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素材导入万里长城素材导入乐山大佛素材导入秦兵马俑素材导入布达拉宫杂技川剧变脸身边的文化遗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化遗产,又可称文化资产、文化财产或文化财富,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录之物品,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也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国城市。中国五千年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之窗。你知道有哪些“有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推荐山西平遥古城,1997.12文化遗产。山西五台山,2009.6.26文化景观遗产。山东泰山,1987.1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知道有哪些“无形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产。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市,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华阴老腔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华阴老腔中国(安康)汉调二黄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2006年,汉剧(汉调二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秦腔(Qinqiang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民俗活动:你知道“文化遗产日”吗?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活动指导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活动内容活动示例(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活动示例【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活动示例【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拓展迁移1.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这天,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请专家来校举行“保护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开展“走近文化遗产”系列实践活动(学习地方戏曲、参观博物馆);举行“保护文化遗产”知识竞赛。保护文化遗产,擦亮中国名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3、2005年08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成都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呈圆形,正中间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标志上方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寓意。“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作品,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这个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谢谢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1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