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布列斯特和约》指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旨在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屈辱性和约。背景:当时苏俄内外交困,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而协约国集团企图借德国力量摧毁苏俄,或使其两败俱伤。因此苏俄不得不单独与同盟国集团在布列斯特开始停战谈判,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规定:(1)波兰、立陶宛等地脱离俄国;(2)乌克兰和芬兰独立;(3)俄军撤出卡尔斯、阿尔达汉等地;(4)俄国军队完全复员。影响:《布约》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大片领土;但和约使苏俄终于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暂时妥协,德国战败,苏俄废除该约。2.《五国海军条约》指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背景:一战前后,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十分激烈。随着竞争加剧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都逐渐力不从心,因此限制海军军备成为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条约》签订。规定:(1)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是5:5:3:1.75:1.75;(2)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3)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为英美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6万吨;(4)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2.7万吨的航空母舰;(5)美国不得在接近日本的太平洋地区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等。影响:《五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意味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结束,日本因被迫承认海军第二而受到打击,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仍占有利地位。《五国条约》只是列强的暂时妥协,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3.国际联盟指一战结束后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国联”。背景:一战前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在战后开始考虑尝试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国际关系,维护和平。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建立国联的构想;1919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美国因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未参加国联。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是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宗旨: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意义: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工具。国联长期被英法操纵,英国将其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附属物,法国要使它成为推行凡尔赛和约的有用工具。随着英法国际地位的下降,国联无法对重大国际事件施加重要影响。但它是建立国际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所起草的国联盟约和各种组织设置都为联合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946年,国际联盟解散.4.《非战公约》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背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签订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外交上也处于孤立地位。法国希望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建议美法缔结非战公约。美国要求将公约变为一个多边条约,企图使美国在条约中居于领导地位。内容:(1)声明各参加国废弃战争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2)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影响: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各帝国主义国家都附有“保留条件”,因此它不能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25.凡尔赛体系战胜国同德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以及协约国分别与奥、保、匈、土签订的四个条约所构成。主要内容是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以及军备限制和赔偿问题。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同苏维埃俄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同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帝国主义由于分账不均引起的矛盾。影响: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其建立并不能确保世界和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但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要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新战争。而新的大战将会使更多的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6.华盛顿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上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决议案和声明如《耶普岛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等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包括限制海军军备和安排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两方面内容。影响:这一体系是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凡尔赛体系未能包括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体系,它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只是暂时调整了英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但是只是延缓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此后,英美日等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20世纪30年代中期,华盛顿体系瓦解。7.麦克唐纳计划指1933年3月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向国际裁军会议上提出的裁军公约草案。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列强在国联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裁军活动。1932年2月,世界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同年12月,英美法意德五国代表达成协议确认会议的目的在于缔结一项公约,即为~~内容:规定要大量裁减各国陆军人数,并允许德国在五年内获得与法意波等国同等的兵员数额20万人;建议成立一个常设裁军委员会,以监督公约的实施情况。影响:该计划在会议上获得通过。但是希特勒政府根本不会实施此计划。同年10月,德国即找借口退出了裁军会议,放手扩军备战。30年代中期之后,国联范围内的裁军活动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而被彻底埋葬。8.斯特莱沙阵线指1935年通过斯特莱沙会议联合公报而拼凑起来的英法意暂时“集体维护和平”阵线。背景:在希特勒单方面废止《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情况下,法国建议国联讨论由此造成的局势,在意大利的斯特莱沙召开一次法英意首脑会议。会议后的联合公报主要有以下内容:(1)对德国单方面违反《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2)指出三国的政策目的是在国联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3)三国一致同意,采取各种可行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并将为这一目的采取共同行动。影响:由于英法意各怀鬼胎,斯特莱沙阵线是一个不起任何作用的表面文章。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斯特莱沙阵线土崩瓦解。9.远东慕尼黑阴谋指欧战爆发前后,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从推行各自全球战略和维护远东既得利益出发,牺牲中国民族利益的对日妥协政策。这实际上是把慕尼黑的绥靖政策照搬到亚洲来,以缓和同日本的关系,以便于集中力量对付德意。具体:阴谋的最初是1937策划召开所谓“太平洋国际会议”,此外英美等国承认日本侵华事实和既得利益,压迫中国蒋介石政府停止抗战。3年间,英国与日本相继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天津协定》等对日妥协的文件,并封闭了滇缅公路,断绝中国抗战的外援;法国封闭滇越铁路;美国与日本举行秘密谈判等。影响:远东慕尼黑阴谋严重威胁到中国的民族利益,使中国的抗战形势更加严峻。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等原因,远东慕尼黑阴谋归于破产。310.《有田—克莱琪协定》指1939年7月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在东京签订的英国对日妥协的协定。背景:在日本的威胁和压力面前,英国在欧战爆发后的远东政策总趋向是退守,在对日政策上力求实现与日和平共处。内容:英国接受日本的要求,承认日本在中国造成的“实际局势”,承认日军在中国“有特殊的需要”,英国不妨碍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动,等等。影响:这一协定是一个放纵侵略的协定,是张伯伦政府绥靖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英国已经彻底违背了其对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消极作用。11.《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指1940年9月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的建立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的条约。背景:1940年德国横扫欧洲,日本为加紧侵华战争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对一度冷谈的三国结盟问题又趋于积极。内容:(1)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2)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秩序的领导权;(3)缔约国中之一如果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三国保证以一切政治、军事、经济手段相互援助。影响:三国签约后,德国又拉拢一些欧洲小国加入该条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它促成德国武装进攻苏联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4月希特勒命令德军在北线占领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6月28日,德军发动进攻,7月17日进抵顿河河曲,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两个阶段:7月至11月为防御阶段。在消耗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后,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33万人。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战役中,各国法西斯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损失大约150万人。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它致命的打击了德军,动摇了法西斯阵营的军心,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改变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对比,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13.不承认主义指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的政策性声明,又称“史汀生主义”。背景:九·一八事变后,英美一方面要利用日本镇压中国的革命力量,同时要利用日本反苏,因而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纵容政策。随着日本侵略东北程度的加深,特别是1932年日本占领锦州,美国感到日本对其在远东利益的威胁日益严重,故提出了“不承认主义”。内容:美国向中日发出照会,称“凡是以损害美国的条约权利及其在华公民,损害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或领土和行政的完整,或者损害‘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的任何新情况,美国不予以承认”。“一·二八”事变后“不承认主义”得到国联承认。意义:“不承认主义”在道义上和法律上划清了侵略与非侵略的界限,使日本侵华所造成的事实难以合法化。重申“门户开放”原则,它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也未使美国承担对日本采取行动的任何义务。14.苏联集体安全政策指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背景: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使苏联认识到其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已成为苏联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而西方民主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对苏联政策。在此情况下,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内容: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为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外交部据此制定了工作计划,包括(1)苏联加入国联;(2)在国联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4互保护协定;(3)比利时、法国、捷克、波兰和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其中某些国家可以参加上述协定,但法波必须参加。影响:在此政策的指导下,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果。1934年加入国联,与法国筹划了《东方公约》,1935年签订了法苏、苏捷互助条约,使苏联的安全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后来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合作遏制法西斯侵略,苏联只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体安全政策到此失败。15.西班牙内战指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对全国法西斯叛乱,保卫共和国的革命战争。过程:1931年西班牙发生民主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胜,组成有共产党左翼以及共和国同盟等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并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引起了反动势力的仇视。同年7月,西班牙驻摩洛哥殖民军将领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由于叛军得到德意两国的积极援助与参与,叛乱迅速扩展到西班牙本土,西班牙军民奋起战斗,国际进步力量全力支持西班牙政府,并组成了由5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同法西斯叛军作战。英法等一些国家在避免战争复杂化和延长时间的借口下,执行不干涉政策,禁止向西班牙输出和转运武器及军用物资。美国则继续给叛军提供石油。1939年3月28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共和政府失败,佛朗哥独裁统治开始。性质及评价:西班牙内战是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德意法西斯的支持是内战得以延续和扩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改变了西班牙内战的性质,使内战从民主和独裁战争转变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具有国际影响。16.德军进驻莱茵区指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的军事行动。背景:英德海军协定
本文标题:国关史复习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9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