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题: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教材紧扣色彩美来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索活动。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大师作品,并自主探究,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2、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创作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教师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受?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色彩图片,对比观察。教师小结:正是色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二、新课教授(一)感受梵高笔下色彩1、凡高(1853—1890)出生于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对艺术执着而充满激情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富有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多媒体展示数幅《向日葵》以及改变其色调后的《向日葵》。师:凡高一生画过许多幅向日葵,用来装饰房间,还把整个房子都涂成了金黄色,可见他对向日葵的喜爱。提问:凡高的《向日葵》用色用笔都很有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并分析《向日葵》作品。(1)画面的明暗关系被减弱了,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灿烂,耀眼的黄色调中。(2)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金黄色的葵花显的更加耀眼。(3)花瓣用笔粗犷豪放,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和背景形成对比。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总结: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和内心感受的重要的手段。(二)色彩与情感的表现1、展示油画《在希望的田野上》,这幅画描绘了农民乐手的吹奏场面。红、黄、蓝的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农民乐手饱满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自信。2、展示农民画《猴子吹号》,这幅画作者采用了民间绘画惯用的饱和强烈的色彩,借民间故事的题材营造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总结: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3、思考与练习: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与四个不同色彩搭配的色框作相应的连线。连线后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有什么不同。4、展示图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尝试相关的联想。看到不同的颜色有什么感受。红色:血、火、喜庆、吉祥、恐怖、危险……黄色:高贵、皇权、光明、财富、甜美……蓝色:大海、天空、冷、忧郁、凉爽、永恒、遥远、纯洁……橙色:快乐、健康、明朗、运动……绿色:小草、春天、希望、青春、……白色:光明、纯洁、高尚……总结: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与色彩使人产生的联想有关。(三)认识色彩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红、黄、蓝)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2、三原色:红黄蓝。色彩最原始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三原色可以调出各种颜色。2、间色:两种原色混合的颜色。(橙、绿、紫)(四)归纳总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对画家笔下的色彩这一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结合课本回顾一下,然后归纳。1、了解了画家梵高和他画的向日葵。2、色彩能够表达人们的心理感受。3、认识了色彩(色彩的三要素、三原色、间色等)。(五)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画一幅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画。(可以参考凡·高的《向日葵》的外形,也可以自己想象的。)注意:1、造型构图和色彩的搭配。2、尝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自己内心的感情表现出来。
本文标题: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4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