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市政道路公交站施工组织设计-11
南京小行公交枢纽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指导说明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前准备四、主要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测量2、路基工程施工3、雨、污水工程施工及构筑物等4、沥青砼工程施工5、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6、土建、水电安装工程施工7、施工机械进场计划8、工程材料进场计划9、雨季施工措施10、保证安全、文明施工、降低环境污染措施11、5月22日至6月21日中考、高考期间的防噪音及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五、施工平面布置六、施工进度计划表七、项目管理配备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指导说明一、编制依据1、南京小行公交枢纽站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南京小行公交枢纽站工程施工图设计;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4、技术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房屋基础施工规范》、《砌体施工规范》、《屋面施工规范》、《水电安装施工规范》二、指导说明1)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主要目标为:科学地安排施工工序和进度,使合同工期得以顺利实现;以创工程“优良”为质量目标,全面贯彻公司ISO—9002质量管理程序文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完善的保障措施;健全文明生产管理细则,创建文明施工的标准化现场,千方百计为业主着想,合理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工程造价。2)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我公司多年施工各种类型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以保证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全面发挥施工单位的职责,使业主的理想蓝图,在我们手中得到完满实现来统筹进行考虑的。3)本《施工组织设计》将成为本工程的施工大纲,为指导现场实际施工,并为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奠定基础。第二章工程概况南京小行公交枢纽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铺设小行站场坪道路、人行道、雨、污水管道和停车场站房及其相关配套工程。工程西靠菊花台路,站场总面积为6731M2,管道总长402.1米,其中DN225管为334.1米,DN150管为68米。开挖坡度为直坡。采用反开挖施工。该工程由南京市泛华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工程计划工期为95天,其中场坪计划25天完成。主要用来停放公交车辆,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方便。本工程主要结构为:一、混凝土方砖路面:1、混凝土方砖(材质同原人行道)。2、25厚粗砂垫层3、150厚碎石或碎砖灌M2.5混合砂浆。二、沥青砼路面:1、30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AC-13Ⅰ)2、60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AC-20Ⅰ)3、60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AC-20Ⅰ)4、透层油0.7~1.1L/m25、300厚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厂拌)6、200厚8%石灰土三、砼路面:1、220厚C35砼面层随捣随抹平2、300厚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厂拌)3、200厚8%石灰土四、人行道、草地比路面高0.15米。第三章施工前准备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3、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做好各项材料试验工作,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7、确定倒土场、取土坑及灰土拌和场地8、施工现场搭建工地办公室、工人宿舍、厨房、厕所、材料堆放处、材料加工棚及值班房等,并选好位置作为机械停置处。第四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测量1、导线点的复测先根据设计文件,按相同的导线形式和同等精度进行外业实地测量(如原有导线点被破坏,则相应增设),全站仪内业平差计算后,提交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复核导线点的三维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依据。2、地形的复测使用全站仪和微机内施工放样软件,依据导线点和设计里程中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恢复各里程桩位,用三角高等法实测地面高程,用水准仪测横断面,提交纵断面等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工作量。3、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线路的测量及高程的测量以首级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控制,遇特殊地段或施工要求,则布设次级导线点加密,以满足放样区域30米内能有效控制。4、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及测量数据的复验所有测量控制点要做标志,设置牢固可靠且不受施工影响,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复验各控制点,发现问题及时补测补设。5、线路施工放样放样原则为根据施工顺序逐导层控制;放样方法为主要里程桩位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与校核,一般里程桩位采用普通经伟仪,直线路段用穿线法,曲线地段用切线支距或偏角法放样与校核;高程采用水准仪测设。二、路基工程施工1、路基土方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小行公交枢纽工程多为挖方地段,施工前:(1)、将测量放样所行线路坡脚线用石灰洒线,并挖出坡脚线外的排水沟便于雨天排水。(2)、修整工程土石方机械存放场,将该工程所需的机械运至现场做好施工前的检修和各项准备工作。(3)、场地清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在施工前移植,路基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多余土方挖运至弃土场内。(4)、拆除与挖掘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人行道板及路牙沿、旧路面和其它障碍物等给予拆除。正在使用的排水涵管、旧路面及其它排水结构物,在对其正常交通和排水做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5)、道路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路基排水畅通,严防排水不畅,造成工程损坏。(6)、路基施工时应注意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线,电缆线,文物等其他结构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且应暂停施工作业,保护现场听侯处理。(7)、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造成超挖,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8)、土方地段的路床顶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40cm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cm时,其压实度均应不小于95%,并按《市政道路土工试验规范》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2、8%石灰土的施工(1)、材料:石灰质量应符合Ⅱ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石灰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堆成高堆并用蓬布和土覆盖保管,使用时边用边盖,不能遭雨水淋湿。生石灰块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每吨石灰消解需用水量一般为500~800kg。消解后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于飞扬,但也不能过湿成团。土应取用塑性指数在15—20的粘性土,有机质含量10%、硫酸盐含量0.8%的土不得使用。水应采用人或牲畜饮用的水,遇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2)、准备下承层:a、石灰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洒水碾压,并按规定要求验收合格方进行施工。b、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每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示桩,逐桩进行水平测量,算出各断面所需摊铺土的厚度,并应明显标志标出设计标高和计算的松铺厚度。(3)、场内拌和:采用施工现场以外,有合格土源的场地集中拌和。拌和前,先将表面耕植土消除,并对石灰进行充分消解、过筛,并保持一定湿度。用挖掘机及推土机打堆,用挖掘机将消解后的石灰与土按体积比进行集中拌和,并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把混合料打堆闷料,经进30小时左右,以使未消解的石灰充分消解。(4)、摊铺: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重复来回刮几遍,直到达到规定的纵坡横坡,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以人工消除细集料窝,注意接缝处的平整,必须使接缝顺适平整。(5)、碾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定型,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面线段,平地机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型,并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石灰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型一次,每次整型都应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注意接缝处的平整,必须使接缝顺适平整。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为+1%时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先用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再用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一直进行到所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碾压时,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在碾压结束后,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符合路拱和超高的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要时将局部高出的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平,留待铺筑上层时处理。(6)、接缝和“调头”的处理:两工作段之间应采用对接形式搭接。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碾压。半幅施工时,纵向接缝必须垂直相接。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土“调头”,如必须进行“调头”应采取覆盖一层10CM厚的砂或砂砾的措施,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土表层不受破坏。(7)、养生:施工后保持石灰土表面有一定的湿度,但不宜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一般不小于7天。但实际养生天数根据天气温度确定。(8)、质量控制:a、按施工规范要求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底基层施工。b、土颗粒尽可能粉碎;配料准确;严格掌握每层土厚度,并在最佳含水量左右进行碾压。c、石灰要充分消解。d、底基层的施工接缝应采用对接形式或平接缝处理,确保接缝处的纵向或横向的平整度。e、做好洒水养生,防止灰土底基层表面水分蒸发而开裂,可以通过试验决定采取塑料簿膜覆盖和洒水、胶轮压路机复压相结合的方法。f、洒水养生,封闭交通。3、二灰碎石施工技术方案(1)、主要施工方法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路面底基层及面层施工均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人工配合机械摊铺的施工方法。其主要施工程序简述如下:①准备下承层→②施工放样→③厂拌混合料→④混合料运输→⑤混合料摊铺→⑥碾压→⑦接缝处理→⑧洒水养生(2)、施工要点a、施工准备基层施工前,下承层必须经过质量验收,且表面平整、坚实,符合设计要求,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并且用压路机(18t~21t光轮)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复压2~3遍,同时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验,使其完全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若有不符合项,经理工程师同意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之达到
本文标题:市政道路公交站施工组织设计-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