则是进一步探索技术美学,走向高科技美学,而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则推崇反理性的偶然机遇,强调对以往美学法则的反叛。可以说,在20世纪,建筑美学已经打破传统美学的条律,摒弃“美是什么”的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转向探索形而下的美学现象,以研究建筑领域审美形态及美的塑造规律。建筑美学的哲学定位基于美是和谐统一的,分为形式和谐论,树理和谐论,对立和谐论,生态和谐论。美的话也是作为善的充分体现,善是美的基础。建筑美的认知特征,强迫型的艺术体验,多维的信息的审美的欣赏:人主要是通过味、嗅、听、触和视觉五种感觉器官来接受外界信息,从而感知这个世界的。建筑艺术带有整体的环境化特征,是时、空与人的行为的综合艺术体验以及三者和谐关系的产物。如北京故宫作为一组规模宏伟的建州群,它以天安门为序幕,大殿为高潮,景山作为尾声,通过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空间组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序列,它沿着南北一线布置了八个庭院,各个庭院的形状、门庭、廊庑各不相同。关注理性的审美认知,理性的感知对艺术之美的感受与升华深化是必不可少的,他对于建筑艺术而言,更必须通过理性的知识来与之交流,方能领会建筑的艺术的魅力。建筑艺术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这就使建筑具有实用与象征、文化与地域、技术与经济等特点。对同一建筑的审美评价,不同领域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如库哈斯的央视CCTV大厦。建筑美具有时空特性,即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建筑时空特性,可以说,表现建筑艺术的时空特性也是建筑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实体与虚空,静止与流动,历史与未来。从建筑的历史发展来看,建筑空间是从封闭到开敞、从静止到流动、从分隔到连续的过程。从古希腊的空间单纯和封闭到古罗马时期建筑空间的的多个空间的对称组合,是静态的和整齐的;哥特式建筑空间“比较通透和有连续性”,到巴洛克建筑空间则富有“动感和渗透感”。建筑从静止到流动,古希腊至罗马建筑的空间仍然是静态,厚重的分割墙越发加强了这种独立性,已超人的宏伟尺度构成双轴线的壮观效果,基本不会因观者存在而在效果上产生变化,这是一种观静独立的存在。巴洛克的建筑一反古建筑传统,追求流畅的曲线,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开始贯通,空间开始出现流动的性质。“流动空间”在我国的园林上也早有体现。建筑具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地域性与国际性的辩证关系。建筑美的表现,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既是社会文化的具象表现,又在一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自然的抽象表现。建筑中的优美有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特性,它可以看成是建筑各个元素所组成的和谐。这种优美也是建筑最主要的表现形态和追求目标。同样化丑为美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条法则。人们的建筑审美领域都在发展和拓宽。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注重经济性与因地制宜,使用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从而体现出一种毛糙、沉重与粗鲁感。虽然毛糙、沉重、粗鲁与轻盈、优雅、端庄相比并不美。建筑的理性与荒诞,理性主义运动的开端,宣扬真正的建筑应当是理性与逻辑的紧密结合。他们追求真诚和理性、普遍规律及其与传统的结合。理性主义倡导将有机的观念引入建筑,将环境作为现代与历史、建筑与传统联系的纽带。同样荒诞形象的产生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在解构主义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觉得自己担负着一种神圣的义务,这就是通过建筑为时代创造一种永恒的美。但在解构主义的建筑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建筑成了一种突发奇想的创作,一种的随意拼凑,一种支离破碎的荒诞堆积,没有秩序,没有和谐。再谈到建筑美学的发展史时,我们讲到西方的古典建筑,表现为从优美到宏丽,从崇高到人本,从追求扭曲到变异到追求柔媚纤细等审美形态变化。古希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筑中表现出明显的人文意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谦逊态度罗马建筑则发展了基于实用的美学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史上的扭曲到柔媚,巴洛克的扭曲与空间渗透,巴洛克艺术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艺术风格,是对文艺复兴建筑的一种反叛和补充,表现在一种对文艺复兴时期所追求的严格、理性秩序的不满。巴洛克由罗马发起,一直到了17世纪中叶才盛行于德国与英国。洛可可的柔媚与细腻,“洛可可”是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与巴洛克最大的不同,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致而典雅,具有装饰性的特色,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现代建筑从外形到空间,而在19世纪上半叶,由于自风致园过于平淡,人们逐渐抛弃这种景观布局方式,渐渐兴起浪漫主义风格。现代建筑对美学观念的拓展,表现在从注重形式美的追求转向以功能为表现内容的技术美学的转变。最重要的变革,是“空间”的概念取代了以往的“形式”的概念。从外形到空间,从形式到功能,功能主义的建筑美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比拟于生物”的美;二是“比拟于机械的美”,比拟于生物的美以著名的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为代表。功能理性的出现,消解功能理性,二战后的对功能理性的质疑,排斥功能理性。另外摈弃形式理性,到后面的概念性理性的建立。这里不得不提及黑川纪章的“灰”的美学框架,日本的名古屋市现代美术馆是反映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与“灰”的美学的一个力作。在这里,他用梁柱和墙等构件组成一个独立的框架,至于建筑的前部,既象征大门又是一室外展品。在到后面的审美变异的美学情趣,个性化的审美、对立面的审美、冲突性审美,过程化的审美,这里的例子表现在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派的风格上,它认为,在将来,城市会与生命结构一样,具有N次功能的复杂结构。建筑创作领域就出现了讲究生长、运动变化的审美探索。谈及到现代的美学与流派中,功能主义美学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产生,审美方式更趋于理性化,如萨伏伊别墅那机器般的外表和纯洁的形式,范斯沃斯住宅那精确的造型和高贵的材料,均表明了追求完美的意向。柯布西耶甚至把装饰看做初级的东西,认为色彩适合单纯的民族、农民和土著人,而把协调、比例等看做有文化人的爱好,从而再设计中极力强调比例尺度的应用。表现主义美学的特点是无视社会客观现实,追求艺术的自律性,运用神秘代码,图解自己的审美观念,表达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表现主义美学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构成主义的美学追求反应在漠视实用功能、强调形体纯洁、反对附加装饰、强调冲突与不稳定等几个方面。构成主义建筑师提倡废除装饰,企图把建筑从传统美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未来主义美学也是现代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美学思潮。最后要提到的是当代建筑美学的理论流派,当代建筑美学的特点主要反映为流派上的多元和审美观念上的拓展,它即包括古典与传统主义的美学观念,也包括反形式美学等。折中主义的审美思想可以追溯到巴洛克建筑时期。现代建筑针对学员派的弊病,提出了反对这种主义的一些口号,他们摈弃历史式样和建筑装饰,提倡纯粹的建筑表现,这些美学主张在当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性的审美是当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人文环境和地域性建筑的美学特色。当代中对地域性的建筑手法上,有采用本土化情调,乡土化与民俗化的艺术表达,气候环境与地形地势的表现,及城市文脉的有机关联,巧妙的光影与色彩处理。而后更现代思潮的“高技乡土”,所谓即将高科技与地理气候、地域环境、乡土文化以及建筑营造方法相结合,追求既有信息、智能以及生态技术功能,又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创作倾向。高科技建筑美学的发展历程,建筑是一个涉面广。牵扯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20世纪的解构建筑美学,缘起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对结构主义的传承与反叛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反叛风格。如里勃斯金是当初解构建筑七人展中的一名建筑师。他认为解构主义是通过建筑对话,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历史的不连续性。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解构主义美学是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与超越。在谈及到功能主义美学上的光与影的创造上,安腾钟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现代建筑大量的利用了玻璃幕墙,在将窗户从结构限制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却失去了阴影的魅力,使建筑处于一个泛光的世界中。在“光之教堂”中,他利用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化空间,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宗教场所。教堂正面十字形的透空墙面,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反衬出光的艺术魅力,人们可以感受到时空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并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光之教堂位于大阪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安静的居民住宅区,原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独立式住宅。场地上,教堂的设计以与原有的建筑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并以光为主题。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这一矩形体量包含了三个直径为5.9m的球体,同时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切成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为主要人口空间。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高5.35m、宽1.6m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处理成台阶状,由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整个建筑的重点就集中在这个圣坛后面的“光十字”上,它是从混凝土墙上切出的一个十字形开口,只因有光的存在,这个十字架才真正有意义。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灯光从教堂外面透过这个十字形开口射进来,在墙上、地上拉出长长的阴影。祈祷的教徒身在暗处,面对这个光十字架,仿佛看到了天堂的光辉。这是安腾钟雄起初的概念图,即对光的三维解析,光线自上而下的散发,与对平面的散发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的解读。光从安藤忠雄精心设置的各种洞口或孔隙中滤过,携着历史的永恒之所在,带着时间的流逝,一起涌入空间中。在光的笼罩之下,一切朴素而理智的细部随同生活细节得以清晰展开。安腾在建筑中追求佛教的无常和虚幻感,他将一切事物的存在当做暂时的,都处于易变得流动状态。因此他经常巧妙地利用光和影作为塑造和追求时空变化之美的手段。至于对美的看法,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说:“美恶皆在心中。”柳宗元说:“夫美不美,因人而彰。”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有人曾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美的主观性: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立面,他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
本文标题:建筑美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8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