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mm;比表面积:20~100cm2/ml。②生化性能:1)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物质(Mii)。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3)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②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ixedLiquorSuspendedSolids):MLSS=Ma+Me+Mi+Mii单位:mg/lg/m3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MixedVolatileLiquorSuspendedSolids):MLVSS=Ma+Me+Mi;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③污泥沉降比(SV)(SludgeVolume):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正常数值为20~30%。④污泥体积指数(SVI)(SludgeVolumeIndex):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单位是ml/g。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城市污水的SVI一般为50~150ml/g;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时还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①适应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经过适应期后,微生物从数量上可能没有增殖,但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a.菌体体积有所增大;b.酶系统也已做了相应调整;c.产生了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等等。BOD5、COD等各项污染指标可能并无较大变化。②对数增长期:F/M值高(2.2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border=0,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由微生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③减速增长期: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④内源呼吸期:内源呼吸的速率在本期之初首次超过了合成速率,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活性污泥的量在减少,最终所有的活细胞将消亡,而仅残留下内源呼吸的残留物,而这些物质多是难于降解的细胞壁等;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较高,沉降性能良好,但凝聚性较差;有机物基本消耗殆尽,处理水质良好;一般不用这一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如延时曝气法。2、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①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②处于不同增值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出水水质也不同;③通过调整F/M值,可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达到不同的出水水质和不同性质的活性污泥;④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不同,其在增值曲线上所处位置也不同。3、有机物降解与微生物增殖: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是微生物增殖和自身氧化(内源呼吸)两项作用的综合结果,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曝气池内每日的净增长量为:;式中:每日污泥增长量(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border=0,;;——每日处理废水量(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border=0;;——进水浓度(或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border=0;——出水浓度(或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border=0。a,b——经验值:对于生活污水活与之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或试验值:通过试验获得。4、有机物降解与需氧量: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进行代谢活动时需要氧的供应,氧的主要作用有:①将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②对自身细胞的一部分物质进行自身氧化。因此,活性污泥法中的需氧量:式中:——曝气池混合液的需氧量,;——代谢每所需的氧量,;——每每天进行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二者的取值同样可以根据经验或试验来获得。5、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实际过程: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物从废水中被去除的实质就是有机底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污水得到了净化,微生物获得了能量而合成新的细胞,活性污泥得到了增长。一般将这整个净化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初期吸附;②微生物代谢;③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与浓缩。所谓“初期吸附”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在污水开始与活性污泥接触后的较短时间(10~30min)内,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量的呈悬浮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的BOD5值(或COD值)大幅度下降。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液的BOD5值会回升,再之后,BOD5值才会逐渐下降。活性污泥吸附能力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①废水的性质、特性:对于含有较高浓度呈悬浮或胶体状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②活性污泥的状态:在吸附饱和后应给以充分的再生曝气,使其吸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一般应使活性污泥微生物进入内源代谢期。四、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1、容积负荷(VolumetricOrganicLoadingRate):;2、污泥负荷(SludgeOrganicLoadingRate):;3、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h)4、污泥龄或污泥停留时间(SludgeRetentionTime):(h或d)5、回流比: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一、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迄今为止,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领域,应用着多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②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③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④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⑤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⑥高负荷活性污泥法;⑦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⑧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⑨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⑩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①工艺流程:②供需氧曲线:③主要优点:1)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2)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④主要问题:1)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2)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3)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⑤一般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处理城市污水):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①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②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①工艺流程:②主要特点: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③主要设计参数: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法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①工艺流程:②主要优点:a.废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之和低于传统法曝气池的容积,基建费用较低;b.具有一定的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当吸附池的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补充。③主要缺点: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特别是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效果更差。④主要设计参数: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完全氧化活性污泥法①主要特点:a.有机负荷率非常低,污泥持续处于内源代谢状态,剩余污泥少且稳定,勿需再进行处理;b.处理出水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好,对废水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c.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设初次沉淀池。②主要缺点: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水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③主要设计参数: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又称短时曝气法或不完全曝气活性污泥法①主要特点:有机负荷率高,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较差;而在工艺流程和曝气池的构造等方面与传统法基本相同。②主要设计参数:7、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①主要特点:a.纯氧中氧的分压比空气约高5倍,纯氧曝气可大大提高氧的转移效率;b.氧的转移率可提高到80~90%,而一般的鼓风曝气仅为10%左右;c.可使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能够大大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d.剩余污泥产量少,SVI值也低,一般无污泥膨胀之虑。②曝气池结构:③主要设计参数:8、浅层低压曝气法①理论基础:只有在气泡形成和破碎的瞬间,氧的转移率最高,因此,没有必要延长气泡在水中的上升距离;②其曝气装置一般安装在水下0.8~0.9米处,因此可以采用风压在1米以下的低压风机,动力效率较高,可达1.80~2.60kg
本文标题: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6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