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广中医二院针灸学课堂笔记期末复习资料
1针灸学复习总结绪言1、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针法起源的时间—新石器时代;针法起源地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灸法起源的时间—来自人类用火的经验;灸法的发源地—北方。2、《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堪称经络学最早专著。3、《黄帝内经》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4、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49个腧穴,现存最早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学专著。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第一部传至外国的针灸著作。“针灸鼻祖”。5、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⑴绘制“明堂三人图”,是针灸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⑵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⑶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观点。即“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6、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⑴确立了354个经穴,刻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⑵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7、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提出“十四经”。8、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三次总结”。第一章经络总论1、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经络学说:是阐述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一、十二经脉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一)十二经脉的名称2阴气初起为少阴,阴气较盛为太阴,两阴相交,阴气消尽为厥阴。阳气初起为少阳,阳气较盛为太阳,两阳相合,阳气极盛为阳明。(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a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b手足三阳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的内侧。c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足三阴经足内踝上八寸属规律,下八寸肝脾肾)(三)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脉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胃上口喉咙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下齿,口,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鼻,上齿,口唇,喉咙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注心中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挟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咽,目内、外眦,耳,鼻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络脑,目内眦,耳上角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肝,肺,心循喉咙,挟舌本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耳后、上、中,目锐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目锐眦,耳后、中、前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胃,肺阴器,目系,环唇内与器官的联系耳:胃、小肠、膀胱、三焦、胆3目:心、小肠、膀胱、三焦、胆、肝、胃喉:胃、肾、肝经、肺与五脏六腑的联系心:心、小肠、脾、肾肝:肝、胆、肾脾:脾、胃肺:肺、大肠、心、肾、肝肾:肾、膀胱胃:胃、脾、肺、小肠、肝大肠:大肠、肺小肠:小肠、肺膀胱:膀胱、肾三焦:三焦、心包、肺胆:胆、肝(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循行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交接规律:表里手经接于手;表里足经接于足;同名阳经接头面;交接阴经接胸腹。(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二、奇经八脉1、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2、奇经八脉的特点:①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②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③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④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行;⑤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3、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4、任脉: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目眶下,联系于目。功能:①“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②“任主胞胎”。5、督脉: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4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功能:①“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②“属肾络脑”,6、冲脉: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功能:①“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全身气血;②“冲为血海”,擅治妇科病。7、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8、带脉:带脉起于季胁部(L2),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横行绕身一周。功能:①约束纵行躯干诸经。②带脉病、妇科病9、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脉。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功能:①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②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10、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相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功能:①调节肢体运动;②司眼睑开合。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入→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出→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合→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六合”。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5第二章腧穴总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输、俞”一、十四经穴:清李学川《针灸逢源》361个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特点:⑴十四经穴都定名、定位、归经、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⑵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经主干线上(凡是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上,而分布在十四经上的腧穴不见得都是经穴如印堂、太阳等)。⑶十四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围广泛。二、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文革期间,新穴剧增,如郝金凯《经外奇穴图谱》就载有1595个奇穴。现在临床常用的只有三十多个奇穴。特点:⑴有明确的名称、位置、但无经脉归属。⑵较为分散,大部分不在经脉主干线上,即分布规律性不强。⑶主治的针对性强。(主治单纯)⑷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⑸有的奇穴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⑹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三、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特点⑴无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⑵是腧穴的最早形式,阿是穴只要疗效确切,就可命名、定位、定主治,作为经外奇穴。⑶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6⑷阿是穴无一定数目。阿是穴来源:①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②“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四、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1、近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远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3、特殊作用)五、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1、特定穴的类别(10类)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周身—八会穴、交会穴。2、特定穴的数量特定穴共有149个(未计算交会穴),除去重复的20个,共有129个,占整个经穴的1/3多。(一)五输穴60个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五输穴分布:比喻脉气状况腧穴位置所出为井水之初流经气所出,脉气浅小手、足之端所溜为荥水之微流经气流动,脉气稍大本节之前所注为输水流较大经气渐盛,脉气较大本节之后所行为经水之畅流经气通畅,脉气较盛腕踝关节以上所入为合百川入海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脏腑肘膝关节附近五输穴的特点:a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7b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c呈向心性分布。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d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井主心下满: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荥主身热: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燥舌干等。输主体重节痛: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大便溏稀等。经主喘咳寒热:主治肺之疾患。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大便失调等。合主逆气而泄:主治肾之疾患,泄:二阴病变,如遗精、遗尿、大便失调等肾气失充的疾患。B、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补母泻子法(选——举例)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临床运用:⑴本经子母补泻⑵他经子母补泻(二)原穴、络穴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多分布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原穴的特点:a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b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c阴经输原合一。8临床应用:①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的疾病。②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分布: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特点:“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临床应用:①治疗本经病证。②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③治疗其络脉的病证。④原络配穴法。原络配穴法: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先病、病重者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者为客,取络穴。大接经: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督脉之络—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三)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16个。分布: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的特点:生理上:脏腑经络气血深聚之处。病理上:脏腑经脉病变的反应点。治疗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气血多”“位置深”“能救急”临床应用:①有助于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②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相应脏腑严重或顽固性疾病,尤其是急症有独特的疗效。阴经郄穴常用来治血证;阳经郄穴常治气形两伤病证(痛证)(四)背俞穴、募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
本文标题:广中医二院针灸学课堂笔记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8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