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1.彩陶: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2.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3.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4.“迁想妙得”:“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5.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6.张僧繇: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他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7.谢赫“六法论”:气韵生动,古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统移写。8.本生故事: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作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其实本生故事的内容,许多是早就在印度民间流传的美丽的寓言和传说。这些来自民间的本生故事,通过艺术家的彩笔,构成了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作品。9.韩愰《五牛图》: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者、纵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10.韩干《牧马图》:是唐代韩干,画一牧马人骑白马,牵一匹黑骏,并辔而行,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体态神情,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从画风来看,牧马人两腮胡须,体格高大肥壮,为胡人相貌;马匹神骏雄健,是来自西域之品种。在造形上,黑白二马健硕丰满,生动逼真,线条描绘细致流畅。11.孙位《高逸图》:12.“唐三彩”: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13.“昭陵六骏”: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它充分发挥了浮雕艺术的表现力。形象浮度并不高,而且臂胯等部位还保持着原石的大片平面,然而从整体来看,却有近乎圆雕的强大的体积感。作者十分注意处理轮廓、体面关系的变化,巧妙而纯熟地运用流畅强韧的弧线和犀利挺劲的直线,曲直相辅,刚柔并济,于微微的转折起伏中,体现出骏马丰厚劲健的体质和极其充沛的活力14.《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1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他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有好多作品产生。16.“意在笔先”:“意”主要是指构思的内容,即用形象来把握思想、情感、意趣。有了这个意就全局在胸,落笔就能“守其神,专其一”17.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是历代画论中对两种风格画派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曹不兴: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从水中出来;吴道子: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此语最早出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18.米氏云山:又称米家山水,由北宋画家米第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米苇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借笔作画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水亦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是北宋中期山水画变革的主要形式之一。米苇真迹已不存,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19.院体画:专指封建时代为皇室宫廷供养的专职画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一般讲求工细、整齐、富丽堂皇,有较强的装饰性。20.“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亦称“南宋四家”2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画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清明节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画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阔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世俗生活。21.《太白行吟图》:作者梁楷是宋嘉泰年间的画院待诏。〈太白行吟图〉是他减笔画的代表作品。用迅疾洒脱、灵转活泼的几笔,活现了李白“恃才傲物、不慕荣利”的性格和昂扬潇洒的动人神情。22.巴蜀佛教造像的兴盛:23.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24.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被称做元四家。25.代院派、浙派:浙派:明代前期绘画流派,因创始人戴进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故名。它适应了当时宫廷对南宋院体风格的提倡,在画坛上一度成为主流。浙派师法李、马、夏,笔致粗放,后有吴伟崛起,追随者蜂从。武林派的篮瑛画风与浙派接近,被认为是浙派殿军。26.“松江画派”:明末绘画流派。它是吴门画派的延续,将文人画的创作推向高峰。它包括在松江府(今上海)出现的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而以董其昌为领袖。在山水南北分宗学说影响下,突现南宗风貌,尤重笔墨情趣,在当时被认为是画坛正宗。27.南北宗论:董其昌明末的绘画大师,而且是一位重要的绘画理论家。他提出了“南北宗论”。28.八大山人:明朝朱耷,号八大山人。善画山水花鸟竹木。29.扬州画派: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主要成员有金农,郑燮,黄慎,李,罗骋,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等八人。30.明清的木版年画:31.画像石(砖):画像砖是模印或刻划图像于泥坯上并经过烧制而成的砖,分空心和实心两种,用于建筑物装饰。画像石是指雕饰有图像的石制品,它始兴于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多砌筑于墓室,少数也用于装饰石棺椁以及地面上石碑、石阙、石祠堂。32.《人物龙凤帛画》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战国)。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33.《霍去病墓前石雕》:西汉霍去病墓为序陕西兴平。霍去病墓石刻以马踏匈奴石雕为主题雕塑。马踏匈奴为一尊典型的纪念碑式雕塑。作品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借一匹威武雄健的战马来展现大汉王朝的枪声以及霍去病抗击匈奴、捍卫王朝的英雄气概这一主题。战马昂首屹立,匈奴败将则蜷缩于战马胯下,一副惊惧惶恐的狼狈之相。通过对胜败两者的鲜明之比照,赋予作品丰富而含蓄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统一。雕塑造型伟岸,内涵丰富,采用循石雕刻的方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合,使得作品整体感和力度感强,堪称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典范之作34.西汉帛画:名词解释:马王堆1号的汉墓帛画该为西汉前期湖南长沙的一座墓。代表作是棺盖上覆盖的《引魂升天图》,T字型帛画,描绘了阴府、人间、昆仑、天庭的景象,展现了墓主人死后成仙的过程。表现了引魂升天的主题和永生的丧葬信仰。帛画保存完好,构图饱满,布局对称,线条刚劲,布局对称,线条刚劲,设色沉着。人物造型秉承战国样式,表现为侧面或者正侧面,装饰气息明显减弱。35.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标题: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2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