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333笔记--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重要的特征,由于受当时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决定论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是唯官有学而民无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制度结构,导致了“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2.六艺教育六艺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六项基本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三大方面:(1)“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他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和。(2)“射御”,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射是指骑马拉战车的技术。(3)“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指算数。六艺教育的特征是:(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注重内心道德修养。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所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有过重大的历史影响。2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私家主持的一所特殊形式的学校。(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和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兼有资政论政作用的一所高等学府。其突出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出色的教育典范。4.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在针对教育对象上提出来的,其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这一主张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垄断学校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教育传统,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的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打破了教育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孔子的基本观点,基本含义是主张把读书与做官结合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接受过教育的人,反对不学而仕,同样,受过教育的人必须给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的进步意义是:(1)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以学优促进仕优,有利于培养贤人治邦的贤能之士。消极意义是:(1)深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2)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入学就开始有了严重的功名意识,汉代以“察3举制”实践着“学而优则仕”。6.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无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机械教学。自己对问题能够加以思考并有所体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学思行并重学思行并重是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学而知之”,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手段,学不仅是要学书面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学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提倡广泛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还主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由学而思而行,孔子所探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以后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论语》《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是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把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描述全部汇于这本书中。零散而不系统的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语录,供后人研究。这本书在教育上突出了两个教育方面:一是突出教育的作用,4认为教育很重要,我们要进行教育。二是记录了许多教育思想,尤其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9.严己内醒严己内醒是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严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的规范,即“君子求请己,小人求诸人”。克己的人才会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限制自己对私利的追求,不为利己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对人应采用平等的态度,给人以最大的尊重。涉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内省,内省是修养方法之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呼,传不习乎?”内省就是将日常所做的事依靠自觉进行反思。10.性善论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仁义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而且提出人人可以为尧舜,体现了人性生来的平等性,认得到的境界、智能程度不是先天绝对的,而是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孟子在性善论上肯定了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性善论是孟子孟子唯心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孟子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11.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5荀子关于“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1)性伪之分。“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的,是经过认为努力而发生的变化。荀况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说的是伪而不是性。(2)性伪和。“性”与“伪”是相互区别乃至对立的,但有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与伪的关系就像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没有加工,素材将永远那么原始,不完美。只有素材与加工相结合,性伪和,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对社会的改造。(3)化性起伪。为了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必须结合环境,教育及个人努力的因素,环境即荀况所说的“渐”,教育的作用则显得更主动,它是依一定依据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个人努力,荀况称之为“职”,是知识和道德的积累。性恶论是荀子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12.《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首。它对大学的教育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扼要明确的概括,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德育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个步骤,即:“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之为“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继,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修养是与个人修养合一的,《大学》的特6点是极强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还有逻辑性。“三纲领”与“八条目”环环紧扣的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13.《中庸》《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它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中调和思想,初步提到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和掌握文化知识的关系问题,认为二者相依并存,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远的影响。依《中庸》只见,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认得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其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求知,进而达到人的内在本性得到发扬。不论其一还是其二,都说明人是通过对外部世界求知以完善其本性和向内省察以有助于求知来完善自身的。此外,《中庸》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被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先后相继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的基本环节和顺序,它是对孔丘到荀况先秦儒家学习过程思想学、思、行相结合的完整表述,被后世学者引为学习的一般方法与途径。14.《学记》《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它主要内7容包括了教育内容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其中提到的教学原则有:“预时孙摩”,“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等原则。《学记》十分重视尊师,要求社会养成普遍尊师的风气,《学记》的思想为后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是我国战国时期主要论述大学之道的文章,其中提到”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三纲领”,“明明德”指发扬光大人固有的天赋光明道德。所谓“亲民”,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儒家封建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所提出来的教育纲领和目标,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个步骤,“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八条目”环环相扣,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和“八条目”环环相扣的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接受和实行。16.察举制察举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汉文帝开始,但没有形成制度。察举制作为一种完备的体制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首先,汉武帝设立孝廉一科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制度常态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其8次,汉武帝把察举取士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再次,增加察举制的科目,但仍是以孝廉为主要科目。在选拔考试中,儒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局面。察举制设立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局面,选拔了不少济世之才,也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被称为科举制的先导。17.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其实质上是一所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为了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以后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18.郡国学汉朝时期,除了在中央设立官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之后,积极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儒家思想,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翁兴学”,是封建国家兴办地方官学之始。汉武帝继位后,极度赞扬这种行为,令各个郡国依照蜀郡设立学校,两汉郡国学的办学目的有两项: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选各个学校优秀的学生推荐到朝廷。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9普遍推行社会教化。19.经学教育(1)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地位,带来了儒家教育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繁荣局面,出现了很多传授儒学的经师。(2)在为数众多的儒学流派中,可以归纳为两种大的学术流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古文经学在政治立场和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术风格。东汉后期,今古文经学融合,经学大师郑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汉朝经学教育中多以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实际上是指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进行解释,这样就形成了章句之学,也称之为经学。因为章句之学表现了不同经师的学术风格,所以不同的师法、家法正是表现在不同的章句之学之中。师法是
本文标题:333笔记--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7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