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思路紫苑牧羊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圈点勾画,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3、感受牧羊人人格之美,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一、比较阅读以下两段文字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1945年6月……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幸福生活。思考:1.这两段文字写的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景象,比较两段内容的区别在哪儿,你喜欢生活在哪个环境里?2.你猜猜什么样的人,才能使这个地方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后面分析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精神做铺垫。这两段在视觉上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反差,反映出普罗旺斯地区植树前后自然面貌和人文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人们生活的变化及时间跨度等方面比较阅读,引出人物,导入本课。)二、快速默读全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习快速默读方法并训练概括文字的能力。)三、朗读首尾两段提问:用“我”的话说,老人在荒原上完成了一件什么事?(感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我”对老人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初步思考主旨。)四、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分析人物形象思考:你认为一个普通的农夫,却做出神(上帝)一样的伟业,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找到文本依据。引导学生重点读第7、10、11、14段直接描写,第15、16、18、19段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中关注第7段挑橡子的语句,第11、14段中“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等内容。从时间在变、环境在变,而人物的初衷不变中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牧羊人的人格之美,精神之伟大。(设计意图:此问题与课后“思考探究二”训练目标相似,但这样提问指向性更明确,一个“最”字,也如课后题一样化平面为立体、开放,但却凸显思维个性。此环节意在指导学生训练在默读中圈点勾画,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格之美。)总结:在西方宗教中,上帝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牧羊人”。一个人,当他能够保持优秀的灵魂来做出无私的奉献,并且能够持之以恒,他,就从一个普通的农夫,变成了上帝。五、叙事手法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如果让牧羊人以第一人称来自述,好吗?(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探究以一个“旅人”为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妙处)六、总结,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植树的牧羊人》教学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9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