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15、散文二篇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情真意切。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2、抒情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3、哲理散文: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的写法的妙处。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学习目标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作者介绍: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创作荣誉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走近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下次开船”港》《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小溪流的歌》等,还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杂感》等。严文井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注意字词:臼jiù齿洗涤dí牛犊dú茸róng毛修葺qì消逝shì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第一层(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层(2—3)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第三层(4—5)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再读课文,理解情感: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明确:因为过去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作主。2、第二段文字用“地面上的小草”“山坡上的的小牛犊”比喻什么?明确:以小草、小牛犊为喻,赞美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生命?•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恒,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他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如金声玉振,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讨论交流: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1、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脆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2、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是创造无限的价值。3、我们都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而言,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疑难探究1.《永久的生命》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具体思路是怎样的?本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作者先谈生命的易逝,这属于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板书设计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奥妙。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1.了解作者罗素,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理解作者活着三条理由,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3.思考自己的人生,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严厉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字词积累遏制()飓风()濒临()俯瞰()深渊()嘲讽()【遏制】阻止,禁绝。èjùbīnkànyuānfěng1.罗素是为什么而活着?2.文章中是以怎样的结构来阐释他活着的理由的?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作者开门见山地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文章行文思路是怎样的?总-分-总(总提人生追求-分述追求理由-总结表明态度)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提出自己的三种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思考:为什么罗素说这三种激情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他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激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飓风”形象地说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追求过程中的原动力,而“苦海”和“绝望”则表明这些激情在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和痛苦。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甚至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的阐述。(一)对爱情的渴望•1、罗素渴望爱情的原因。•明确:能够给人带来狂喜;能够摆脱孤寂;看到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条理由?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二)对知识的追求•2、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明确:渴望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作者追求知识(1)罗素一生著书71种,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西方哲学史》、《自由之路》、《数学原理》等数十种。(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3)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明确:同情人类苦难包括同情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被压迫被折磨者;同情无助的老人;同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这表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博大胸怀。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同情苦难•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饥饿的侵袭饥饿的孩子孤苦的老人一对流浪的老人。沧桑的眼神,看不到下一站是何方。痛苦的世界思考:其中哪一种追求令他最执着,也是最重要的?•明确:同情心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如在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回尘世。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有爱和悲悯,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怖主义;追求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思考: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明确:不能。这三种追求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深化到了博爱的境界。•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思考: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我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寂发现美好人生境界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同情苦难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崇高而伟大的情怀结构总分总•哪一种激情最能引起你的共鸣呢?共同回顾伟人们是为什么而活着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莫里哀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佚名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只为家庭活着,这是自私;只为一个人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7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