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论政府形象的塑造学生:刘梦雅指导老师:李春燕(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技术师范学院,长沙410128)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之前改革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制度法律建设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引起了较多的群众性事件,政府形象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大部分群众性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公务员执行任务时中语言或行为失当造成的。公务员的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形象最生动的载体,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必然要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一段时间我国出现的一些群众性事件中总结出我国公务员队伍形象方面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形象建设策略。关键词:政府形象;公关意识;行政职能;和谐社会;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政府形象塑造的背景在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谈起公务员的形象,正面形象相对模糊,而一些无为、低效、腐败的负面形象却广泛为老百所流传,如:“八点上班九点到,喝喝茶水看看报,十一点钟回家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公务员的正面形象,提高政府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公务员的形象是政府工作形象的代表,也是公务员自身素质及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政府工作人员以什么样的形象来处理日常的行政活动,塑造好哪些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二)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2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二、政府形象相关概述(一)政府形象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政府形象塑造系统分类政府形象系统可分为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和行为系统三个部分。理念系统是核心,是政府形象系统的最高决策层,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理念,是驱动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力量,可看成是政府的心;行为系统是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体现在政府制定相应的行政目标,各项决策和实施上,可看成是政府的手;视觉系统是政府形象的视觉要素,利用政府的建筑物、办公环境、办公用品、出版物等载体向社会公众准确、清晰传达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为的特征。(三)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长远意义上的公众利益和城市利益的最大化。服务政府体现了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政府没有自己单独的利益,而是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责任政府体现了公共管理系统的主体,政府行使公共权利,其责任是有限的、法定的。政府应着力做好企事业单位不能做、做不好、不愿做的事,承担有限责任。法治政府体现了公共行政权力法定,公共行政管理机构编制法定,公共行政管理体系法定,公共行政职能法定,公共行政经费法定。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三、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现状政府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一个合法的政府的权威地位固然来自宪法和法律力量的支撑,同时也来自社会公众对它的认同与支持。而政府要赢得公众的认3同与支持以实现其职能,则必须注意处理与公众的关系,特别要注重政府形象的建构。政府形象决定政府威信,只有树立良好形象并自觉加以维护,政府在公众中才有声誉和威望,才能保持其权威地位:反之,就会丧失公众信任。同时,政府形象也直接影响政府效能的发挥。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产生强大的威召力、凝聚力,使政府内外关系趋于协调,公众与政府配合一致,政令畅通,有利于政府政策目标如期实现。即使这一过程中有失误、有挫折,但由于良好形象的亲和力,政府也容易得到公众的谅解、纠正与弥补失误,从而为政策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入世以后,政府的形象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对我国目前政府形象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有利于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更有效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在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民主政治的普遍推行,社会公众的权益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等已经在觉醒,公众已由过去对政府的无条件服从开始转变为对政府政策及行为、作用进行理性的审视,因此,政府形象更为人们所瞩目。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加强政风建设和惩治腐败等等,逐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或者说,政府形象正在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政府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违法乱纪、暗箱操作、办事拖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等现象,例如,成克杰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余振东涉案金额20亿元,湛江走私案涉案总金额为114亿元,厦门走私案涉案总金额超过800亿元,陈良宇案涉案金额37亿元。“广西第一贪”的李乘龙总共贪赂1600余万元。重庆的文强利用其先后担任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领导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职务晋升、工作调动、就业安置、承揽工程等谋取利益,先后多次单独或伙同其妻周晓亚收受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内的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211万余元,并对1044万余元财物不能说明来源,二审被处死刑。就江西而言,贵溪市委李长华因收受贿赂8.9万余元,另有205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省国土资源厅李江华因收受他人贿赂财物共计人民币574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外,单位一把手违纪案增加,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由于“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其权力空间大得无边,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而且由于现行体制的弊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制度对“第一把手”来说,都是“牛栏关鼠”,导致“一把手”在腐败问题上比其他领导干部机会更多、成本更低。如,在慕绥新、马向东等违纪违法案件涉案的23名主要领导干部中有17人是4党政“一把手”,占涉案人员的74%;在广西,就有这样四个人,他们都先后担任了宁明县的党政“第一把手”,后因腐败行为而先后受到严肃查处。由此造成了群众对政府权威的怀疑、对政府机关的不信任,甚至在少数地区和部门还产生了群众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对抗。四、中国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中国的政府行为一般都受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在管理方式上注重人治,忽视法治,官员们没有责任感,不诚信,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等。(二)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训练这里所说的公关意识,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形象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意或不适应与媒体打交道,表现出来的是公关意识的淡薄。这种现象的发生诚然有历史原因和体制的限制,但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公众和传媒,而且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和传媒,他们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三)政府行政行为失范政府行政行为失范导致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规定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结果制定出的政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一经实施便会引发矛盾,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破坏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由此政府信任危机逐步加剧,公信力下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范行为,是公众感知政府形象最直接的途径。(四)政府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薄弱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起着主力军的核心作用。公民也希望政府提供化解公共危机的服务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而公共危机的治理则取决于政府迅速、及时、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取决政府的良好形象。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缺乏透明度,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重要新闻发布,没有对大众传媒提供积极性的资料、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宣传等等,这些不利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于整体局面的把握,损害了政府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破坏了政府良好的正面形象。五、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5政府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塑造出美好的政府形象,必须首先保证自身行为优良,使其行为不偏离时代的需要和公众的意愿,努力作好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这样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一)建立法制化政府信息战略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化环境有待形成,人治色彩浓厚的国家里,有必要对政府信息战略进行法制化,保证政府形象的统一性,保障形象塑造工程能够不偏离既定的轨道,避免形象建设变成神化个别官员的形象工程。1.设立集中统一的政府公关机构应大力吸收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专家加入,政府则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提供保证。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公关策略、形象设计、策划政府公关活动等,让这些专家和学者作为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的参谋以及方针政策的策划者,并能与内外公众进行双向沟通。2.政府公关策略法制化如果把政府形象的公关策略法制化,每个人都依据法制化的媒介公关策略行事,自觉遵守规章和制度,那么形象建设就无需整天打报告和做请示,可以消除人治对媒介公关策略的随意性,节约行政时间,实现行政的高效性,这样就无疑会提升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公关策略通过用法制的手段固定下去,并持之以恒,公务员就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自觉地根据法制化的公关策略进行行政,行政就会更加高效,形象塑造的目标就会更加明确。(二)抓好公务员培训,建设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第一,努力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政府应该努力搞好公员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让公务员的队伍更专业化,最终提高行政水平,这对政府形象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抓好领导者素质教育、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良好的政府整体形象以良好的政府个体形象为基础,通过个体形象表现出来。政府具体的工作要依靠政府内部的每个个体去完成,因此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务员整体素质所体现,政府行政人员的言行表现是公众了解、认识政府的重要窗口,他们的态度作风是公众对政府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诚信形象对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所以,公务员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作为公务员要严于律己,摒除私心杂念。拒绝权力,金钱等的诱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经常给自己照镜子,自觉反省自己的言行,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及时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6题,谨慎行事,防微杜渐。因此树立良好的政府整体形象必须从整体着眼,个别着手,重视每一位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化。(三)抓好行政职能的履行,提高办事效率首先,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其效果更是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高行政效率是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是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发挥
本文标题: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3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