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第六讲:道家文化与道家美学
第六讲道家文化与道家美学1.老子美学思想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字重耳,号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传孔子曾向他问礼。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传说老子生下来就有白眉白胡,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像(1)老子的本体论美学:“道”、“气”、“象”的纯粹美学视界《老子》21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释义:“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它在冥冥中产生“气”(即“精”)、“象”等。比起“道”的本体性存在,“气”是由“道”产生的混沌的“一”,而“象”则是“气”化为“二”(阴与阳)后的具体的东西。因此,“道”和“气”是“象”的根本,离开了二者,“象”就成了无生命的东西。反过来,对“象”的关照不能停留在其表面,而要进入到对“气”、“道”的关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象”的生命。受此种观念的影响,中国美学认为,一切审美形象,都必须能体现蕴藏在其后面的宇宙、自然之道,揭示出其生命的本体,才配称一个艺术形象;反过来,对艺术形象的审美,不是把握其外在的形式美,而是透过形象把握到艺术形象的本体和生命。(2)老子的认识论美学:美与丑相区别而成就自身《老子》2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释义:这段话表明,“美”只有在与其对立面“恶”(丑)善相区别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同理,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低、长与短也只有在相互区别中才能成就自身。(3)老子的存在论美学:“有”与“无”、“虚”与“实”统一《老子》11章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释义: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变化,才能成为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体。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极大。“虚实结合”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后世中国审美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中国绘画讲求画面留有巨大的虚空,认为“空则灵气往来”;中国书法讲求“计白当黑”,在“白”(无)中呈现汉字字体的灵越飞动;中国园林、中国建筑讲求布置虚空,“虚而万景入”,尽量不阻断人与宇宙自然的天然联系……直至后世中国美学的最高范畴“意境”的诞生,都直接受到老子这一思想的影响。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局部)五代董源:《潇湘图》(4)老子的体验论美学:“涤除玄鉴”《老子》10章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释义:“涤除”就是洗去尘垢,即祛除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和成见,使头脑变得象镜子一样明亮;“玄”就是“道”,“鉴”就是观照。“涤除玄鉴”命题讲的一个基本意思是:要实现对“道”的观照,就必须祛除主体内心的各种杂念,保持内心的虚静。老子同时对这个命题做了注释:“致虚极,首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这个命题经后世美学家发挥挪用,成了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和的必要条件,为后世美学家和艺术家所广为推崇。例如:刘勰强调文学构思就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宋代画家郭熙强调为了发现美的自然,画家必须具有一颗“林泉之心”、“万虑消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2.庄子美学思想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说在河南省商丘市)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做过漆园小吏;家贫,以打草鞋为生。庄子像(1)庄子“与道合一”的本体美学思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释义:上述对话里,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庄子是美学的胜利者。“请循其本”道出了庄子美学的最高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本源性的自由(“逍遥游”)存在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是天地之“大美”境界。庄子说: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庄子歌颂天地自然无声无息、孕生万物而不彰之“大美”,认为在这种大美境界里,你听不见叽叽喳喳谋划的声音,看不见忙忙碌碌奔走的身影,人们不争巧,不图功,不忙利,不把仁义挂在嘴上,不把道德悬在心理,但四时运行,万物生长,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宁静。这是人类一副理想的美学图景。(2)庄子自然美思想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释义: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美,强调“法天贵真”,反对人为雕琢之美。认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无以人灭天,……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3)庄子的相对主义美学思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שׂ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以语大理矣。(《庄子•秋水》)释义:庄子通过这样一个想象的寓言故事说明了美、丑的相对性。”河伯“和”百川“比较是美的,但和大海比较,则是丑的了。类似的例子还有: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庄子•山木》)释义:这段话说明,美者自美,就变成丑的了;丑者自丑,则变成美的了;前者之丑,是由于其矫情;后者之美,是由于其任自然。(4)庄子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思想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释义:庄子段话讲出两个道理:第一,从审美创造来说,如果创造者不能从利害得失中超脱出来,他的精神就会受到压抑,他的创造力就得不到发挥,因而就不可能创造出一流的艺术杰作。第二,对审美观赏来说,如果观赏者不能摆脱实用功力的考虑,就不能发现审美的自然,不能从有限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发现宇宙自然的勃勃生机,因而就不能得到审美的快乐。
本文标题:第六讲:道家文化与道家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1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