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陈兆华1、友好的情感1.1良好的师德要从内心深处关爱每一位学生,心中有大爱,才能受到学生的深深爱戴,你才能成为真正师德高尚的优秀老师.1.2广博的知识除数学内部知识外,可能的情况下,了解一些历史(特别是数学史),了解其他知识,在教学中适度应用,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解圆锥曲线时,适当讲一些发展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3健康的心理一些文体活动(智力游戏),目前学校已难以开展活动,这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枯燥,有可能的情况下,要让课堂中有笑声,这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一种重要方式,力争让学生身心健康,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敢于讲话,阳光学习,懂得做人的一些道理.1.4友好的关系同伴之间总有一些竞争,但友好相处,有宽厚的胸怀,互相帮助,是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前提保证,否则必将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尽量坦诚相待,互相帮助,开心生活!2、过硬的内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2.1宏观把握胸有成竹——加强整体结构的认识例1函数问题知多少?关于函数,目前主要是十大函数及其复合的研究,研究什么?(1)一次函数:yaxb(a0);(2)二次函数:2yaxbxc(a0);(3)三次函数:32yaxbxcxd(a0);(4)反比例函数:kyx(k0),及axbycxd(adbc);(5)二次分式函数:22pxqxryaxbxc,及byaxx(ab0);(6)nyx(nR);(7)xya(a0,且a1),及指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运算而生成的新函数;如2exyaxbxc,它的图象特征有哪些要点?(8)logayx(a0,且a1),及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运算而生成的新函数;如2lnyaxbxcdx,它的图象特征有哪些要点?(9)||yaxb,及||||yaxbcxd等;(10)yaxb,及yaxbcxd,2yaxb等.子问题:对于每一个函数,也有宏观认识,如例2函数axbycxd(adbc)的图象与性质问题.用“两横两竖”法,产生“两线两点”,直接画图,问题“一目了然”.再子问题:例3(1)函数2sin33sin1xyx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快速解答:(1)sinx用1,1代入后,得到两个函数值,值域为这两数之外.即为15(,][,)42.(2)函数12321xxy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问(2)的结果是什么?∵20x时,3y;2x时,2y.∴值域是(2,3).以下是群中9月6日的讨论问题:例4已知()()xfxxaxa,若a0且f(x)在(1,∞)内单调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当前,这样的问题,用导数求解的师生相当多.见函数就求导,好象已成一个习惯,为什么要求导?一种简单而本质的方法——转化为反比例函数的方法.xaayxa,即1ayxa.若f(x)在(1,∞)内单调递减,首先a必须大于0,显然题设有一个多余条件.其次a1.综合得0a1.又如三次函数320yaxbxcxda.共四种图:四个系数的功能(设a0):(1)d——增大时,三次函数图象上移;(2)c——增大时,导函数图象上移,三次函数图象极值点靠近,单调区间长度变小,直到没有;(3)b——增大时,导函数图象对称轴左移,三次函数对称中心左移;(4)a——增大时,导函数图象开口变小,三次函数图象更陡峭;除知识结构的宏观认识外,思维方式的宏观认识同样重要.如垂直问题,高三数学复习时如何讲呢?可先问学生,你有哪些思路?画一张“思维导图”,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宏观认识.直角斜边长与其中线关系射影定理向量数量积为0斜率积为-1勾股定理例5已知向量a,b,c满足|a|=|b|=2,|c|=1,0acbc,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如图,由条件,可设点C(1,0),点A,B是圆224xy上的两个动点,∠ACB=90°,要求AB长的取值范围.设点M为弦AB的中点,研究点M的轨迹.直角∠OMA的利用——MO2MA2=4(勾股定理).直角∠ACB的利用——MA=MB=MC.所以MO2MC2=4.易得点M的轨迹为圆,圆心为OC的中点.当M在CO延长线上时,MC最大,由2214MCMC,得712MC;当M在OC延长线上时,MC最小,由2214MCMC,得712MC.MBOCAxyyxOMCBAyxOMCBA从而可得AB的取值范围,即|ab|的取值范围是71,71.以上体现了直角的多种用法,也说明宏观思维结构分析比微观解题更重要.例6已知点P(x0,y0),圆C:222xyr,直线l:200xxyyr,求证:(1)当点P在圆上时,直线l与圆相切;(2)当点P在圆外时,切点弦所在直线为直线l;(3)当点P在圆内时,过P的弦端点处的切线交点轨迹为直线l.再次重复要点:相切→直角→常见五种思路:斜率积为1;向量数量积为0;勾股定理;射影定理;斜边中线长等于斜边长一半(或圆方程).此题,表象不同的三个问题,都是直角的应用,都是一种方法——射影定理法:yxMABOPH2OMOPOMOHOA,立即得证.解题工作,类似拔起一颗大树.某章,象一颗大树的树干;其节,象树干上的分支;节中性质(及经验型结论),象树分支中的细枝;典型问题,象树叶.通过题海方法,等同抓了树叶,想拔起一颗大树,谈何容易?但抓住树干,就能连根拔起.2.2微观研究认清本质——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例7已知直线l过点(2,3),且与x轴、y轴的两个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A,B,求当△OAB的面积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用点斜式或截距式设直线方程,即设直线AB为3(2)ykx或1(,0)xyabab,均不难得出,当△OAB的面积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362yx.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给出这种问题的直觉认识——微小变动法:假设PA>PB,则将直线AB绕点P作微小的转动,使长的变短一点点,短的变长一点点,如图所示,将直线AB转成A1B1.由于是作了微小的转动,所以我们仍可认为长的仍长,短的仍短,即PA1>PB1.此时,原来的△OAB变成为△OA1B1,在此转动过程中,“损失”了一大块△PAA1,增加了一小块△PBB1,总之,面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人人易明白,变小了!)说明这样的转动,向着“有利”的方向“改善”了.若PB>PA呢?当然要“回转”.因此,面积最小时,P应处于线段AB的什么状态呢?(学生自然会理解,必须是中点!)让学生真的懂了,是教师研究教学,教学生学数学的根本目的.(群中有群“高考数学你真的掌握了吗”,立意好,价值高)有时,我们过分强调了公式化的方法,而忽略了人们研究问题的一些原始方法,本质方法,最通俗易懂的方法.yOxB1A1BPA例8求和:111112481632=___________.可调查一下,当前的老师与学生的计算方法,绝大多数想到的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若让小学生做,做得更简单,更快捷.讲讲故事,既通俗有趣,又学会了方法:一般公比为12及2的等比数列求和,要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吗?问48…2n3=____________.为了应对考试,我们加强了公式化方法的训练,而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更要通过不断反思,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把“不好的”调整成“好的”,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切皆如此!解题也不例外.讲知识更要讲思想,讲过程.——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如数列的特征方程问题,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例9已知数列{an}满足:a1=a2=1,an+2=an+1+an,求an.由于an+1既与an+2是“邻居”(相邻项),又与an是“邻居”(相邻项),(教学中用一些生活化的语言,使教学更生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后寻找解题方向的感觉)总体愿望是把an+1“瓜分”掉,使“an+2对an+1的结构”与“an1对an的结构”两者一样,如若有an+20.3an+1,当然也希望有an+10.3an.因为后者称bn,前者称什么?当然是bn1.这也是一种转化与化归思想,把三者关系转化为两者关系.尝试会发现0.3不行,到底用什么系数?——自然产生了待定系数法.设211nnnnaxayaxa,——这是一个跳跃性思维,正是有了前面具体数的铺垫,现在的设才不显唐突,才能适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则21nnnaxyaxya.若21nnnapaqa,①——转化为一般讲解则,.xypxyqx,y是方程20pq的两个根.即x,y是一个方程的两个根,此方程为:2pq.②由于②的特征与①一样,所以把②称为①的特征方程.——命名自然流畅以下通过斐波那契数列的讲解或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其原理与方法.再如不动点问题:例10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4227nnaa(nN),求an.良好的愿望是什么呢?即如何调整呢?通过调整,可能出现的状态是1????nnaa(一种宏观局面,是一种愿望)最好有1nax时,也出现nax,即希望有1??nnaxax,这样通过换元,可使问题向着有利的一面转化.那么,这个x是多少呢?注意到,若an=x,则an1=x!可见,大家取了同一个值,即不变值;从图形上看,就是一个不动点.所以,解这类题,常用“不动点法”.解:由4227xxx,得2x或12.18(2)227nnnaaa,113()12227nnnaaa(此时出现了“好”的分子,“坏”的分母),相除,得1122811322nnnnaaaa.∵112612aa,∴1286()132nnnaa.解得1183()2386()13nnna,即11113823683nnnnna.形式上懂了,而本质上并没有真正领会,是当前教学中有待改进的一个问题.微观研究,就是对每一个细节认真考究,直到真正理解,这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和谐一致的.要力争把高深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研究,讲得浅显简单.例11群友提出下列问题:如此多的问题,略显厚重,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若每一个都认真总结,有用吗?这大概就是负担的来源.讲清下列问题就足够了:关于不等问题:(1)对一切xA,af(x)恒成立,什么意思?(2)存在一个xA,使af(x)成立,什么意思?对应生活语言:(1)我比你们都大,什么意思?(可指年龄,身高,体重均可)(2)我比你们中有一个人大,什么意思?再作总结:1、“所有”问题:大的,所有的都大,当然是?大了.小的,所有的都小,当然是?小了.可见,“所有”要求高,最坏的局面也行,即唱反调才行!(任意反)2、“存在”问题:大的,存在一个大,当然是_________大了.小的,存在一个小,当然是_________小了.可见,“存在”要求低,最好的局面就行,说啥就是啥!(存在同)原理清楚了,无须背上面总结的条文!(要背只有背“任意反存在同”就足够了)例1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问题(定义域的运算).设计系列小问题,是“微观研究认清本质”的好办法.设f(x)=3x,x{1,1,2},(1)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2)f(x5)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即这里的x能取哪些数?)(3)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即这里的x能取哪些数?)以上问题简单,但很能说明问题!再问,若f(x)的定义域是[0,∞),则f(x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因有实例可以想象:若f(x)=x,它的定义域是[0,∞),则f(x1)=1x,它的定义域是[1,∞),问定义域指什么?).多研究所谓“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很有价值!不要常说“学生差”,反问“学生差吗?”若说“学生差”,
本文标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7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