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6-2017年上海理工研究生第一学期《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国情专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前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答。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首先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次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人口基数大;第二,从人均GDP上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第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第五,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上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持续着快速而且稳定的发展状况,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已在2010年的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样,在国际地位方面我国也有了显著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而且我国在国际争端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在国际上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虽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国民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位居世界百位之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依然处于较低层次。国民教育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科研水平仍然落后。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仍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改革。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就业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明显。3.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比重,劳动者素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请谈谈如何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答。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口资源并不意味着人才资源。要实现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创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第一,要办好基础教育,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在不断提升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同时,使偏远和经济较滞后地区的青少年也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第二,要加大力度办好职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理论,有实际技能,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是实用型,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第三,要办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办好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满足人才流动的要求,进而提升人才水平。第四,要大力办好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水平是人才水平的标志,集中全力抓好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五,加强科学普及,努力学习外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普及科学知识,使人们对社会,对自然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破除迷信。要大力普及电脑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电脑,会用电脑。要鼓励全民学习外语,不断增进用外语交流的能力。第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它是政治方向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道德规范,特别要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最后,进一步改进完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既重学历又重能力,形成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的风气。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为人人成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为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成为人才辈出,无比昌盛的人才强国。二、经济专题题1:材料12015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摘自新华网材料2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摘自人民日报材料3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模式,这一理论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他于1990年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其中,创新驱动发展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创造了新的增长要素,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关精神,以及当前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应以大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推动河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摘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根据材料1、2、3,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答。(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二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三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四是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题2:经济全球化已经和正在导致一种崭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现,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相对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材料中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根源何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弊端?答:(1)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以及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不公平,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穷国越穷,富国越富,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2)解决方法: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有节制的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等.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重视开放的质量与效益,凸显内外统筹的科学发展思路。题3:请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答。(1)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供给侧改革必要性在于,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在供给侧放松管制,激发活力,释放创造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为中国经济培育新主体。开发新产业,打造新动力。(3)影响:1.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落后产能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多余企业占用的部分资源、环境及市场空间,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产出,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更专注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及新产品的研发,增强企业国内外的竞争优势。3.去除房地产库存,实现行业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房地产行业资金循环,防范由此引发的银行坏账等连锁性的金融风险,实现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发挥其经济支柱作用。4.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文化专题1.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答。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
本文标题:2016-2017年上海理工研究生第一学期《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2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