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动机——人类行为的动力本章重点1、什么是动机?动机的功能有哪些?2、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与人的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掌握有关动机的几种理论。5、意志行动中的冲突。6、意志行动中的挫折及其应对。7、如何确立生活的远期和近期目标?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动机理论第三节动机的种类第四节意志行动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动物的行动受本能驱使,人的行动受意识支配,有一定的行为模式:外部刺激需要行为动机行为努力行为结果需要满足意志反馈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需要动机行为诱因需要转化为动机的条件:1、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2、外部诱因,即有适当的客观条件。人为什么吃饭?饿拿+要得到这个食物买食物偷抢请同学们先看几则网上有关杨丽娟的消息问题: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如此的行为?即:他们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什么是动机?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如何理解这一概念?1、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2、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3、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二、动机与需要(一)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需要、动机、目的(二)需要及其种类什么是需要?见教材p327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但有了需要并不一定有相应的行为。模糊意识到的需要叫意向,这时人可能有行动方向,但不知所以然,因而动力不足。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望,这时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较强的行为动力,可能会采取行动。只有了解了自己或别人的需要,才能采取一定的方法或途径去满足。下列各种人的主要需要是什么?1衣食无着的人2总喜欢和别人粘在一起的人3喜欢说大话的人4喜欢攒钱的人5抱怨单位没有提供足够工作条件的人思考1、生理需要直接与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要。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排泄,求偶,栖息等的需要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要求首先满足.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理想就是找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安全需要缺乏的表现:儿童的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喜欢成群结队,吝啬,喜欢储蓄不停地担心2、安全需要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流动使人的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关系的市场化使人的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会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或者孩子.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的深度交流.3、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希望得到赞许,赏识,拥护,同时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地位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体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能感.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让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成为的人,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活动。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合理之处:1、该理论看到了需要有高低之分,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看到了人和动物在需要方面的是有区别的。2、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不足之处:1、需要理论没有完全摆脱本能论的影响,把需要绝对化为一种天赋的趋势,一种本能。这一看法是不对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2、该理论是以个人自我实现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封闭型模式,未涉及自我实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任何人的自我实现都必须具备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等社会生活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任何人的自我实现都是不可能的。实践查阅资料,思考怎样更好地实现自我潜能。其他的分类:Glass的分类生理需要心理需要:a.归属感:关系、合作、参与、友谊、关怀b.权力感:重要、竞争、赞赏、成就、敬重、影响力c.自由感:自由选择、自由权、独立、自主自律d.趣味感:享乐、娱乐、学习、放松、运动、游戏所有需要都是不能缺少的,它们彼此之间又会相互促进或阻碍。其他的分类需要的种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根据活动追求的对象,可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案例讨论:妈妈的烦恼1中学生的孩子总是想让妈妈给自己买名牌服装,用高档电子产品。不给买吧,又怕孩子受委屈,给买吧,又怕孩子养成大手大脚,不珍惜、不节俭的坏习惯,请您给这位妈妈支一着。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需要。(优势需要应先满足)培养学习需要。(四)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培养三动机与行为效率(一)动机与行为1、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活动有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2、在同一个人身上,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3、动机与效果:有的时候好的动机会有好的效果,动机与效果是统一的;有的时候动机与效果是不统一的。好心办坏事。动机强度、课题类型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二)动机与效率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工作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要点: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一)动机与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作用。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反之亦然。它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价值观因素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用来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兴趣:个体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信念:对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即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对个人而言,信念相当于真理。“学生应该做完功课才能玩”、“男人最重要的是上进心”等。理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经个人努力能够实现的想象。让你成功的21个信念1.我是最棒的2.我是一切的根源3.我是我认为的我4.成功是因为态度5.过去不等于未来6.人,因梦想而伟大7.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8.成功一定有方法9.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10.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11.天助自助者12.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13.我要,我就能14.决心决定成功15.山不过来,我就过去16.每天进步一点点17.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18.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会是定局19.坚持到底,永不放弃20.人人都能成功。21.立即行动。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p333(Spranger,1928)罗克奇(Rokeach,1973)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p334(二)动机与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它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的作用。第二节动机的理论1、本能理论(instincttheory):代表人物:詹姆斯,麦独孤,弗洛伊德,甚至有人认为也包括马斯洛见335主要的观点: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能的固定的行为模式。评价:本能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循环论证过程:人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因为人有攻击本能。你怎么知道人类有这种本能?因为人有各种攻击性行为。此外,人的许多行为是在学习、经验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二、驱力理论(drivetheory)代表人物:武德沃斯(S.Woodworth)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赫尔(C.L.Hull,1943)提出驱力减少理论。认为需要产生驱力,它供给机体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减少驱力。认为有些驱力来自内部称为原始驱力,有的来自外部,通过学习获得的,成为获得性驱力,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评价:不能解释一些行为:见p337三、唤醒理论(arousaltheory)代表人物: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重复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四、诱因理论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inducement)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见339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五、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古希腊神话(塞浦路斯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一个课堂实验证实了这个道理。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要想使一个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会让他产生积极的动机。中国古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我应验现象——你就是你自认为的你。缘起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F.Jacobson)于20世纪60年代在芝加哥的一所小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不是根据测验成绩而是随机抽取20%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故意告诉学校领导和老师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8个月之后再对同班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在智力上比其它学生(控制组)有更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对学生予以合理的期待,以成功的经验实现期待,以合理的期待诱导成功,使期待成为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2、动机归因理论: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称为归因(attribution)实例以对一学生考试成绩好坏的归因为例以前都考得很好,这次又考得好,而其他同学又考得不好,那是因为();如果其他同学也考得很好,那是因为()。以前考试都得好,这次考得不好,其他同学却考得很好,那是因为()。以前考试总考得不好,这次却得了好,其他同学考得不好,那是因为()。归因解释人的行
本文标题:第九章--动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9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