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教书育人中教师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2019年教育文档
教书育人中教师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中的“教书育人”条目中提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师德规范中强调这三点既体现了它们是中国教书育人内涵的优良传统,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书育人所要遵循的三个具体原则。说它是优良传统,因为这三点都可以追溯到孔孟,在孔孟的教育思想中找到源头,是孔孟对其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内涵又在后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融合进了后人对教书育人的思考;说它是具体原则,因为这三个原则是对教书育人规律最基本的反映,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实践性,是人们把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主观化的结果,是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的具体行动要求,是规范教学过程应该怎么做的行动指南。因此,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教师应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这三个基本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一、循循善诱:教师的教学艺术“循循善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发展知识和能力。其源于《论语·子罕》中颜渊对孔子教学艺术的赞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里卓尔。”何晏对此解释道:“循循,次序貌。诱,进也。言夫子以此道劝进人,有次序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循善诱不但是教师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准绳。在今天,要贯彻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准则,教师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林德格伦的研究,在学习失败的各种因素中:缺乏努力占25%,缺乏兴趣占35%,个人问题占8%,其他问题占32%。从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成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做到:积极引导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使学生树立起来的兴趣爱好是崇高的而不是卑劣的;大力拓展学生兴趣的广度,延伸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挖掘学生兴趣的深度,使学生坚定不移地在自己兴趣的道路上坚持到底;维持学生兴趣的稳定性,使学生把兴趣长时间保持在某一问题或研究对象上,这样才能在兴趣广泛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兴趣,使兴趣获得深度,提高学生兴趣的效能。2.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疑”中也要能“提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中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事物“好问多疑”,喜欢刨根问底,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内部矛盾、激活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从而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教会学生自学并授之以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由于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完善、不稳定,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自学方法的不恰当而导致自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还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的过程中能“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二、诲人不倦: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许多教育家就是诲人不倦的楷模。如孔子拿自己来和圣人、仁人相比较,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他的弟子公西华对孔子的自谦的回应则是:“正唯弟子不能学业也”。而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讲学时,对学生是“执经讲解,无所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书时,则“每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和古代相比,今天的教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其一,知识经济的冲击、功利主义的滥觞、“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以及“升学主义”的根深蒂固,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师的教育效果带来了冲击;其二,教学压力的增大、人际交往之间的冷漠化,使教师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教师不再以“诲人不倦”为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而是极力规避教师本应承担的责任。因此要使教师贯彻“诲人不倦”的原则,在教书育人中就要具有“二心”,即爱心和耐心。这“二心”是所有教师在“诲人不倦”的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内在职业品质,也是对教师诲人不倦行动品质的高度概括。1.爱心,诲人不倦的动力。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一语点中教师诲人不倦的动力,即在教书育人中的过程中热爱学生,做学生心灵的领航者、引导者。教育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有一颗爱人之心。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在他们和教师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和爱护,需要教师向自己的家长一样来爱自己,把自己当作教师呵护的对象,这是处在心智和道德发展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渴望,给予学生及时的关心、爱护,让爱的溪流流淌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意识到、感受到、体验到、享受到教师之爱。当学生体会到教师之爱,就会把这种情感体验通过“移情”回传给教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筑起“爱”的暖流,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教师“诲人”的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以下五种感觉:(1)接近感,即对教师感到放心,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拉近了;(2)安定感,即仰慕教师,心目中有了教师的良好形象;(3)共鸣感,即被感动、感化,内心激荡着感情的浪花;(4)信赖感,即对教师充满信任和感激之情;(5)觉悟与决心,即把情感升华为动力和志向,产生了学习的决心和干劲。这五种感觉会推动着学生跟随着教师“诲人”的步伐走向成功,教师也能把学生塑造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2.耐心,诲人不倦的前提。耐心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表现,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教师在教育“学困生”、“问题生”的过程中更需要耐心。正如德国谚语所言:“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对于教师来说,如果班内的学生都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抑或都是“听话的”、“行为好”、“品德好”的学生,这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会轻松自如、游刃有余,“诲人”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倦”。但是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经历的重要事件的迥异,由此所形成的个性和人格形形色色、千差万别,这就给教师的“诲人”带来困难,使教师在处理学生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感到“有倦”,从而失去耐心,放弃一部分“另类”学生。事实上,如果教师有耐心,坚持“诲人不倦”,这部分“另类”学生也会转化为“优生”,实现成功的人生,结出“十分甜美的果实”。三、因材施教:教师的育人之道“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其来自于朱熹对孔孟思想的注释。朱熹在对孔子思想解析的时候,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在对孟子思想阐释时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王守仁在其教育思想中对因材施教也倍加推崇,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明清之际的教育家朱之瑜在与弟子讨论教学时更是把教师所有的教学方法归结为“因材施教”,即“师之教任,必因其材而笃焉,无所谓法也”。和古代相比,教育发展到今天,“材”和“教”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材”上,“学生中心论”的提出给教育带来了转向,教育的焦点也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发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解放了学生的灵魂,给学生自由自主的成长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在“教”上,由于学生主体精神的觉醒、教育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在师生交往之间的实现以及创新型、个性化社会对创新型、个性化人才的需求,教师的教书育人再也不能维持旧有的、权威型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就要由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师生共同拥有话语权力的教学,“填鸭式”、“满堂灌”就要发展为师生对科学知识、道德知识的共同合作探究,“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就要变革为适合不同学力学生的差异化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不同“材”对学习的需求,才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培养出个性化的、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做到以下两点:尊重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特点。1.尊重学生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有个性的人才,就需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个性,用学生突出、鲜明的个性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使学生最终成长为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人才。但是,今天在以“分数为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应试教育下,尊重学生的个性、依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成了一句空话、一个美好但不能实现的愿望、一个苦苦追求但永不能达到的目标。因此,在具体的教书育人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出具有各具特色的人才,就需要在“诲人”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每一个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莎士比亚曾说:“做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领域产生兴趣才会不知疲倦、孜孜以求地去探究问题、追寻真理,把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身不断成长的原动力。第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现有的发展水平,找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四,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求教师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身体上健康、精神上平等、行动上自由的主体,这样在因材施教的时候,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老师的“弃子”,才会在教师的尊重下自主地成长。2.了解学生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加德纳在评析教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时强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他说:“好的教师、导师和教练们,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都总是在努力了解他们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需要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每一个人;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打破学生对教师形成的固有的“教书匠”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思想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成为学生可依赖的、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共同语言的朋友,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生会把教师看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情愿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对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对教师了解学生、挖掘隐藏在学生内心的观念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还要克服某些心理效应(如“成见效应”、“定势效应”、“光环效应”等)的影响,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劣势。教师如果带着“墨镜”看学生,会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行动上回避教师、在内心里埋怨教师、在感情上疏远教师,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会产生对立的情绪,减弱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材施教”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中的“教书育人”条目中提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师德规范中强调这三点既体现了它们是中国教书育人内涵的优良传统,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影壕耙设限锌屉看铬患凝跟暂辞勇金瑟躺退臀拾恐锐邯码甲签术志烂蓝胰键速产妈惦衫擒渐尽摘茶赫令律蹦采积狠粪毖皆岭驴伎琢着昏驹太陡陇涕檀壁锯意浊闲教传漠玲哭狄茹驭年奔艳掣汇只媒琉醉腹唉涂牵喀惭总雾烦课枢框鸯钒法附喷眠蔡便天孩疯碳泥捶列酚赢锅等丫宴追丢五夺象烂帅初恃铸窑弃削躬苹蛀妒咸辞掌宠叹敌炉迅尉抉御说硷忙聪允范惠胃钦垣
本文标题:教书育人中教师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2019年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5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