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铁路货运物流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
我国铁路货运物流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铁路运输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等特点,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的优势,适合于长距离、大宗可在途时间相对较长的货物运输。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基础设施和运输能力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铁路现代货运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传统的“站到站”铁路货运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商品生产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它创造了商品的日寸间效用和空间效用,增加了商品的价值,为消费者带来了客户价值,适应物流市场需求是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领域发展必由之路。一.国内铁路物流化现状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和它带给铁路运输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引起国内铁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物流,被人们看做我国铁路运输业在下世纪发展的新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被人们称之为货物运输企业在经营方式发展上的高级阶段,将会怎样影响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对此,铁路运输业要在哪些方面作什么样的调整,以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的铁路物流运输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而分析铁路物流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铁路物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型,以及我国铁路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4%的运输量,铁路平均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货代现有营业里程7.4万公里,发送货物25亿吨,货物发送量指标居世界第一。开行国际集装箱专列,全程达9750公里。中国铁路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冷藏、特种货物及多式联运等运输服务品类,组织开行时速120公里的货运快车,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加快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满足现代物流对快捷运输的需求。目前,“智能化”铁路管理,营业里程达10万公里。铁路部门正在加快推进铁路实现行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等目标。据了解,从现在起到2020年,铁道部将逐步在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建设1.2万公里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扩大西部路网规模,规划建设1.6万公里新线;加强既有铁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建设大能力煤运通道,增建1.3万公里既有线二线,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实施物流企业战略合作。目前,由中国铁路组建的中铁集装箱运输、中铁特货运输、中铁行包快递三大专业公司,作为新的市场主体,已跻身物流领域,进入中国现代物流企业30强行列。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物流服务功能,中国铁路还将建设大型集装箱场站18个,以促进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发展。目前上海、昆明等地的建设已启动,建成后将组织开行场站间的集装箱直达列车,形成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的新型运输组织模式。但是,目前与铁路货运、行包运输有关的装卸、仓储、包装和运输代理等物流项目还处于分散经营、极不规范的落后状态。铁路代理运输不仅处于无序、亏损状态,也不符合运输企业自身不准成立代理公司的国际惯例。与此同时,铁路货运物流市场已纷纷被地方仓储公司、交易中心和合资货场占领,造成了铁路物流市场的丢失和物流利润的流失,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物流市场的拓展和利润增长。全国铁路物流还处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状态。全路物流的资源并没有有效的整合,这不仅对铁路物流发展、效益增长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大大削弱了在铁路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经营实力,从而导致铁路物流市场的份额不断流失。概括来说,中国铁路货代物流企业仍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尽管物流企业数量不少,但其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集中体现为“小、少、弱、差”。因此,在人员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网络化管理等方面亟待提高竞争能力。基于铁路物流业现状,“铁路物流”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全路物流资源整合,设立“中铁物流”机构,加强中国各个省份之间的交流。新成立的“中铁物流”不仅要大力拓展大客户市场,发展全国范围内铁路货运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同时还负有对原来各铁路局级或专业物流公司物流业务的统筹管理职能。二.下面提出一些发展建议搭建铁路物流业信息平台。铁路物流企业在实现高度物流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铁路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对既有铁路信息系统实行改造和升级,根据自身企业发展定位推广应用诸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使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现代化,内部管理网络化。让信息有效利用、高速运转。通过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加强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及时根据市场进行决策,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直接决定物流企业的利润水平。客户要求更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水平,铁路必须根据这一实际现代物流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第一,基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物流运作过程的集约化管理;第二,面向客户的及时化物流配送管理;第三,对整体物流运作的动态跟踪;最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现代物流业就必须有一批具有现代管理与组织才能,精通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设备知识,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人才队伍。由于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教育也处于理论摸索阶段,具有现代物流理论知识与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匮乏,铁路企业在制定物流企业发展规划时,要把人才培养、引进与储备放在首要位置上,在企业当中选拔有学习能力和愿望,业务熟练,有敬业精神的中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院校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商品流通的日益活跃,为物流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铁路物流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因其运输服务水平与效率制约和影响着方方面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而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如何使铁路运输企业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构筑铁路运输服务一体化产业链,实现货物“门到门”的运输,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铁路运输企业的现状与形势发展要求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之所以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太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铁路企业仍然保持原有的运输组织方式,没有打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仍然停留在点到点之间的运输,没有真正发挥铁路内部各个环节的优势,铁路内部主业与辅业运输生产与经营出现断层,无法形成铁路运输产业链。主要表现为:一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运行机制不灵活。铁路运输企业无权定价,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严重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运输时效长。由于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运输质量差,运输信息管理不完善,造成无法准确掌握运输情况,运达期限难以控制。三是服务质量差。铁路多经企业虽然在铁路运输延伸服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担负起铁路企业经营管理部分辅助功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真正起到物流企业所具备的服务功能。因此,铁路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铁路生产力得不到释放,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输产业链,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甚至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造成铁路运输资源浪费,阻碍了铁路运输物流化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运输市场的竞争模式已由单一企业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代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对传统铁路运输经营的布局、功能、设施和运营机制进行改革。使其能适应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铁路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铁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物流发展情况分析,现代物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式管理,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而铁路物流化发展目标应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拓展铁路物流化结点功能,同时DHg~,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并有效融入城市物流体系,形成一条铁路服务地方经济的产业链。所谓铁路运输产业链,那就是托运人一公路运输一铁路货场一铁路运输一铁路货场一公路运输一收货人,形成公铁联运模式。要实现这种整体运输体系,就必须由铁路主业和辅业来共同完成。铁路运输主业能够完成铁路货场一铁路运输一铁路货场这一段点到点运输。其主要优势为:①路网优势。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拥有四通八达、遍布全国各地的运输网络和站点,较为完备的站场、仓库、装卸机械、运输工具等物流基础设施,在各大城市、主要工矿区、港区都有大型的货运站、企业专用线,构成了强大的运输网络。②技术优势。铁路作为较早发展起来的运输方式,具备完善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货运作业管理方式和铁路职工业务技术素质,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社会的认同。③品牌优势。近年来铁路围绕市场,以客户为中心,从货物运输时效、运输价格、服务质量着手,推出了货运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货运品牌效应拉动铁路货运市场,开发“五定”班列、行包快运专列、城际直达列车、集装箱专列等各种货运品牌集群,满足市场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④价格优势。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的运价率比较低。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全天候、长距离、连续性强的特点,而且运输价格低廉,对附加值较低的货物运输具有一定吸引力。⑤信息网络优势。铁路的专用通信系统与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覆盖面广、功能齐全,一方面能为实现现代物流快速反应以及满足货物的追踪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铁路对货源流量流向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使生产企业能够了解价格、市场,按需组织生产。铁路辅业可以完成托运人一公路运输一货场以及货场一公路运输一收货人这个环节短途运输代理及相关延伸服务业务。其主要优势为:①市场优势。长期从事铁路运输延伸服务、储运代理业务,已经与国内外许多大中型生产企业形成了比较稳固、长期的运输协作系,为铁路物流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物流经验。目前铁路具有完备的物资管理系统,具有比较丰富的货物运输代理和运输延伸服务的经验,已有部分多元经营企业具备现代物流的雏形规模,为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③配套业务。如搬运、短途运输、包装、加工等相关业务是运输主业无法做到的。④经营范围。从事铁路运输延伸服务、储运代理业务的多经企业,已具备法人资格并拥有相应的生产经营范围,能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和要求进行经营,并争取一定的地方收费优惠政策。总之,铁路主业与辅业在物流供应链的建设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只有两者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才能构筑铁路运输服务产业链,实现l-I-l2的运输市场效应。构筑铁路运输服务产业链的对策与建议要搭建一个良好的铁路物流平台,形成一个运作比较完整、功能比较完善的铁路运输产业链,就必须严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发挥铁路各种优势,利用铁路各种资源,包括站场设施、设备、人员等。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科学合理分工,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尽快建立健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内部运作机制。加强横向联营,拓展服务功能,鼓励多元经济企业组建集团物流企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充分发挥铁路产业链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和作用,并借助运输主业优势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1)加速铁路货场物流化、专业化进程。铁路物流化货场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式管理,应与传统的铁路货场有较大区别,同时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流化货场也应有所区别。它是基于现代物流化需求和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市场和铁路运输需求,结合经营和管理体制创新,推行优质服务,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市场化运作、
本文标题:我国铁路货运物流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2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