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目标〗1.在“买车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买车票”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3.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数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主要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在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教学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索的能力。3.体验算法多样化。〖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市级实验校的环境中,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因此,本节课我的教学基本思路如下。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背景,我创设了“十一”黄金周的活动情境。在大家畅谈游玩的乐趣,体会名山大川的景色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新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创设了“买车票”的广阔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始终把他们放在主体的地位。让他们去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使合作探究能力得以培养,创新精神得以发展。3.巩固深化,解释应用。练习设计有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活动为背景依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愉快的“十一”黄金周就要来到了。告诉老师你们都想去哪游览一番?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风景优美的名胜景色。)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旅游的目的地,有的说去黄山,那里有许多奇石;有的说去北京,那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点评利用“十一”黄金周的情境,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在我们准备旅游的时候,都要买车票,现在我们来帮爸爸、妈妈来了解一下各旅游景点的车票价格吧!(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票价格表)辽源至各旅游城市价格表地点价格(元)大连58千山86秦皇岛117北京189上海264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一家三口去大连,那需要多少元钱呢?(评析由出游引入买车票的思考,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全班共同讨论的话题。下面就请大家帮助他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再算算。学生列式:58×3=?4.这个算式比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稍有一些难度,能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解决这个难题吗?5.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析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与交流,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价值。)6.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用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有的同学是用口算的方法在算式旁边加好进位的标志;还有的用列竖式的方法:58×23______174(评析小组合作形式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的意识。)7.在学生解决了58×3=174(元)和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由每组一名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其他同学解答、汇报。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按旅游价格表自由提问,如果有的学生想去秦皇岛,票价是117元,5人就是117×5。尝试解决,并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你想怎样买?怎样算?这样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便于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8.请同学帮助老师算一算,500元买3张去北京的车票够吗?先估算,然后解答。学生先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可以通过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决问题。(三)巩固深化,解释应用1.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电脑出示卡通图片),它吹出了许多带算式的泡泡,你能算出他们的得数并找出得数最大的泡泡吗?学生自由在卡片上进行计算,并把最大的得数举起来。2.(多媒体展示)森林里正在举办动物运动会,它们分成了两组,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得数算出它们是哪一组的吗?学生先计算,然后指名学生说得数,并给他们找到队友。小鹿队得数接近200小象队得数接近500小动物图片身上有算式,36×4148×316×9-6(15+36)×7132+17×3115×5(评析采用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3.(多媒体出示课件)小明“十一”准备去姥姥家,先乘4时的火车(火车行驶路线图),又坐了2时汽车(汽车行驶路线图)。火车每时行驶120千米,汽车每时行驶45千米。小明到姥姥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四)收获小结,扩展延伸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的知识帮助家人计算买车票、买物品等实际问题,并写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上。【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教学目标】1、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结合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找出数学信息。2、在看懂题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3、提取问题,例如:卧铺车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硬座车厢可以坐多少人?4、列出算式:72×5=二、索计算方法。1、请学生试着算一算。2、讨论算法。(1)你发现这道题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之处?(2)引出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3)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口算:72×5=360先用70×5=350,再用2×5=10,最后用350+10=360竖式计算:72×5=360(人)72×5360答: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坐360人。引导学生思考在书市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方面。特别是末尾“0”问题。(4)试一试:7节硬座车厢可以车坐多少人?118×7=926(人)118×7926答:。三、用所学解决问题。1、谁的年龄大?练习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顺序。2、讨论第四题:(1)标位置:可以将小朋家到最后一站的铁路长度进行4等分后确定出发2小时的大概位置。也可以有其他方法,自要分析的有道理就可以。(2)一共有多少千米?此题需要3步计算,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120×4+45×2其中120×4的计算方法可以请学生讨论。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在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数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分析: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在“买车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买车票”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3.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口算:7×5+2=4×6+3=1×7+5=8×7+5=30×5+4=40×6+10=70×5+2=30×5+20=2、列式解答:利民水果店某天运来3筐苹果和4筐梨,每筐苹果28个,每筐梨32个,这一天运来苹果多少个?运来梨多少个?二、情境导入:国庆节期间,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行,小明家乘火车去北京了,乘火车也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乘火车的数学问题好吗?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出示“乘火车”挂图。让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1)理解图意。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2)选择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2)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①70×5=350②722×5=10×5350+10=360360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3)比较归纳。将本题与复习题(出示28×3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四、巩固深化,解释应用:1、阅读P32教材内容,并填空。2、P33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3、下面的计算对吗?错的请更正。4876164×5×3×4204218456(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P33第3题第一行。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五、收获小结,扩展延伸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希望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家人计算买车票、买物品等实际问题,并写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上。
本文标题:乘火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7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