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第二组舒荣军罗健部敬艺王小刚杨渊韩天阳目录1.自然观的发展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3.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4.中国生态文明建设2自然观的发展——部敬艺3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概括来说:一是对自然的看法;二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每个时代的自然观总与该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是对该时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4自然观的发展5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公元前8世纪之前公元前8世纪之—公元2世纪2—15世纪16—18世纪18末—19世纪末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宗教神学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原始的宗教自然观——神话形成原因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能力有限,使先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出现神话传说。大自然复杂的神奇的自然现象,给先民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素材。67“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鲁迅原始的宗教自然观——神话8特点朴素直观的辩证性代表著作西方——《神普》和《荷马史诗》等。中国——《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本原形成原因科学正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内容用“本原”概念来说明自然万物的存在基础和初始状态。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都可以用统一的东西来解释,这是人类理性的特点,也是古人尤其是古希腊人确信不移的基本信念。9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本原代表人物10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空气”。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本原代表人物11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本原特点古代朴素自然观把自然界看成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整体,较为近似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因而包含了许多正确的观点。但这些正确观点的取得并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而是源于哲学家们的天才猜测和主观臆想;同时,缺少对细节的分析和证明。因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是幼稚的、脆弱的。12宗教神学自然观——上帝形成原因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由奴隶主的宗教转变为封建主的宗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基督教会在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势力和权力。教皇取得了世俗政权的最高权利,基督教成为思想文化的统治者。13宗教神学自然观——上帝内容:自然界及万物是由上帝创于虚无之中。地球是宇宙不变的中心,这是上帝的创造和安排。自然界万物自己是不能运动的,而是在上帝的推动下运动的,运动又服从造物主的目的。人类由上帝创造,人类既不能理解上帝的目的,更不能改变上帝的意志,一切只能服从。14机械自然观——恒定内容:主张自然界的物质本性;自然界绝对不变。特点:把自然界复杂多样的运动仅仅归结为单一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并用机械运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把自然界看成是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和既成的东西。回答现实自然界的由来时,又不得不求助于上帝,重新回到神学的怀抱。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形成背景18世纪后期以及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能量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极大地冲击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给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并为新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条件。1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内容用机械运动的观点进入到了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阶段,逐步解释了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承认了物质本原性,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在自然观中的地位,把自然界、人和社会看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的方法论。17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联系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根本观点。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标志着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到近代机械论思维,再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自然观对科学发展起指导作用,是通过不断影响科学家的思想、概念和方法,从而将自然观的思辨形式转化为实证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18生态自然观的产生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最紧迫最引人注意的全球性问题之一。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深入挖掘,无疑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解决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生态自然观——王小刚20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形成的。2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22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23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24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25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杨渊26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生态自然观是从自然观高度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是作为这种反思和概括的结果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27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生态自然观是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的辩证综合,把人类自然观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是自然观的高级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时空优势,是自然观研究的制高点,与马克思指出的解剖人是解剖猴子的一把钥匙同理。28生态自然观的优越性生态自然观就其相对于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而言,具有某种超前性,生态自然观是对人工自然的积极反思,是对工业化、现代化的理性批判,它给人类发展观以新的启示。29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韩天阳30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包含了人本思想,它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也就是人与自然应该实现和谐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31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一.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尊重自然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二.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以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32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管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的矛盾尤为突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生产活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3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既强调经济的“量”的增长,更注重经济“质”的提高;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安全和持久活力。二.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社会物质生产对资源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了“自然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3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提倡清洁生产,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满足人的需要。在保障人类的健康的同时,实现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包括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速度,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等,从而降低整个生产活动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35谢谢!36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70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