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主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选辑
主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选辑目录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泰兴市教育局毛华平由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发的对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思考…………………………………………泰兴市教育局朱留荣素质教育——为美好新泰兴的建设者奠基……泰兴市教育局夏立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泰兴市教育局陈伟关于做好独生子女教师培养工作的思考………泰兴市教育局王克刚加强食堂财务管理健全食堂核算体系………泰兴市教育局计财科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泰兴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职教科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泰兴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宋建云陈文青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谋求学校工作的科学发展…………………………………………………泰兴市襟江小学突破瓶颈创新机制促进学校大发展…………泰兴市蒋华镇中心小学把握教师从教心理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泰兴市七圩镇中心小学王龙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泰兴市七圩镇中心小学毛荣康关于我镇各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情况的调研报告………………………………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小学叶松泉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思考及对策…泰兴市溪桥镇中心小学吕正家重家校联系聚教育合力………………泰兴市溪桥镇中心小学钱建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泰兴市曲霞镇中心小学张勇立足校情抓管理务实创新求突破……泰兴市横垛镇中心小学刘太平强化师德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小学农村学校构建和谐教育必须攻克“师资流失关”………………………………泰兴市新街镇中心小学于祥凤小学生交往能力现状的调研报告………………泰兴市刘陈镇中心小学造成我镇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及建议泰兴市珊瑚镇中心小学翁新阳主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泰兴市广陵镇中心小学关于我镇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分析……泰兴市广陵镇中心小学郁接胜教师的职业倦怠需标本兼治…………泰兴市马甸镇中心小学姜长福创设和谐学校谋求科学发展…………………泰兴市根思乡中心小学六个举措着力打造优质教育…………………泰兴市宣堡镇中心小学冷静面对问题和差距切实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陈红林教育教学调研报告……………………泰兴市蒋华镇中心初中陈中权必须努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张裕良学生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谋求质量科学提升………泰兴市横垛镇中心初中农村初中特殊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初中杨明德关于目前泰兴市特殊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季向阳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学校发展新标杆………………江苏省黄桥中学深化内涵发展创建和谐校园……………………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和谐大局……………………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泰兴市教育局毛华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计民生,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切实理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从而营造内和外顺的教育发展良好环境,顺利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凝心聚力谋求科学发展”的目标。多年来,我市的教育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到,对照泰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对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对照先进地区的水平,对照人民满意的要求,我市的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影响了和谐教育的深度构建,阻碍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是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没有牢固确立,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现代教育价值观没有完全内化,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思维依然存在。学习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不强,居安思危、抢抓机遇、争先进位动力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教师总量足够,但是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学段教师紧缺,部分学科教师紧缺,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教师更是紧缺。少数青年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岗位要求。个别农村学校存在人员老化、编制不足、较多使用代课教师的现象。三是教育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均衡。城镇与农村学校、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与公办学校、普高与职业教育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内在联系和良性互动,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相对不足与“上好学”的迫切需求成为突出矛盾。四是教育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激励、流动、淘汰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生源流动问题方面择校、借读、转学的管理措施还不够严格;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决策、执行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五是教育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教育工作者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存在着违规收费、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不规范行为,破坏了教育形象。社会公众和媒体网络不能全面掌握教育政策和工作动态,存在片面看法和失实报道,影响了教育和谐,阻碍了教育发展。上述问题和不足,有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老问题,有的是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落实不够到位,二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够明确,三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举措不够有力。面对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确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的战略观、人民满意的宗旨观、协调和谐的发展观、人才为本的政绩观,始终坚持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着力解决问题,努力开拓创新,积极谋求教育的均衡、协调、全面和优质发展,有效构建和谐的泰兴教育。通过推进教育公平、谋求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一要辩证确立“公平教育”思想。公平不是绝对平均,而是相对均衡,不是填平补齐,而是扬长补短。推进教育公平,就是要在努力创建更多一流品牌学校的同时,最大程度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普职之间不应有的过大差距,让强校更强、弱校转强,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二要全面落实均衡发展举措。进一步加强电子学籍管理,严格控制生源的无序流动。进一步科学制定招生政策,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六个一样”的要求,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三要高度重视改善教育民生。严格落实国家面向各学段学生的各种助学政策,全面实现“应助尽助”,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优化教育结构、谋求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教育。一要巩固基础教育地位。继续保持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基础教育质量在泰州大市的领先地位。调高发展标杆,加快追赶先进地区的步伐,把“基础教育赶南通”作为新的目标追求。二要提升幼儿教育水平。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将幼儿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意见》,对幼儿教育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大力改善办园条件,有效规范办园行为,积极探索幼托一体化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硬件与软件、内部与外部、当前与未来”三统筹,确保09年全部建成省标准园和60%建成省优质园。三要增强职业教育实力。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坚持“订单培养”和“菜单教学”的道路,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谋求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教育。一要牢固确立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心理健康、习惯养成、道德法制”的教育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注重开展从“娃娃”抓起的素质教育实践。切实转变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传统观念,引领家长在注重开发孩子智育基础上,高度关注德育、体育和美育。从“娃娃”起就全面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全面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三要努力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机制,督促社区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辅助作用,督促学校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督促家庭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作用,彻底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非理性行为,树立考试成绩、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谋求优质发展,构建和谐教育。一要以严格的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完善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要素和流程的监控,认真做好集体备课、课后辅导、检测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定期进行局、校两级的专项督查和教学视导,定期开展“校长管理论坛”,激发校长们的“头脑风暴”,有效提升校长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二要以优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完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做到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让所有教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师自律、自警、自爱,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深入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业务大练兵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学者型教师、专家型人才。三要以扎实的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调整充实教研专线队伍,强势推进学校教研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推行启发式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新途径,建立校本教研的新模式,完善教育评价的新机制,注重教研成果的广泛运用,积极将教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差距和不足,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在务实上思考,在落实上着力,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开拓拼搏,以浩然的正气、昂扬的锐气、蓬勃的朝气,努力实现构建和谐教育的总体目标,不断开创泰兴教育的崭新局面,进一步打响“教育之乡”品牌。由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发的对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思考泰兴市教育局朱留荣经调查,2008年3月,我市开设劳动力市场,46家企业进场招工,结果显示:基本满足的占53%,全部招满的占31%,不足一半的占16%。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用工情况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企业招工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用工开始注重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求职的务工人员满足不了工作岗位的要求。据统计,企业新增岗位对文化程度的要求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7.9%,其中要求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3.8%;新增岗位对技能水平的要求是初级工以上技能水平37.3%,需要达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岗位为9.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统计),而我国农民工的现状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5%,其中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占45.3%,我市的统计数据显示没有接受培训的在35%左右。因此,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低技能或无技能,仅凭简单劳动力,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给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准确定位,对农村职业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一、以“三农”为基点——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城乡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小康。泰兴市委张兆江书记指出:“加快新农村建设,要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领导体制等五个方面的一体化着手,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村传播。以点带面,把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这段
本文标题:主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选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2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