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饶市2018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DNA和R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B.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C.没有核膜的细胞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消耗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D.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答案】B【解析】细胞的RNA不能自我复制,A错误;细胞中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没有核膜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溶酶体含有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2.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值变大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大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不变D.红细胞运输氧气功能受损后,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中CO2释放量/O2吸收量不变【答案】B............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基因突变,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一定不会产生矮茎植株B.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某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但却未发生基因突变D.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生物的形状还受环境影响,因此在水费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可能表现为矮茎,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某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但是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4.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渡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类檄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其中GA3促进作用更显著B.A组数据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GA3含量较高C.由B组可知,GA3单独处理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5倍D.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5/3倍【答案】D【解析】与不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两类檄素对离体茎芽伸长生长都表现为促进,其中GA3促进作用更显著,A正确;A组数据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内源GA3含量较高,B正确;由B组可知,GA3单独处理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6.5-4)÷(4.5-4)=5倍,C正确;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0-4)÷(6-4)=3倍,D错误。5.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体色和翅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C.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是abD.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后代性状分离比由9:3:3:1变成5:3:3:1,说明双显性个体中有4个不能成活,推测应该是基因组成是AB的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B正确、C错误;F2黄身长翅果蝇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2:2:3,则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D正确。6.下列有关对高中生物实验中酸、碱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O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C.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提供酸性条件D.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答案】A【解析】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O4混合使用,利用的是两者反应产生的新制氢氧化铜,A错误;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作为解离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正确;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提供酸性条件,C正确;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使得细胞丧失选择透过性,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D正确。二、非选择题7.增施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有人发现,随着增施CO2时间的延长,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为探究其原因,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1)由图可知,常温+CO2处理组在超过29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处理组。此阶段,常温+CO2组淀粉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_____,据此推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淀粉积累过多。叶绿体中淀粉的积累一方面会导致___膜结构被破坏而影响光反应,另一方面有限的氯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等含氯化合物合成不足,进而抑制了光合作用。(2)由图可知,在增施CO2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可以_____光合作用速率。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升高温度促进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减弱了淀粉大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图中支持该假设的证据是_________。(3)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为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答案】(1).相反(2).类囊体(3).酶(4).提高(促进/加速)(5).高温+CO2组淀粉含量一直低于常温+CO2组,可溶性糖相反(6).单独增施CO2时间不宜超过30天(或增施CO2的同时合理补充氮肥;或增施CO2时适当提高温度)【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温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温度处理、不同的二氧化碳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1)据图分析可知,常温+CO2处理组在超过29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处理组,而其淀粉含量相反,即在超过29天后,淀粉含量开始升高,直至高于常温处理组。据此推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淀粉积累过多,一方面导致类囊体薄膜结构被破坏而影响光反应,另一方面有限的氯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酶等含氯化合物合成不足,进而抑制了光合作用。(2)据图分析可知,在增施CO2情况下,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升高温度促进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减弱了淀粉大量积累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图中显示高温+CO2组淀粉含量一直低于常温+CO2组,可溶性糖相反。(3)由于“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因此单独增施CO2时间不宜超过30天(或增施CO2的同时合理补充氮肥;或增施CO2时适当提高温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8.图I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递质;图2是图1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的功能。(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和丙神经元分别(填“兴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图2中A测量的电位与图3中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_。(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如图3所示的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答案】(1).电信号→化学信号(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兴奋、抑制(4).发生(5).C(6).K+外流(7).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被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1)兴奋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发生的电位变化为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的功能。(2)甲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到乙,乙神经元兴奋,乙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到丙,丙神经元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但仍然是外正内负。(3)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K+外流导致的,与图3中C点的电位对应。(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能够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原因是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9.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图2是由于开矿对该草原土壤造成了铜污染后,研究若研究了不同大气CO2浓度及土壤铜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5.6×l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2×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I/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每增加2kg,人比原来增重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2)由图2可以看出,CO2浓度升高会___填(“促进”或“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___。(3)对于某一特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树→昆虫→鸟→鼬鼠与白鼬。如果用生物数量、能量分别作为绘制金字塔的指标,金字塔的形状可能会宥很大的变化。上述两种金字塔对比,__________更能较好地反映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答案】(1).2.0×108(2).4(3).促进(4).减弱(5).能量金字塔【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代表的是食物网,草是生产者,其他代表消费者,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含有4条食物链。图2中,土壤Cu污染会抑制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增强;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减弱。(1)草固定的总能量为5.6×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2×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5.6×109kJ×20%-1.2×108)×20%=2×108;由于草到人的食物链没改变,所以人与草的质量不变,则题目中的蛇与人的质量关系就可以变为蛇与草的质量关系。当蛇1/4食物来自于鼠时,则蛇每增加2kg需要2/4÷20%÷20%+6/4÷20%÷20%÷20%=200kg;当蛇3/4食物来自于鼠时,则蛇每增加2kg需要6/4÷20%÷20%+2/4÷20%÷20%÷20%=100kg;食草昆虫和鼠就比原来少吃100kg草,那么羊多吃100kg草,故人增重为100×20%×20%=4kg。(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脲酶活性,且随着土壤Cu污染程度的加重,这种作用会减弱。(3)能量传递具有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特点,因此能量金字塔更能较好地反映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本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食物链中能量的相关计算,能够通过计算食物比例变化前后消耗的生产者的量计算人所在食物链消耗的生产者的变化量,从而计算人的变化量。10.某植物(2n=12)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檀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__
本文标题: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9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