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5*2=10辨析10*2=20简答4*5=20案例分析2*10=20论述2*15=30一、名词解释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定义: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2.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4.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核心制度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之中,由该社会的主流信念所决定,反映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导集团所奉行的社会组织原则和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具体化。在社会主流信念改变之前,核心制度是不会发生变革的。边缘制度是同社会的主流信念相矛盾的制度安排,故它只能处于该社会的边缘,无法在该社会取得主导的地位。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这类边缘制度,视该社会的核心制度在长期内能否独立生存而定。5.交易费用: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6.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7.产权: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产权的本质是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将这些权利界定给不同的团体,就会得到不同类型的产权。)8.私有产权: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家庭,他可将这些权利同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通过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其他人。9.共有产权:对公共产品进行数量分配必须借助于某些政治机制和强制机制,或依靠某个集体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权利束由集体成员共享,构成共有产权。10.外部性:某项交易活动通过非价格机制的传递而对第三者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经济影响。11.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12.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更优、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也是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13.制度环境: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由一国的基本制度决定,影响其他的制度安排。14.制度安排:是约束经济主体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它可能是非正规的,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15.初级行动团体与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是一个决策单位,其决策支配制度安排创新的进程,是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力量;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次级行动群体同样是一个决策单位,其作用在于帮助第一行动集团推进制度变迁的进程。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都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初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次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初级行动集团通过推动制度变迁增加收人,次级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并不直接增加收入。16.路径依赖:是指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强大影响。诺斯:“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存在的制度将影响其后发生的一系列制度,是一种惯性。317.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时间路径等的总和。二、简答题1.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包括哪些理论?各代表人物是谁?①交易费用理论(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诺思)②产权理论的发展(菲吕博顿、德姆塞茨、诺思、科斯、张五常、波斯纳)③企业产权结构理论(阿尔钦、德姆塞茨、詹森、梅克林、伯勒、米恩斯)④企业性质理论(科斯、阿尔钦、张五常)⑤制度变迁理论(诺思、拉坦、林毅夫)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舒尔茨、贝克尔)2.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有何关系?(1)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①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制度②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完全竞争假设,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而代之有限理性假设,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完全信息和交易无成本的假设,在新古典框架中加上产权的限制和交易费用。③新古典理论将制度和结构视为外生变量(既定不变),探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经济内生变量,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④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交易成本比较各种不同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解释经济制度的多种多样的差异性,使得经济制度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新古典框架中一个可以量化分析的维度;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制度变迁的根据。(2)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①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而来。②旧制度经济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制度4③新制度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制度。主要理论由四部分组成:即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新经济史理论。有人将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第五部分。3.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三个假定是什么?(一)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利己主义: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理性约束、机会约束等)追求利益(多目标整合后的总收益或最效用)最大化。理性的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强大动力,既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源泉,也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利他主义: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过程,实际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同时,制度在塑造人们双重动机方面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二)有限理性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1)现实生活是复杂的;(2)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3)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是有限的。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三)机会主义倾向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人类社会各种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制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又可能会诱导出某些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使人们不安于现状,冒风险、寻找机遇、积极创新等,从而推动各种变革,包括制度创新和变革。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一定危害,即损人利己。这种损人利己又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附带地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另一种是“人为的”“故意的”损害,需要强有力规则和秩序予以预防、约束、制止和制裁。4.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假设(三个核心假设与两个延伸假设)。(1)三个核心假设:假设一: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1)诺斯解释:用制度差别以及执行能力的差别解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更具有说服力。(2)奥尔森: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因素,而是在于他们之间的制度和经济政策质量的差异造成的。假设二:内在制度通常比外在制度更加稳定。由于不受深思熟虑的集体行动约束,内在制度通常更加具有稳定性。对于二者的考虑必须是兼顾的,外在制度的可执行能力要取决于他们对内部制度的兼容性;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这两种关系具有可转换性。假设三: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释竞争性技术的传播现象。诺斯认为可以因此来解释制度变迁。(2)其他两个假设:资产专用性:由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森首创的。其基本含义是: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选择资产专用性作为假定,是考虑该假定与交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能够较为明确地解释采用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体制形式来解决经济活动中交易方式的选择问题。正交易费用:科斯(R.H.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拓性地指出了自由价格制度运行的代价,提出了正交易费用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从而修正了新古典传统的零交易费用假定。威廉姆森(1975,1985)将交易成本理论发扬光大。5.什么是制度?制度具有哪些功能?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或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表现: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功能:1、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核心功能)2、降低交易费用3、为经济提供服务4、为合作创造条件5、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6、减少不确定性6.为什么说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①与经济技术因素相关的自然禀赋和物质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致制度稀缺。(如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3%,可以实行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吗?人口——土地的比例关系的约束也影响产权制度供给。)②制度比技术更具有资产专用性:在A国行得通的制度,在B国就不一定行得通。6③制度的非专利性:使用别人的制度安排无需付费,进行制度创新的人缺乏激励。④制度变迁条件和成本限制了人们选择空间;甚至扭曲了人们的理性行为,以至现存的制度安排不仅难以达到最优水准,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相反的运作。⑤无论如何强化制度创新进程,相对于人类对制度需求而言,制度供给总是相对不足。人类社会之所以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关键在于制度稀缺。7.怎样认识制度的起源?有哪些制度起源理论?制度起源理论:合作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模型中引入了制度变量后,就可以有效地说明竞争的双方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合作。(囚徒困境模型:反映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囚徒困境则说明: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囚徒机会主义动机→共同非最优选择;多次博弈后→合作比“自私”更有利→制度(合作规则)科斯的制度起源理论科斯制度起源的思想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行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对标准经济理论“零交易费用”假设和对“制度”的抽象提出了质疑。③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诺思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两类交换形式,即从简单的交换形式到非个人交换形式。④财产制度的起源(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从“自然状态”到“市民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起源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从无规则到有规则的出现,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转变到“市民社会”的关键所在。“合作剩余”的大小是我们衡量制度效率的重要指标。制度起源理论实质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存在制度、或者说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几种制度起源理论尽管简述角度不同,但实质都与合作有关。8.制度主要有哪几种分类方式?分类依据是什么?(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分类依据: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二)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7分类依据:按制度的产
本文标题:新制度经济学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4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