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翻译发展史的3个历史时期☆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现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时期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Q:你所知道的翻译(理论)家有哪些?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四个阶段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谦、慧远、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秋白、郭沫若、朱光潜、胡适、郑振铎、董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林、杨宪益、叶君健等)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古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他的祖先是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他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释道安,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主持译事过程中,总结译经的经验与困难,归纳出佛经翻译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观点。由于佛经翻译存在着五种情况无法与梵文原意相符,与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况,因此道安提倡直译,主张译笔宜力求质朴,此一观点,影响日后的翻译甚大。鸠摩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国师、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主张意译,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玄奘,(600-664),原名陈袆,长安大慈恩寺和尚,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唐代高僧,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他提倡忠于原本、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至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且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自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玄奘的翻译理论主要有两点:(1)“既须求真,又须喻俗”(2)“五种不翻”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近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一、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我国近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在古文、小说、诗歌、绘画等方面也各有造诣和贡献。“林译十大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吟边燕语》、《拊掌录》、《迦茵小转》、《离恨天》、《现身说法》、《块肉余生述》、《不如归》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林纾被称为“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林纾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是归化意译。由于依靠朋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口述,林纾的翻译是“耳受手追”式的进行“意译”,而且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思想和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水平,他会对原文进行任意删减或增补。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二、甲午战争后1.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一位主将,他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翻译史上功绩卓著,有口皆碑,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译八大名著”: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甄克斯《社会通诠》孟德斯鸠《法意》约翰·穆勒《名学》耶方斯《名学浅说》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严复不仅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一位翻译理论家。他在翻译理论上提出的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对于我国近代、现代以至于当代的翻译活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汇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雅三原则是对译文质量的全面要求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他认为: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书,才能把原著的“精理微言”表现出来,才能行之远,使译文不粗俗,才能“雅”。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严复的其他翻译理论建树严复的翻译理论除“信、达、雅”外,在译者的修养,翻译态度和翻译选题等方面也有论述。严复十分重视翻译质量,宁少而精,勿多而滥。他的翻译态度始终是译界的模锴,他的译文一直闪耀着光辉的文采。此外,严复力主译者“兼通中西文字”且具备专门知识。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2.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笔名“饮冰”、“曼殊主人”等,广东新会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众的才智,11岁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从此进人广州著名的学海堂学习,16岁中举人。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梁启超对翻译文学的倡导、实践和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活动是和他的维新、改良、爱国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倡导翻译,提倡翻译文学,实践翻译文学,看作是他维新、改良、爱国活动的一个方面。梁启超以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和文坛上的声望,大声疾呼翻译的重要意义,倡导翻译,这种有力的号召与推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梁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的译介和作用,他是中国第一位翻译政治小说的人。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1).译书的目的性梁启超是爱国的翻译评论家、翻译史家和文学翻译家。他把兴西学、译西书作为维新变法的“强国”之道。梁启超“翻译强国”的目的性极为明确,一以贯之。他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加以强调,而且以俄、日由弱国变成强国的成功范例来论证翻译对于强国的重要性。梁启超这种翻译爱国、翻译强国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翻译工作者,对树立中国文学翻译思想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2).译书“当首立三义”梁启超对翻译有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1897年,他在《论译书》中系统而深人地阐述了他的翻译主张。该文论述了翻译的目的性,并结合马建忠关于当时翻译界的弊病的论述,进而提出: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译之才。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1)择当译之本这是关于翻译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梁启超指出:当时中国官局所译之书兵学较多,他们以为西人之强,尽在于兵。实则不然,西人之强,不在于兵,而在于文化、科学技术。而今还有很多重要的书急需翻译。他列举并评论了有关学校教材、法律书、政书、经济学书、工艺书、农书、矿学书、史书、哲学书等,对我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定公译之例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准,中文以京语(即国语或官语)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为参照。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而依约定俗成之例,仍可沿用。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启超。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译和意译的交替。----翻译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的“翻译文体之讨论”一节)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3)养能译之材这是关于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梁启超认为:凡译书者,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之学,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以才称矣。他强调,作为优秀翻译家,必须精通华文和西文,并懂得与所译之书有关的专门学问。只有这样,所译出的书,才是好译本。因此,欲求译才,必自设翻译学堂始;强调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三、“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8年改为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迅在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几乎用大半生的精力从事翻译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借外国的火,来照明中国的黑夜,他是光明的引路人;鲁迅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是中国译论的奠基人,也是傲然屹立于世界译坛的一面光辉旗帜。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日本留学期间,是鲁迅翻译生涯的第一站,与周作人合译《红星佚史》等是他翻译的开端。这一时期他的翻译思想是“呼号”,是“战斗”,他的心,是站在弱者和不幸者一边,站在反抗者一边。第一阶段(1903-1919)第二阶段(1919-1927)这是鲁迅在思想上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向共产主义思想转变的时期,因而在翻译思想上也处于一个“上下而求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形势的需要和思想武装的需要。他翻译了不少文艺理论作品。如:《查拉图斯特拉的序言》,《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苏联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等。鲁迅的翻译可分为三个阶段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他翻译每一部作品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体现着他的一贯的翻译思想。他所以特别重视翻译被压迫、被损害的弱小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学,因为这些作品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转移性情,改造社会。”这是鲁迅从事整个文学活动,包括文学翻译活动的宗旨。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第三阶段(1927年以后)这是鲁迅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他已从一个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为了中国革命的需要,在这一时期他翻译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著作都是“战斗的作品”。1935年完成了他一生翻译工作中最后一部译作——俄国古典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鲁迅的翻译理论1.直译“直译”实际上是“正译”,其对立面是“歪译”、“胡译”,而不是“意译”。译作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顺易懂。就是在翻译时要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一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鲁迅的“直译”所表明的是一种文化态度,所呼吁和寻求的是西方文化的原质传递。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一是鲁迅所说的“直译”,并不仅仅针对“意译”而言,其含义有别于传统狭义的直译。鲁迅的直译针对“歪译”而言。后人曾指出,鲁迅的直译实际上指的是“正译”,涵概了意译在内。鲁迅主张直译,但同时并不反对意译,反对的是偏颇的所谓“顺译”等错误作法;二是鲁迅曾将自己的直译说成“硬译”,但鲁迅并非真正主张硬译,是在未得更佳译法时的偶而为之的姑且做法。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2.求信鲁迅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即忠实于原文,以信为主,以顺为辅。鲁迅认为,译的“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的“顺而不信”却令人迷误,怎么也不会懂。鲁迅的“两面”论:“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就是既要通顺,又要忠实。然而,这个“忠实”不完全等同于严复提的“信”,就本质而论,应该是广义的“信”、全面的“信”——即从内容到形式完全的、充分的忠实,;包括“达”和“雅”的意义在内。
本文标题:中国翻译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4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