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制度
5.1.1学生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1、目的为增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行为能力,预防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根据国家、地方、上级主管部门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管理。3、职责3.1校长应熟悉各类安全宣传教育知识和要求,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3.2德育处负责制定学生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3.3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开学第一周、寒暑假前一周、安全教育周等重要节点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对安全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评测。3.4德育处负责建立多样、氛围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阵地。3.5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编制安全宣传教育的教案,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台账,并对安全宣传教育的效果进行评测。3.6法制副校长负责协助学校做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落实具体帮教措施。4、程序4.1学校应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板报、橱窗、主题校会、班会、讲座、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行为能力。4.2充分利用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进行安全宣传教育。4.3学校应根据校内外环境和季节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交通、消防、社会治安、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预防教育,自然灾害安全、防触电、防溺水、防煤气中毒、校内外安全教育及生活中各类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安全教育。4.4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了解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在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熟悉常用的报警、救助电话以及日常安全标记,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4.5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生活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自然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教育形式的成人化。4.6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表现,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4.7体育教师在教学某些课程,如铅球、双杠等,在课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实验教师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化学药品如硫酸等危险物品或涉及电源等,也要在课前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4.8学校每学年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4.9学校要和家庭密切配合,结合网站、宣传栏、卫生宣教、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实施学校和家庭的同步教育。4.10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针对防火、防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加强对学生进行紧急请况下撤离、疏散、逃生、自救、自护的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4.11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活动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并详尽记录。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每周班会,要及时总结上周安全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对今后安全注意事项提出明确要求。把安全教育作为班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学期开学、放假、集会、实践活动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教育工作。4.12教职工平时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训练安全防护技能。
本文标题: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5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