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长相思》教学设计下冶二小卫广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多读达到背诵积累《长相思》的目的。2、通过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词的意思。3、体会作者那颗爱祖国思故园的心。教学过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师生共写课题,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读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得有板有眼,明白吗?2、学生读。3、挑生读。注意词中“更”和“聒”字的读音。(二)、二读,读出节奏。1、挑生读。强调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朗读者在读词句时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2、提示“身向榆关那畔行”和“夜深千帐灯”的停顿。(三)、三读。读出味道。1、过渡: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尽可能地读出它的味道秋。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可能快速而平淡地读(师示范读),问:有长的味道吗?有长相思的感觉吗?也可能缓慢而深情地读(师示范),问:“有感觉吗?有味道吗?”2、挑生读,要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3、挑生读,师简评。(四)、四读。读出感觉来。1、说出感觉。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2、学生谈感觉。3、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4、齐读。(五)五读。读懂词意。1、过渡: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请大家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释,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2、学生默读,理解词意。3、检查理解词意情况,读懂词意。(1)纳兰性德的身在哪?a、师:老师现在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的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b、挑生答。(回答的同学让其接着站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身可能在山海关外,可能在去山海关的路上,可能在崇山峻岭上,也可能在船上。c、师总结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在征途。(2)纳兰性德的心在哪?a、现在大家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纳兰性德的心中哪里?心愿的心,心思的心。(板书:心)b、挑生答。c、(板书:系故园)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他们连在一起,我们有什么新发现?c、六读,读出作者身心分离的感觉。师: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的长相思。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己读一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由读后再齐读。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1、师范读。(学生齐读完后,课件播放一段音乐,在一段音乐后,教师在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2、学生齐读。3、师读,学生想画面。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稍作停顿后朗读)4、学生谈自己想到的画面。同学们,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5、写话。写一写作者家乡的情景。(1)、师: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人们看到了抬着仰望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伴随着音乐,想象写话。)(2)、学生写话。老师引导提示: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着家常……那还可能是……(3)、学生汇报。(4)、师: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啊!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彻彻底底地破碎了,作者想在家过着这样生活的愿望也彻彻底底地破碎了。(板书:碎)6、七读,读出心碎。(1)、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一生接读)(2)、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一份温暖和幸福,这里只有——(一生接读)(3)、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里只有——(全体学生一齐读)7、八读。试背。同学们,请我们闭上眼睛,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享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读《长相思》。(生试背诵)三、互文印证,读懂词心。1、师:同学们,我们把《长相思》读到现在,我们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身在征途,心系家园的破碎的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中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2、生提问。3、师:同学们,你们都问过了,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问过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过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样两句词,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课件出示两词)谁来读一读。4、学生读。5、师:同学们,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6、学生想象说,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来问,如问:“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7、是啊,同学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妖儿,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一问纳兰性德吧: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8、生齐读。9、师: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板书:轻)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再读《长相思》,默读,你在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啊,我不是轻离别啊。10、生默读后回答。11、师:我何曾轻离别啊,我是何等地重离别啊。可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我舍不得年迈的老父亲,我舍不得温柔的妻子,我舍不得生我养我的故园啊!这一切的一切都已化在了《长相思》中,我们一起读。12、生齐读。13、总结。这就是我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家园的原因,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课件出示题目)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接: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接:长相思)爱祖国,思故园,字字化作——(生接:长相思)板书:长相思碎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轻?
本文标题:长相思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2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