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迎刃而解。”——鲁迅《致许寿裳》“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小杂感》“从我国人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信仰来看,道底成分比儒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底理想与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许地山《道家思想与道教》道教乐生、重生、贵术。道教认为生活在世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它的教义是乐生、重生,鼓励人们至少是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由天定,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道教却不这样断言,相反,认为人的寿命非由天定,而决定于自己,强调个人不懈地修炼。万物有灵,乃至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神灵。道教是多神教。最高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下有三十六帝,再有大明、夜明、北斗之神、太一、文昌、列星诸神;风雨雷电;五岳、四海、城隍土地等。一、道教的基本信仰1、神学创世论与多神信仰老子——太上老君——创始三清尊神、四御、日月星诸神、四方之神、俗神基本信仰就是希望通过修炼能够得道成仙,能够长生不死。道教不仅信仰神仙,还信仰鬼神,因此从这种宗教信仰出发可以分为两派—丹鼎派和符箓派。丹鼎派通过炼丹、吞吃仙丹而成仙。它又分为两派:内丹和外丹。符箓派是通过画符、念咒等方式来驱使鬼神,治病、消灾等。是从古代巫术发展而来的。2、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炼形养生:内丹;外丹“归三为一,归二为一,归一于虚无”心性修养:修持守一之法“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二、道教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三个条件促成了道教的形成:1、两汉时期的神学思想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思想环境,奠定了思想基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2、佛教的传入刺激了我国本土宗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加快了道教产生的历程。3、东汉末年的社会生活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土壤。东汉顺帝后朝政腐败,外戚专权,宦官当政,混乱不堪,民不聊生。社会现实导致了两种社会意识的产生:一是珍视生命的求生欲望;二是强烈的救世冲动。初期的道家思想合道教组织就是这两种极端情绪的产物。三、道教的来源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相当密切。道教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方面:(1)古代民间巫术。巫是神与人的中介者,能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是古代不可缺少的职业。后来道教的道术与医术,皆起于民间消疫祛病的巫术。殷人尚鬼故重巫,以巫咸、巫贤为相。春秋战国时期荆楚重巫。《国语·楚语》载观射父赞美巫觋之语;《楚辞》中也有许多巫觋降神的描述。楚文化这种祈祷、降神、禁咒之风,当是道教的源头之一。若仅就五斗米道而言,巴蜀地区的鬼道巫风无疑是其前身。(2)原始宗教、神仙传说和成仙方术。原始时期盛行的自然崇拜和后来形成的鬼神崇拜,成为道教滋生的温床。神仙传说多出自战国时代的楚文化与燕齐文化。《楚辞》、《庄子》、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等。方士们迎合上层贵族永享富贵的奢望,编造各种神仙故事和成仙方术,以骗取利禄。这些神仙学说与求仙活动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直接来源。(3)荆、楚文化的道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庄子》,其次是《列子》和《文子》等书。道家学派的学术著作从东汉后期起逐渐被神学化,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开始依托于《老子》。唐代尊称《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老、庄、列、文皆为道教尊神。道家一般不讲内外丹和符箓科教,甚至反对巫术鬼神。道家和道教并不是一回事,但道教对道家哲学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基础:①以老子为开端的道家,把道视为超越形器的宇宙最高法则;道教进一步突出了道的超越性、绝对性和神秘性,使道变成为具有无限威力的至上神的抽象形态。②道家宣扬清净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坐忘、虚心,追求内心的安宁;道教发挥这种离俗、超脱的精神,形成出世的心性炼养理论。③《老子》书中“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论,《庄子》书中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餐露,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仙家言,更是道教可以吸纳的思想资料。(4)汉代阴阳五行化的儒家经学。道教一开始就以儒学的辅助者出现,大量吸收汉代经学思想,早期道教神学都把维护礼教作为头等教戒。如果说道家和神仙家的思想引出了道教超人间性,那么可以说儒家思想赋予了道教以现实性和人间性。(5)道教与佛教也有互相的融合与渗透。寇谦之以后,道教模仿佛教礼仪,建立起祈祷、礼拜、诵经、斋醮等一套完整的科仪戒律。例如,道教早期并不供奉神像,后来便借鉴佛教的做法,在庙宇中供奉神灵图象或塑像。四、道教的产生及发展四个时期:道教的开创——东汉两派道教成熟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兴盛和发展期——隋唐到明代中叶道教的衰落期——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1、道教的开创——东汉两派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宗教,是在东汉时期,有两个派别:五斗米道(天师道)和太平道。(1)五斗米道。东汉顺帝年间,张陵在西蜀鹤鸣山创立,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派。因为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在四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据《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五斗米道的特点: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祈福禳灾。此派尊称张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称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疾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三国志·张鲁传》第65代天师张道陵(2)太平道。此派是巨鹿人张角在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创立。太平道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太平道在中原地区影响很大。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后汉书·襄楷传》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这两个早期道教的大派别,有一些共同之处:都主要在下层民众中间流行;都受到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的部分反映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影响;与农民起义关系密切,为农民起义所利用。2、道教成熟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抱朴子》寇谦之——北天师道陆修静——南天师道陶弘景——开创三教合流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生于公元284年(晋武帝太康五年),卒于公元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年八十一。葛洪生于一个笃信道教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孙吴的大鸿胪,父葛悌是西晋的邵陵太守,叔祖父葛玄则是三国时著名的道教徒。葛洪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道教理论和道术;外篇五十卷,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等,属儒家,是政治伦理方面的著作。此外,葛洪尚有《神仙传》、《枕中书》、《隐逸传》,以及有关医药等方面的著作多种。《抱朴子》寇谦之、陆修静改革天师道寇谦之,太武帝始光元年创北天师道,“清整道教,除去三张”。1、取消祭酒之名,一律称道士;2、取消祭酒父子继承制度;3、规定道教徒“不得叛逆君主,谋害国家”;4、向崔浩请教儒学知识后,又规定教规“专以礼度为首”;5、主张“服食闭练”,脱离民间成为职业宗教人员。陆修静(407—477)居崇居馆广集道教书籍1228卷,分为洞真(天尊)、洞玄(道君)、老君(洞神)三个部类,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础。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把自己看作替天师传道的人,但亦引儒入道,主张为儒家名教和国家服务,后人称此南天师道。陶弘景陶弘景,南朝梁代人,生于公元456年(刘宋孝建三年),死于公元536年(梁大同二年)。他是一位与国家政治有着密切联系的道士。他在梁武帝肖衍夺取齐王朝政权时,曾派弟子向肖衍进表支持,表中援引图谶,说明天下必归梁,得到肖衍的赏识。梁武帝接位后,每逢国家有征讨大事时,常派人去茅山向陶弘景咨询,因而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见《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的三教合流思想一、他开创茅山宗,认为“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二、他的宇宙观是道生元气,元气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三、主张援儒入道,利用儒家理论为推进道教的封建化服务,按儒家等级观念把道教的神等级化。四、他对儒学很有研究,又兼信佛教。窃佛家《四十二章经》撰《甄命篇》等。3、道教兴盛和发展期——隋唐到明代中叶唐朝: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道教的养炼和儒家的修身、佛家的禅定相沟通,神仙的形象淡化了超世、不死、飞升等色彩,日趋带有自由色彩的世俗化。唐宋以后:道教宗派正式分为全真教、正一教两大宗派全真道——王重阳信奉内修,该派的道士必须出家正一道——融合南、北天师道而成重视符箓,该派的道士可以不出家4、道教的衰落期——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明代较为重视,编撰《道藏》收入道书1476种;明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以长生为人生目的道教开始衰落。清代,道教与统治者日趋隔离,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五、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很多中国文化借道教得以流传。1、道教自身的文化积累。道教典籍在汇集编辑过程中,不断容纳大量与道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类学术著作,直至最后编成《道藏》。它不仅是道书总集,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大系,包罗万象,丰富无比。现存明代《正统道藏》5305卷,加上万历时的《续道藏》181卷,共5485卷。内容分类:第一类,历代道书;第二类,道家著作及其历代注释;第三类,医药卫生著作;第四类,诸子百家著作;第五类,历代著名道士文集;第六类,史传地志著作;第七类,天文、生物、化学,不一而足。总之,《道藏》是一部超大型中国思想文化史丛书,不仅研究道教需要它,研究中国文化也需要它。值得一提的是,道教的炼丹术,从方术目的来说,是伪科学的,但也正是道士们反复炼丹,使人们认识了更多的化学物质,逐步分清了化学物质的性质、功能和反应,不仅开创了我国古代化学的先河,而且对世界化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这一点,李约瑟《世界科技史》有所论述。2、道教与民间信仰习俗(1)信仰习俗第一,许多神灵,本是来自民间;道教把民间俗神集中到自己的信仰中来,使自己成为道教神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过来,道教又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这些经过道教化的神灵,返回到民间,更深广地影响着民间的神灵祭祀活动。第二,道教特有的神灵,如八仙,财神,福、禄、寿三星,也得到民间的普遍祭祀。第三,道教法术与民间巫术相结合,使得道教借助民俗而普及,这是民间风俗与道教相联系的重要环节。(2)节日娱乐习俗第一,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很多习俗都出自道教习俗。当然,这并不是说,春节就是道教的宗教体现,总体来说,春节仍是中国多元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对城隍、土地、灶君的崇拜和祭祀也包含道教的因素。第二,原本属于道教节日,道教神仙诞辰的庆典活动,在民间也有很大影响。“庙会”3、道教与中国文学(1)、道教仙话与民间传说相互渗透。
本文标题:道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9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