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6课人口南迁与科技文化上
第6课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一、人口的南迁一、人口的南迁1、少数民族内迁2、中原人口南移(1)原因从十六国时代开始,匈奴、羯、氐、羌这些少数民族,趁着中原内乱,先后入主中原,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开始内迁,随着政权的溃崩后,各族人民并没有迁回到他们自己的原居住地,而是自然和汉族融合在一起了。(2)内迁的方向(2)内迁的方向西北的氐族和羌族陕西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山西鲜卑族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3)民族融合的表现汉族妇女蒸馍和烙饼砖画饮食交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服饰交融胡床东汉时期洛阳墓室壁画习俗交融2、中原人口南移(1)原因:为了躲避战争,寻求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家看P39的议一议传统的宗法家族观念;向外迁徙中难免的乡土亲情;迁移过程中伴随动荡与战乱的遭遇,需要团体的力量。(2)南移的方向南迁的中原人大体分布在巴蜀、江浙、以及两湖、江西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集中。3、人口南移的意义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成技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忆江南》1、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社会秩序比较安定4)人民的辛勤劳动2、开发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1)农业上:农业工具的改进和牛耕方式的演变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开发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1)农业上: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2)手工业上:3)商业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看书本知识连接3、开发的影响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落后期开发期繁荣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图3、开发的影响:使我国南北经济的开发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鮮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鮮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简介孝文帝: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为元,所以又叫元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1、背景:⑴鲜卑族崛起: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⑵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⑶治理困难:一是吏治败坏,经济凋放,社会矛盾激化二是北方地区出现的民族交融趋势三是仿行中原文明的必然性冯太后与孝文帝都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也仰慕中原文明的先进性,进一步促使了孝文帝的改革阅读课本P41最后一段和P42资料与思考2、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为什么要迁出平城呢?为什么要迁往洛阳?平城自然条件恶劣;平城地理位置偏北……洛阳的自然条件优越;洛阳地理位置优越能更好地接受汉族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影响:一方面加强同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迁都具有重大文化转型意义。迁都成功也是北魏孝文帝同保守势力斗争的一次胜利。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措施①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禁用:②穿汉服:以服代替鲜卑服;③改汉姓:改鲜卑姓为姓④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联姻汉语鲜卑语汉族汉3、推行的汉化措施:4、改革的深远影响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稳定了政局,增加了财政收入,恢复与发展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以法律形式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顺应并且推进了民族交融的进程,汉文化中也因此而增添了游牧文明的因子,从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人口南移和少数民族政权孝文帝的改革,这些都促使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文化教育、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姿多彩。1.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地区人口南迁的重要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民族交往B.不利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复兴C.促进了民族交流D.促进了民族交融课堂测试:2.西晋时期导致大批中原民众纷纷南迁的原因不包括A.西晋的皇族内乱B.内迁各族起兵反晋C.北方的割据混战D.江南地区风景美丽课堂测试:3、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原因不包括A.大批农民南迁B.南近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C.实行体养生息D.南迁农民和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课堂测试:
本文标题:6课人口南迁与科技文化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9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