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介绍内容简介创作背景悲剧分析作品鉴赏作者介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9.9~~1910.11.2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俄国文学史上的巨著。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内容简介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娣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而深爱着吉娣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娣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娣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帅气逼人。他的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娣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渥伦斯基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可亲的,在舞会上……”吉娣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娣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但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爱他……我憎恶你……”。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基蒂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基蒂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情,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渥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整个社会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在世界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力冲击下,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崩溃,封建贵族地主日趋腐化堕落的思想与新兴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对撞,其政治、经济制度,思想、道德观念也在急剧变化之中,欧洲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启蒙、人性的自觉不自觉地觉醒,使人们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羁绊;另一方面,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众所周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转变过程,它不像法国大革命是自下而上的彻底革命,其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载体不是从平民阶层、小生产者阶层中产生的,而是由一批把持政权的封建官僚、大贵族地主阶层转变而来的。在转变过程中所残留下来的封建传统、观念在社会、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诚如文中列文所说:“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个人背景从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为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自己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1870年托尔斯泰便打算写一部出身高等社会的有夫之妇失足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向自己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于是一气之下取了一些换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托尔斯泰1873年动笔,1877年完成,小说先后用过《年轻太太》《两段婚姻》《两对夫妻》等书名,最后才用了明确而简单的现名。创作过程悲剧分析安娜的性格矛盾是悲剧发生的基础。如果安娜拥有的是坚强果敢,勇于抗争,一旦做出决定就不再摇摆不定的性格,那这出悲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而正是安娜性格中的对立因素造成了她最后卧轨自杀的结局。一方面,她勇敢地向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世俗规则挑战,为追求心中的理想爱情不顾一切;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向社会道德标准和上流社会规则妥协,认为和卡列宁结成的世俗婚姻才是正义,背叛婚姻、追求爱情是一种罪恶。不幸的婚姻埋下悲剧的种子。八年前,名门闺秀安娜由把她养大的姑母做主,嫁给了在政府中身居要职的卡列宁。年方韶华的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贵族少女和几入不惑的久入官场冷酷无情的政客的结合,就像是一枝含苞欲放的玫瑰落入枯草之中。安娜的姑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卡列宁是为了官场的名声,这场婚姻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的因素,纯粹的利益联姻。安娜崇尚精神生活,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核心,并热烈地憧憬着它,幻想着它。卡列宁一出校门便托身官场,他热衷功名,向往权力,爱情在他看来只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拖累。结婚后,卡列宁只是把安娜当做一种装点门面的必要的摆设,在安娜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后,他痛苦万分,但这种痛苦并非因为失去安娜,只是因为安娜影响了自己的名誉。一对夫妻志趣如此不同,他们的家庭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呢?这也为悲剧的发生埋下种子。渥伦斯基对悲剧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安娜因爱情破灭而自杀,人们自然要将安娜的死和渥伦斯基联系起来,他对安娜的冷落更是引起安娜精神崩溃的直接原因。如果说安娜和卡列宁的分歧在于安娜渴望爱而卡列宁却丝毫无法给与爱,那么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分歧就在于安娜想要的丰厚的爱而渥伦斯基却只能给与浅薄的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安娜仍然在试探着渥伦斯基的爱的实质,却不得不绝望的作出结论:“他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满足他的虚荣心。”“当然其中也有爱情,但是大部分是胜利的自豪感。他以我为夸耀。”显然安娜明白了,渥伦斯基心中的爱和自己渴望的是不一样的,分量不同,意义也不同,这是她和渥伦斯基最终决裂的根本原因。上流社会的迫害是悲剧的推手。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她的生活根植于贵族阶层的土壤,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眼界离开这个环境。但当她想要重新回到社交圈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当做堕落的女人赶出了这座殿堂。但“堕落”只是一个说法罢了,整个上流社会都是一潭浊臭的污水,贵族夫妻在婚姻关系的掩盖下,暗地里和自己的情妇情夫寻欢作乐、发泄私欲,安娜真挚的爱情又能堕落到哪里去呢?禽兽般的肉欲可以在上流社会通行无阻,安娜的爱情却寸步难行,彼得堡贵妇谬基公爵夫人无意一句话点出其中奥妙:“她做的是所有的人”“都偷偷摸摸做的,而她却不愿意欺骗。”她之所以公开自己的爱情,正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和渥伦斯基的结合是出于真挚的爱情而不是需要欺瞒的苟且之事。不愿意欺骗才是安娜真正的罪名,才是上流社会迫害她的原因。作品鉴赏出色的心理描写是《安娜·卡列尼娜》艺术魅力的精华所在。列文是个精神探索型人物,他的心理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①在农事改革上,他经历了理想的追求到失败后的悲观。②在个人生活上,他经历了爱情上的迷恋、挫折、失望到婚后的快乐、焦虑、猜忌、痛苦,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小说对安娜的心理过程的描写,则侧重于展示其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①她一方面厌恶丈夫,觉得卡列宁沽名钓誉;另一方面又时常产生内疚和负罪感。②一方面憎恨虚伪的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她又依恋这种生活条件。③一方面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不断为之感到恐惧不安。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内心:一个笑、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为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托尔斯泰认为人的感情的本能和非语言的流露,往往比通常语言表达的感情更为真实,灵魂深处蕴蓄着激情的安娜,因其具有被压抑的生命意识,时不时通过无言的外在形态流露出来,使她富有超群的风韵。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安娜卡列尼娜--作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9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