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笔记
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笔记新闻客观性——研究基点是本体论新闻传播者报道的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本然的现实存在新闻真实性——研究基点是认识论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事实时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新闻与宣传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是根据宣传需要去描述事实新闻与传播新闻:以人类新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传播:以人类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只有当传播学把关注的目光置于大众媒体即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现代的电子媒体的传播活动上时,它的某些概念和观点才能与新闻理论达成共识。导论一、新闻理论范式革新的第一种历史序列★新闻专业主义——新新闻主义——公共新闻理论1、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美国,新式新闻事业出现,迈向现代化的进程,黄色新闻泛滥。为对抗商业主义对报业的侵蚀,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办理想报纸,倡导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精神。(奥克斯的《纽约时报》)。二是创办专业的期刊、专业协会和专业教育,以此普及新闻专业知识,灌输服务公众和新闻自律的观点:在范式革新上的表现则是抛弃煽情主义和政党报纸的信念,倡导客观性原则。1919年,李普曼在《现代自由意味着什么》第一次提出客观报道这一术语。1920年,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第一次全面讨论了“客观新闻理论”。2、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主张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就是指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是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消失于70年代。代表人物是汤姆•沃尔夫。在《老爷》杂志上发表《糖果色橘片样流线型宝贝》。用主观性挑战客观性,来颠覆客观性,过于强调揭示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重要性。“创造性虚构写作”保留下来,如报告文学、新闻特写、深度报道、口述实录等。文学新闻理论更强调新闻性及内容的真实性。3、公共新闻理论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该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物,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来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积极推动新闻媒介介入社会生活,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公众的所思所想,并依此去确定报道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要求改变新闻媒介那种被动记录者的角色,在充当社会生活看门狗的同时充当社会公众的导盲犬。在强调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业隐含着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某种否定,自然从根本上动摇了新闻专业主义。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强调的是报道结果的客观,而公共新闻理论则更加重视报道方法的客观。二、新闻理论范式革新的第二种历史序列★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是由当时的社会管理中的集权主义原则所决定。(1)关于人的性质的假设。(2)关于国家的性质的假设。(3)关于人对国家关系的假设。(4)关于知识和真理性质的假设。黑格尔被认为是现代集权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2、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全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的自由。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产生于16世纪、发展于17世纪,成熟于18世纪。对报刊的性质、功能和管理的认识:(1)公民有知的权利和知的自由;(2)为了满足公民自由获知消息的权利,新闻从业者应有采访、传播、出版的自由和批评的自由。(3)报刊的功能主要在于报道真实新闻和充分反映民意,为公众提供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市场。(4)新闻事业被视为一般企业,依照自由经济原则,在公开市场上从事自由竞争。政府对新闻事业应该采取一般由私人经营的制度。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厄斯金《人权》杰弗逊《独立宣言》米尔《论自由》3、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的同时,应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没有完全推翻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而是在对它解构的同时进行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重构。(1)在自由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上,自由意味着义务和责任。(2)在新新闻自由权利的所属上,主张把公众的新闻自由置于报刊的新闻自由之上。(3)在新闻自由类型的划分上,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类型。(4)在新闻自由与政府权力的关系上,政府不能仅仅允许新闻自由,它还必须积极促进这种自由。(5)在新闻自由的理论依据上,新闻呢从业者必须在外在力量包括政府权力的约束下,才能自觉运用理性。由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于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纸》一书中提出。4、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党报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是施拉姆在冷战时期对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理论的一种指称。(1)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可能的。(2)值得肯定的是能自由地说出他们相信的真理。(3)反对国家的自由是不容许的,。(4)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的。第一章对新闻理论范畴的一般性理解一、理解范畴的理论意义、哲学本质范畴是人类的一种逻辑思维形式,是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最基本的概念。范畴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和认识的最一般的和最本质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二、新闻理论范畴★新闻理论范畴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新闻现象不仅指新闻事实的来源及存在状态,而且还指所有的新闻活动,包括新闻传播者(主要是指记者和编辑——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活动和新闻接受者(客体、新闻受众)的接受活动。最基本的概念:新闻理论范畴是新闻理论中的概念,只能是那些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的概念。每一个新闻理论范畴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一个新闻理论范畴在某个时期出现,具有咯室必然性。二是什么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新闻理论范畴,标志着人类对新闻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样的历史水。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原则,应当成为我们分析新闻理论范畴时的指导思想。第二章新闻理论范畴的逻辑系统一、范畴逻辑系统规定着范畴的本质,范畴只有在范畴逻辑系统中才有确切的含义。范畴逻辑系统反映着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关于新闻的定义1、概括为四大类(1)把新闻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报道。(2)把新闻理解为传播媒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3)把新闻等同于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4)把新闻理解为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2、本书的定义新闻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定义既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又遵守了定义的逻辑规则,同时还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只有经过及时报道之后才能成为新闻;二既然是“报道”,就必然存在受众,没有受众的报道是不存在的。没有受众业没有新闻,把新闻当作一个连续推进的动态过程。事实发生——→及时报道——→受众接受(新闻形成)三、对新闻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描述(通向)(通向)事实————→报道————→新闻现实的新闻活动过程是一个自足的动态系统。在事实发生后便经传播者通向报道,报道经媒介再通向新闻,新闻经受众再向事实反馈,至此,开始了新的系统过程。四、新闻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起点1、新闻逻辑系统中,事实是本体范畴,不仅作为新闻,而且构成新闻。(1)事实范畴与新闻范畴构成范畴逻辑系统内最基本的矛盾运动新闻是一中观念形态,是新闻主体对新闻客体的能动反映。新闻客体是指“事实”,新闻主体既包括传播者,也包括受众。所谓能动反映,指的是新闻主体,不是被动摹写新闻客体。五、新闻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特性1、四个特性:整体性、目的性、适应性和运动性2、适应性:指的是环境发生变化,该范畴逻辑系统能够迅速作出调整,这种调整可能是系统结构的局部改变,也可能是某些范畴被剔出系统而为新的范畴所代替。这里说的环境,指的是新闻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这里说的调整,离不开实践。第三章事实与新闻事实一、对事实范畴的哲学思考1、新闻事实是运动变化着的事实。“新闻是易碎品”、“新闻只有24小时生活”、“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今天的新闻是昨天的历史”等说法。2、在新闻实践中要把握度,以免报道失实,出现片面性。3、作为物质的客体——事实的实存性,必须依靠时间和空间予以确认。事实只能是时间和空间的事实,离开了时间和空间,事实便成了虚幻之物,令人不可捉摸。因此,如果说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之所以强调新闻五要素要落实,尤其是时间、地点要落实,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报道的内容客观、真实,毋宁说是因为事实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交代事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对它的实存性予以确认和揭示。4、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二、新闻事实具有主观性1、新闻事实,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1)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从存在论角度立论,它强调新闻事实自身的表现形态及其所显示着的本质。新近发生是对新闻事实表现形态的简洁说明,新近发生所显示着的新鲜性,则是新闻事实最基本的特性。(2)新近发生的事实,还必须成为报道的对象,才能算作新闻事实。(3)新鲜所表征的是新闻事实自身的性质,它产生于新闻事实与非事实的比较中;而价值所表征的则是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它产生于新闻事实适宜于受众的需求。换句话说,前者表征客体自身的性质,后者表征客体与主体(受众)之间的关系。(4)新闻事实必然是新闻的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而不是其他。凡没有进入新闻传播过程并成为新闻组成部分的新鲜事,都不能称为新闻事实。2、新闻过滤新闻从事实过滤到新闻事实,中间存在两次过度,一次是从“事实”过渡到“新近发生的事实”,另一次是从“新近发生的事实”过渡到成为新闻组成部分的“新闻事实”。这两次过渡是连续推进的。如果从新闻传播流程角度来审视这两次过渡,其实就是传播主体(指报道者)为了确定新闻事实而进行的两次选择,我们称之为“新闻过滤”。表现出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3、新闻具有主观性的理由(1)从新闻实践上讲,传播主体的能动作用明显地表现在新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观察、采集新闻材料到选取报道角度、根据报道方式去处理材料,以及对受众需求的考察等等,传播主体的能动性无不贯穿始终。那种所谓纯客观的报道即印版式的报道是不存在的。(2)从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说,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后者是对前者的客观反映,那么反映主体即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认识也就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整个反映活动中。“新闻事实”也能够算作一个认识论范畴,是对客观事实的判断、描述或反映,是体现着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性的“经验事实”;“新闻事实”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或者说,是主观化的客观事实。新闻事实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无论传播主体如何改造事实,都必须做到真实、新鲜,改造是有限的、适度的。传播主体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两次选择(即新闻过滤),都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三、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新闻事实,指的就是已进入新闻传播活动中并构成新闻要素的事实。1、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1)、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是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从认识论角度,是本质与现象,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从逻辑学角度,属和种、繁体与部分的关系。2、新闻事实所描述的只是其中的那些处于变易状态的事物。从事实来审视新闻事实,那么新闻事实实指称的不过是那些与稳定状态的事物相区别的变易着的事物;从新闻事实来审视事实,那么事实指称的不过是变易着的事物正在趋向和已经成为稳定的事物。新闻事实之新,或者说新闻之新,就体现在事物的绝对的变易之中。第四章、新闻真实性一、新闻真实性中的“二律背反”1、新闻真实:指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2、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新闻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新闻事实只能看作是现实原型在新闻领域里的复现;新闻真实只能被理解为新闻事实完全符合现实原型。新闻事实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或主观化的客观事实,===新闻事实是传
本文标题: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2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