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目录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二、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形式及防治措施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1.1主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1.2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2.安装工程质量通病2.1电气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2.2暖通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顾名思义,所谓“通病”就是常见多发病。而建筑工程治理通病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疏于管理而难于彻底根治的工程质量问题。此类问题如果不彻底根治,将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造成很大隐患,严重者可能给业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子分项)工程进行重点监管,从设计、施工方面着手,采取预防措施,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管理,认识到“通病”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我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一定会彻底解决!要治理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一般来说,和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维护等有关,有些通病是上述多种原因之一引起的,也有的是几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里着重讲述治理措施。二、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形式及防治措施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1.1主体工程质量通病1.1.1钢筋工程表现形式:楼板小直径钢筋间距、位置难以保证;负弯矩钢筋位置位移;梁、柱角部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小;模板拆除后箍筋外漏。楼板钢筋防治措施:设计阶段,在满足结构安全和造价经济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小直径三级钢筋。因为三级钢筋强度大于一级钢筋,在施工中不易踩踏。施工阶段,浇筑砼时应采取措施,在模板上垫上马凳,铺上架木板,施工人员在板上操作,不要直接踩踏钢筋。楼板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防治措施施工阶段:钢筋绑扎时,应在负弯矩钢筋下面增设足够强度的马凳支撑,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抹面时用专用工具随时将钢筋上提至准确位置,混凝土终凝前,严禁上人踩踏;梁、柱主筋保护层防治措施制作梁、柱箍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的截面尺寸加工制作。尤其在箍筋的弯折部位,有效折弯半径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弯折半径,防止弯折过小,导致主筋绑扎时不能紧靠箍筋,而使保护层过大(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主筋保护层厚度指的是最小厚度,但并不是越大越好。防止柱墙主筋移位的措施见下图:1.1.2模板通病及防治表现形式:拼缝不严,造成砼振捣时出现漏浆,砼表面不平整,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治理措施:模板在拼装完成后,由于现在大部分工程均采用木模板,在接缝处粘贴一道透明胶带是解决漏浆的较好方法,但往往在钢筋绑扎时,由于钢筋的拖动,将粘贴的胶带破坏,反而对混凝土造成不利。而有效解决此类漏浆问题的最好材料还是在模板拼缝之间采用双面胶棉,粘贴在板边,这样基本会杜绝混凝土浇筑漏浆的通病。模板拼缝不严现象严重前提是在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单位提出此类要求,而且严格执行,最好是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否则很难得到贯彻。1.1.3混凝土通病表现形式: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拆除后出现孔洞、漏筋、表面疏松、裂缝等治理措施:加强管理人员的旁站意识,混凝土浇筑时,监理、甲方必须现场全程监管,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象高层建筑的基础、转换层等部位。这些部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造成巨大危害!某工程漏筋照片某工程图片(梯板底部漏筋)某工程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未振捣,表面未进行搓面处理砼漏振,导致柱钢筋漏筋钢筋混凝土成品保护不好,混凝土未有强度即拆模,将混凝土柱角破坏,1.1.4非承重墙裂缝表现形式: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柱、墙、梁之间出现裂缝;砌块墙体抹灰本身的裂缝。治理措施:材料选择:砌筑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28d;优先选用专用的砌筑砂浆。组砌方法: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非承重砌体顶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墙高小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7d后补砌。非承重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灰缝砂浆要饱满密实,钢筋网片设置要到位。加强墙体抹灰前“甩浆”的养护工作。抹灰层开裂控制措施:加气砼砌块表面灰尘要清理干净;在表面均匀涂刷或喷涂界面处理剂;加气砼墙体抹灰分基层处理、过渡层抹灰和面层抹灰,特别过渡层分层施工是确保抹灰层不空鼓开裂的关键环节之一。每层抹灰厚度不大于1CM。第二层抹灰须在前一层抹灰终凝后方可进行,切忌连续作业和一次抹灰成型。1.1.5现浇砼楼板裂缝表现形式:楼板板顶裂缝、板底的贯通裂缝以及阳角和转角处裂缝治理措施:设计阶段: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厨房、厕浴间不宜小于90mm;楼板配筋宜选用小直径、小间距配筋方式。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板角处上部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屋面及楼层阳角处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Ф8,大跨度楼层板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在现浇板每个阳角和转角处增加5-7根Ф10的放射筋,长度不小于1500mm,圈梁转角处,增加2Ф12转角筋。施工阶段。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和砂的粒径,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拌制混凝土。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保证混凝土密实,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在按规定留置施工缝处,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集结合。振捣混凝土应避免过振,混凝土初凝前宜用木抹子搓平2-3遍。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处于潮湿和相对密闭状态。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载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堆放材料超过模板设计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楼面板产生较大的撞击作用。应避免过早拆除模板,拆模时间一定按照规范规定。1.1.6窗下墙、窗角“八字缝”表现形式:在窗角出现“八字形”的斜裂缝,常见于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窗台部位,窗口的上部也时有发现。原因:由于地基反压力和砖砌体的温度收缩应力共同作用所产生裂缝;砌筑砂浆标号太低,墙体整体性不好,温度变化使墙体胀缩产生裂缝。窗上口过梁模板拆除过早,过梁变形引起窗角裂缝。治理措施:为了增强墙体的整体性,砖墙体1-2层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砌筑时确保砂浆的饱满度,竖缝也必须饱满。在1-2层砖墙内每3皮砖放1层Ф4@60钢筋网片,网片钢筋接头采用点焊,钢筋要伸入两边构柱内200mm,砌筑时先铺好一层砂浆刮平放上网片在刮一层砂浆,保证网片上下砂浆达到4mm。每个窗台都现浇60mm厚的现浇钢筋砼板带,采用C20以上砼钢筋用3Ф10,分布筋Ф6@200,钢筋伸入两侧的构造柱内,钢筋接头应点焊增加强度。建议顶层用高标号砂浆砌筑,增强顶层整体的强度,避免砌体与砼屋面由于温差的变化伸缩不同产生裂缝。窗过梁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80%,避免用锤猛击模板拆模。1.1.7阳台现浇拦板竖向裂缝表现形式:阳台栏板拆除后,在栏板表面产生竖向贯穿性裂缝。产生原因:栏板钢筋设计不合理,受力钢筋直径小,网眼过大;砼厚度不够,振捣砼时,钢筋位置产生偏移;砼坍落度过大;拆模过早受到外力的撞击。治理措施:现浇栏板的厚度应为80-100mm厚,受力钢筋不小于Ф8,其间距不大于150mm,分布钢筋Ф6的间距不大于150mm,压顶钢筋不少于2Ф10通长设置;钢筋绑扎好后,在钢筋网片两侧挂保护层垫块防止钢筋振捣时位移;浇筑拦板用C20砼,石子粒径为5-31.5mm砂为中砂。砼严格按照配合比,最大坍落度为50mm,砼振捣时,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实;下料应分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厚,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为了防止烂根,浇筑时应用水冲洗接缝处,铺5cm厚砂浆再浇灌砼;砼浇筑完成12小时后覆盖或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砼浇完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建议50%以上)才能拆模,扩模时应尽量避免用铁锤猛击或撬棍猛撬。1.1.8砼施工缝不符合规定表现形式:施工缝留设位置不正确,未按规范规定留在剪力最小部位;施工缝处接槎处理不当,时下常用的钢丝网对新浇混凝土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削弱了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治理措施:一般规定,混凝土的施工缝应留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的三分之一范围内。板式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梯段板的1/3处,通常留置在上三步或下三步的范围。柱子的施工缝应留在梁下50mm;梁留在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单向板的施工缝可以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墙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的1/3区段。当采用大模板时宜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应留垂直缝。在浇筑新鲜混凝土之前必须对原施工缝处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露出石子,并冲洗干净表面的浮尘。1.1.9灌注桩施工不符合要求表现形式:灌注桩未达持力层(或入岩深度不足);桩混凝土不连续,有断层;护壁坍塌,桩身缩径。治理措施:泥浆护壁钻孔桩当钻孔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时,应对桩端持力层的石渣进行分析确认,且保证有足够的入岩深度。当钻孔深度虽达到设计要求,但桩底沉渣较厚或桩端混凝土离析时,应在灌注混凝土前,二次清孔,测定泥浆的含砂量,调整泥浆比重。防止上拔导管泥浆进入管内形成断桩时,应控制拔管的速度,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在灌注前,检查导管的密封性,防止导管连接处密封不好,漏水形成断桩。当土层中有强透水层或泥浆的比重和浓度不足而使护壁坍塌导致桩身缩径时,应调整适宜的泥浆比重。当孔深较浅且泥浆比重较大时,桩上部混凝土产生局部夹泥现象,应用吊车等设备增加混凝土灌注的高度。人工挖孔灌注桩当有地下水渗流严重的土层或流砂层时,应减少每节护壁的高度,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孔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同时在护壁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或采用钢护筒、预制混凝土沉井等作为护壁。1.1.10室内净高、层高、房间尺寸超过规范允许的偏差表现形式:净高不足,房间开间或进深尺寸偏差超过规范,出现大小头。治理措施:六层及以上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每隔三层应从底层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测量主体结构垂直度,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每层楼面应弹出轴线,测一次水平,并据此进行上层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砌体施工时,必须设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面应测一次水平,存在高差,应用砂桨或细石混凝土找平。严格按照设计墙、柱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装饰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做好灰饼、标筋和护角,抹灰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时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垂直度等的测量,对检查的问题及时整改。1.2装饰工程质量通病1.2.1抹灰层空鼓、开裂表现形式:墙面及顶棚抹灰层开裂、空鼓治理措施: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验收,表面灰尘清理干净,按要求对墙面进行洒水湿润;对粘结层和面层分层施工,面层在粘结层终凝后再进行;严禁利用洒水泥面加速砂浆凝固的方法施工面层。1.2.2水泥砂浆地面空鼓、起砂、开裂表现形式:水泥砂浆楼地面空鼓、起砂、开裂治理措施:楼、地面先清理干净,露出砼楼板,并用水冲洗但不能积水,隔夜生铺细石砼找平层。铺时首先用纯水泥浆满刮一遍,随即铺设找平层,细石砼的坍落度不大于30mm,刮平后用铁滚子来回滚动压实,待找平层稍收水后再用干硬性的1:2水泥砂浆铺设面层(砂为中粗砂),然后再用铁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3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