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B)A.《九辩》B《离骚》C《孔雀东南飞》D《木兰诗》2.宋代豪放词开山鼻祖是(A)A.苏轼B.辛弃疾C.陈亮D.柳永3.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诗人是(B)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4.小品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B)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迢迢牵牛星》6.汤显祖“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与(D)A.《长恨歌》B.《长生殿》C.《桃花扇》D.《牡丹亭》7.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是(C)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柳宗元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名作(C)A.《桃花源记》B.《归园田居》C.《饮酒》D.《读山海经》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B)A.江湖诗派B.江西诗派C.西昆诗派D.永嘉四灵10.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C)A.《笙赋》B.《柳赋》C.《七发》D.《梁王菟园赋》1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B)A.葛洪的《西京杂记》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大《郭子》D.邯郸淳的《笑林》12.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D)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13.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清忠谱》14.《汉书》中突出体现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任务传记名篇是(A)A.《苏武传》B.《东方朔传》C.《朱买臣传》D.《李陵传》15.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王国维B.胡适C.鲁迅D.郭沫若16.提出“不平则鸣”观点的著名文人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17.名句“天生为材比有用”出自李白作品(B)A.《蜀道难》B.《将进酒》C.《行路难》D.《梁园吟》18.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19.钟嵘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古诗十九首》20.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A.表现民间疾苦B.表现男女之情C.表现军旅征战D.表示山水景物21.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22.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钟嵘《视品》D.刘《文心雕龙》23.提出“陈言务去”、“因事陈词”古文文体革新观点的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24.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木兰诗》与(B)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秦妇吟》2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A.《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乐府诗选》26.“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A)A.屈原B.刘向C.王逸D.宋玉27.关于《汉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儒家正统思想2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王实甫29.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B)A.《老子》B.《庄子》C.《孙子》D.《墨子》30.《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B)A.记事为中心B.记人为中心C.记言为中心D.评论为中心31.正始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家是(C)A.王和何晏B.阮籍和向秀C.阮籍和嵇康D.嵇康和刘伶32.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著作是(D)A.《郭子》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D)A.岑参B.高适C.李白D.杜甫34.初唐诗人中倡导“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是(C)A.王勃B.骆宾王C.陈子昂D.张若虚35.《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B.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36.成语“自相矛盾”出自(D)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7.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C)A.曹丕的《燕歌行》三首B.曹操的《短歌行》C.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D.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38.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A)A.元白诗派B.韩孟诗派C.柳宗元D.刘禹锡3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A.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B.相传为苏武、李陵所写的都“苏李诗”C.《孔雀东南飞》D.张衡的《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40.“浩然之气”出自(B)A.《老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1.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陌上桑》D.《西洲曲》42.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是(C)A.《吊屈原赋》和《鸟赋》B.《七发》和《梁王菟园赋》C.《子虚赋》和《上林赋》D.《招隐士》和《酒赋》4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作者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B)A.陶渊明B.孟浩然C.王维D.柳宗元44.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等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C)A.唐勃B.王逸C.刘向D.王充45.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A.《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文赋》二、判断题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对)2.《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错)3.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诗《水浒传》。(错)4.《桃花扇》诗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错)5.《摸鱼儿》体现了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对)6.《史记》全书共112篇,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错)7.曹植后期诗歌典型的代表作是《白马篇》。(错)8.班固的《汉书》坚守儒家思想。(对)9.提出“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是刘《文心雕龙》。(错)10.明代小说中代表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聊斋志异》。(错)11.《史记》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错)12.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是李清照。(错)13.“春秋三传”中,《左传》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属今文经。(对)14.《战国策》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错)15.《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歌。(对)三、名词解释1.唐宋八大家“八位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贡献”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2.(中唐)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贡献倡导问题的提心”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3.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风格特点:脱胎换骨,挺直坚时代作品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时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杜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四、简答题1.简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相同点:《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二者同样具有批判精神,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同点:一、体例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二、思想上的不同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三,风格上的不同第一《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第三、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2.简析柳永词的风格特点。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四、曲折委婉,中具浑沦之气我们检视柳永的词,会发现他的词看起来多半是曲折委婉,但仔细品吟,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3.试析《庄子》的艺术成就。(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美好故事;(2)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如混沌凿七窍的寓言。;(3)意处尘外的想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4)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4.简述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题;(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发展为写实;(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历史的积淀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诗情画意受民间文学的影响”5.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①苏词中有一些直接表现他“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②苏轼词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写自己在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苏
本文标题: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6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