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培养学生快速高效阅读能力课题研究报告(六年级子课题)
培养学生快速高效阅读能力课题研究报告(六年级子课题)一、课题提出国家教育部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多读需要时间,在时间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阅读速度便成为能否到“多读”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阅读效率,都应是我们重要的着眼点。少小启蒙,老大读书,阅读贯穿人的一生,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80%靠阅读。21世纪又是“知识左右人类未来,信息构成生存基础”的社会,知识信息的剧增对传统的阅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阅读已成为人生学习路上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出于上述考虑,结合我校语文课题组“亲近母语、广泛阅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题,我们把“培养学生快速高效阅读的方法”作为我六年级子课题组的研究课题。二、课题假设1、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种速读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对小学生来说,时间久了,难免会感觉枯燥,产生厌倦心理,而多媒体技术可提供声像并茂,灵活多样的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拥有持久的兴趣,保证训练进行。2、速读训练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储存可以为老师们训练内容的选择提供更多的途径,节约老师备课的时间,又能够同时设计同类内容的几组训练程序,优化训练过程,突出训练重点。三、实验目标1、革除传统阅读方式的弊端,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2、通过快速阅读,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敏捷性等智力因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3、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词汇,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4、渗透效率意识,培养学生的效率观念。这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四、研究方法和变量1、研究方法本课题选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由六(2)班作为实验班,六(1)班作为对比班。2、研究变量本课题自变量为快速阅读训练教学模式:步骤要求时间1准备清洁手边的环境,备齐训练用品。1分钟2进行三调(调身、调心、调息)1、解除压力进入放松状态,背伸直,全身放松;2、心境平和;3、用鼻深吸浅出。3分钟3进行三视(凝视、移视、扩视)训练保持注意力集中,进行集中力、移动法与扩视法训练。3分钟4无声字符训练保持注意力集中,看清字符,加快速度。3分钟5技能训练每次学习一种速读技能,并坚持训练,直到熟练为止。10分钟6效果测试并记录最后一分钟的效果测试(笔述或口述)并作记录(与前一次进行比较)8分钟②因变量本课题的因变量为:学生掌握一系列速读的方法、视觉和思维潜能得到开发,专注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得以培养,速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高。③干扰变量的控制a、在五年级下半学期的考试中,六年级的两个班基本不存在大的差异,两个班的的阅读水平也基本在同一平行线上。b、实验班与对比班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大致相等,并确保稳定。c、对比班教师和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对比班,所以实验班和对比班之间不会存在人为的竞赛气氛。五、检测指标(一)检测项目⑴注意力集中率;⑵记忆力和理解率;⑶思维的敏捷性;⑷阅读速度;⑸词汇丰富程度。(三)检测安排1、课堂测试:每节课最后一分种的效果测试(笔试或口述)并做好记录(与前一次进行比较)。2、问卷调查:将课内教师提问、演示、组织练习的内容分别为“好、中、差”,以问卷形式向学生调查,并把结果进行整理统计。3、阶段测试:针对某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和任务,每一学期末进行问卷检测。六、实验计划第一步,准备阶段:(2005年9月)1、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明确实验任务。2、教师学习速读方法,掌握技巧。3、统一摸底测试,建立课题实验档案。第二步,启动课题,全面展开实验。(2005年10月——2006年6月)第三步,总结阶段(2006年6月——2006年7月)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研究报告。2、将实验过程中各实验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教案汇集成册。
本文标题:培养学生快速高效阅读能力课题研究报告(六年级子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1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