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光疗法谢心成定义光疗法是利用各种光辐射能,包括天然的日光和人工光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3光疗基础光的本质:波粒二重性光的发生: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光谱:紫外线180nm~400nm可见光400nm~760nm红外线760nm~50um光的传播:各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公里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吸收光的透过光的吸收光线照射物质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穿入物质深部,其中一部分被该物质吸收,光能被吸收后可转变为热能及化学能。光的透过光被吸收的多少与穿透能力成反比,吸收愈多,穿透愈浅。人体皮肤对光的透过(1)短波紫外线穿透深度为0.01~0.1mm(2)中长波紫外线穿透深度为0.1~1.0mm(3)可见光、短波红外线穿透深度为1.0cm(4)长波红外线穿透深度为0.05~1mm影响穿透的因素反射:大部分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线。散射:频率越高散射越强,深度越浅。吸收:皮肤角质层、棘层强烈吸收260和280nm紫外线,基层吸收300nm紫外线。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542和556nm可见光。含水多的组织中,水分吸收更长波段光线。光照定律照度: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光的能量。平方反比定律:照度随光源投射到物体的距离变化而改变。当光源为点状时,垂直照射于物体表面的照度与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I=I0/d2d=距离照度的余弦定律:照度与入射角的余弦成正比.I=I0cos光的化学效应分解改变光合作用聚合作用光敏作用荧光红外线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是指可见光谱红光以外的一段波长较长的不可见的光辐射。波长从760nm~50um。短波红外线(近红外):760nm~1.5um,穿入组织较深,约1~10mm,具有较明显的光电作用和光化学作用。长波红外线(远红外):1.5um~15um,多被表皮吸收,深度约为0.05~1mm,只能引起分子运动的加强,从而产生热能。红外线的发生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的生物物理学特征人体对红外线的吸收:远红外比近红外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人体对红外线的耐受:与皮肤的痛觉和皮肤的升温有关。45℃是人们痛阈的平均值,也是组织开始被热损伤的温度。长期治疗后,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红外线的生理学效应主要效应:热,又常叫热射线。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红外线辐射源红外线的生理学作用血液循环局部热作用全身热作用浅小动脉扩张扩张浅毛细血管扩张扩张浅静脉扩张扩张循环速度增加增加脉率无变化增加动脉血压无变化降低免疫能力增加增加肌张力降低降低红外线的治疗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缓解痉挛镇痛:神经痛、肿胀痛、肌痉挛性痛、缺血性痛、炎症性痛表面干燥: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散其他作用: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治疗技术和方法红外线灯(远红外):临床最常用白炽灯局部光浴箱全身光浴箱照射方法:距离一般为30~60cm,15~30min,1~2次/d,亚急性疾患7~10次一疗程,慢性疾病15~20次一疗程红外线治疗仪注意事项首次治疗前必须询问并检查局部感觉是否正常烧伤或损伤后的疤痕处易于造成烫伤,急性期疤痕不宜用红外线,否则易促进其增殖急性创伤后不应立即用红外线治疗眼睛部位不应照射,注意保护肢体的动脉阻塞性疾病,不宜在局部或远端照射肿瘤部位不宜使用,因局部温度升高,易促使其生长和转移红外线可加剧某些皮肤病,皮炎时应用要审慎心血管功能不全者慎用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亚急性和慢性损伤2、各种类型的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病3、周围血液循环障碍4、浅的神经炎和神经痛5、各种慢性炎症6、压疮、注射后浸润或硬结、疤痕挛缩等禁忌症:高热患者、有出血倾向者、癌症、重症动脉硬化等可见光可见光的生物物理学特征可见光是人眼能看见的光线。可见光的波长为760~400nm,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可见光疗法包括红光、蓝光、蓝紫光及多光谱疗法。可见光的光量子能量可见光波长短于红外线,长于紫外线,其光量子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红光具有热效应。蓝、紫光近紫外线,光量子能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光化学作用。可见光对组织的穿透能力可见光对组织的穿透深度约为1cm,可达真皮及皮下组织。其中波长最长的红光穿透最深。波长越短,作用越浅。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可见光对神经肌肉的影响:红光具有兴奋作用,使肌肉的兴奋性提高;黄绿光、蓝紫光具有抑制作用。可见光的视觉作用:可见光作用于人眼底视网膜杆状细胞的视紫质,通过视神经反射影响松果体的分泌功能,加强糖代谢,促进机体氧化过程,提高皮层功能,加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见光的色素沉着作用:与红外线相似。可见光的治疗作用温热作用:可以改善营养代谢,促进炎症消散,特别是红光穿透较深,可引起深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光化学效应:蓝紫光具有的光化学作用可用于治疗核黄胆。可见光的治疗技术与方法白炽灯的光谱约为可见光4.8%,红外线95%,0.1%左右紫外线被灯泡玻璃吸收。若做单色光照射,可在灯头下加一滤光板,如红光治疗用红色玻璃的滤光板;蓝光治疗时加蓝色滤光板。白炽灯的功率通常为250~500W。核黄症的蓝紫光疗法治疗原理:胆红素对波长400~500nm的光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其最大吸收光谱为420~460nm。胆红素吸收蓝紫光后转化成一种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随尿便排出体外。光照同时可以使皮肤血流增加224%,使体内胆红素被丰富的血流带至皮肤等浅层组织。治疗方法光源(1)蓝光荧光灯:辐射光谱以波长425~475nm的波段为最强,几乎无400nm以下的紫外线,最适于治疗核黄症。(2)日光荧光灯:辐射光谱较宽,其中波长425~475nm的光强度较弱,还需滤去部分400nm以下的紫外线。(3)白炽灯或蓝灯泡,需用蓝色滤光板获得蓝紫光治疗技术将婴儿裸露平卧于治疗床上,遮盖双眼,其上70cm处置荧光灯光浴罩,光源中心对正婴儿胸部。光浴器功率200瓦左右,功率密度0.25~0.4mw/cm2。连续或间断照射,总照射时间24~48小时,间断照射时可照射6~12小时,停照2~4小时。单面照射:20~40w的蓝色荧光管6~9根,患儿全裸于箱子中央,箱盖面为五色有机玻璃盖,照射患儿正面皮肤,灯距35cm。双面照射:患儿全裸于无色有机玻璃板上,在上下方均有蓝色荧光管6~9根,照射患儿正面灯距35cm,下面灯距20~25cm33-50cm20-25cm注意事项照射过程主要观察呼吸、体温、眼睛、皮肤等状况(照射中应常给婴儿翻身并注意保护婴儿眼睛。病儿体温宜维持37.5~37.7oC以下);及时更换眼罩,保持眼睛清洁,防止感染;注意骨骼部和臀部皮肤,避免擦伤;照射总时达24小时后,若病儿黄疸不见消退或血中胆红素无下降时,应考虑改换它法治疗。紫外线紫外线的生物物理学特征紫外线是紫色可见光谱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线,频率高波长短,光量子能量高,有明显的光化学效应波长的划分A段(长波):400~320nm,生物学作用弱,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作用,并可引起一些物质和某些微生物产生荧光反应B段(中波):320~280nm,最活跃,可使维生素D原转化为维生素D,抗佝偻病,加速再生,促进上皮生长,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新的黑色素C段(短波):280~180nm,对细菌和病毒有显著的杀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作用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与波长和肤色有关。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的穿透和吸收:与波长和生物组织成分有关。光能的吸收大小与穿透深度成反比。红斑反应定义:以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经过一定时间,照射野皮肤上呈现的边界清楚、均匀的充血反应。实质上是一种光化性皮炎。皮肤红斑反应是紫外线作用后引起的重要反应之一,剂量的测量以之为基础。紫外线和红外线红斑反应比较紫外线红外线出现慢(潜伏期2~6小时)快(潜伏期1~2小时)境界清楚,分布均匀不清楚,分布也不均匀消失慢(持续24h至数日)快(30min即可消失)红斑反应与波长的关系引起红斑反应最强的波段在(297nm),(254nm、280nm)次之,A段最差。短波红斑出现的快,消失的亦较快,中长波红斑出现稍慢,消退的亦较慢。红斑反应与剂量的关系254nm波长的紫外线,较小剂量即可引起红斑反应,剂量增加红斑增强,但并非显著增强,当剂量增加3~4倍时,红斑反应仅增加1~2倍,很难达到4级红斑反应。297nm、302nm、313nm的紫外线,需用较大剂量才可引起红斑反应,但剂量增加,红斑反应即明显增强,由引起红斑到引起烧伤的范围很窄。红斑的组织学改变紫外线红斑的本质是一种光化性皮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组织学改变主要在表皮组织,真皮改变较小。局部组织学改变为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白细胞增多。通常于照射30分后发生变化,8~24小时达高峰,24~48小时表皮细胞和组织间水肿,72小时丝状分裂、增生,表皮变厚,1周内棘细胞层厚度达最大,7~10天后细胞增生减弱,30~60日逐渐恢复正常。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波长和剂量皮肤的敏感程度人的生理状态疾病因素药物植物季节其他因素红斑反应机制组胺学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学说溶酶体学说前列腺素学说色素沉着反应色素沉着反应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另一个重要反应。直接色素沉着:照射后立即发生甚至在照射时就已发生,照射停止逐渐消失,6~8小时恢复正常。波长300~700nm的光线皆可引起这种反应。间接色素沉着:在照射后数日发生。以254nm和297nm的紫外线作用为著。波长与色素沉着出现、消退的关系:254nm、297nm的紫外线色素沉着,于照后1日开始出现,3~4日达高峰254nm引起的色素沉着2~3周消失297nm的色素沉着持续1月或数月消失320nm以上的色素沉着出现的快,但消退慢,甚至持续1年。波长、照射剂量与色素沉着的关系:254nm、297nm的紫外线,必须达到阈红斑量方可引起340nm的紫外线,小于阈红斑量即可引起色素沉着最有效波段:254nm的短波297nm的中波340nm的长波皮肤色素沉着可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色素沉着不明显疗效较差,色素沉着明显,效果较好色素沉着的机理色素的形成–在酶的作用下黑色素小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形成色素沉着。紫外线的作用–紫外线可以促进黑色素细胞增生–小体增多–增强酶的活性–提供光能–促进细胞转移对DNA的影响DNA对中、短波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紫外线可以使DNA严重受损,改变结构,引起生命活动异常或细胞死亡。是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波长300nm以下紫外线均有杀菌作用,最佳杀菌波长为253.7nm。波长杀菌力波长杀菌力2200.252900.52400.623000.062541.03400.00092571.04000.00012700.877000.00001紫外线杀菌作用消毒清洁疮面治疗各种感染–皮肤–黏膜–伤口–窦道–瘘管短时间照射对DNA的影响紫外线的剂量不大时,照射1-3小时DNA合成明显收抑,数小时或1天后恢复正常,随后丝状分裂加速。可以促进肉芽、上皮的生长和伤口的愈合。由于人体有切除性修复能力,紫外线对DNA的影响不会致癌。着色性干皮症患者除外。对RNA和蛋白合成的影响大剂量照射致RNA破坏、蛋白分解和变性---杀菌的原理之一利用光敏剂治疗增殖性皮肤病刺激组胺生成,起脱敏作用对酶的影响对钙、磷代谢的影响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来预防或治疗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使酵母或植物油中的麦角固醇转化为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2减轻过敏反应---脱敏机制对免疫系统作用紫外线照射可加强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加速抗体的蓄积,血中各种体液免疫成分的产量增多,活性加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还可加强补体的活性,加强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提高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皮肤及淋巴结的障壁功能对神
本文标题:光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6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