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数学作业PBL项目计划书模板
PBL项目计划书模板有理数的乘方学习方案设计泮河中学数学组一、项目概述1.开展年级:六年级2.学科:数学3.简介:课题简介:(1)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是鲁教版初六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第九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2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2)背景: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3)意义: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学习团队教师:数学组申卫张旗米安宁学生:六年级1班的全体学生(51人)三、学习目标与任务1.教学目标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1)智力因素: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2)非智力因素:由于六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学习过程项目学习活动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五、学习工具与环境1.网络学习平台:概念图工具:Inspiration3.作品制作工具:PowerPoint六、项目时间表活动阶段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第一阶段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过程让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这种细胞每30分钟由1分为2,那么1小时呢?1.5小时呢?5小时呢?学生找出计算方法并初步感知这种运算的特征通过演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物质变化,愿意观察,找出规律5分钟第二阶段对问题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1小时分裂成2×2﹦4,可以写成22,读作2的2次方;1.5小时分裂成2×2×2﹦8,可以写成32,读作2的3次方;依次类推。a×a...a可以写成an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对接下来的例子进行思考,这个过程老师边引导,得出它们的共同因数都是2让学生明白只要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都可以写成an,对这种运算特征有初步的了解10分钟第三阶段结合上面过程给出方程的定义并讲解有关乘方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并用练习让学生更深一层的了解。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在an中,a叫作底数,叫作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n次幂。讲解(-2)4与-24的区别学生认真听老师对这知识点的讲解,并认真做老师要求的课堂练习巩固这一知识点,(-4)3,(-2)4,(-2/3)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方的意义,为后面教学乘方的计算做好准备。15分钟第四阶段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幂的正负的规律,并用例子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结果,并得出结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反之,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由学生自己观察得出乘方的符号规律,并且印象深刻15分钟七、学习评价
本文标题:数学作业PBL项目计划书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2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