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劝学《荀子》一.学海拾贝连线串珠,构建知识殿堂1.文学常识(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2)《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发展为,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2.字音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跬.步()骐骥.()埃.土()螯.()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4)金就砺.则利(5)而闻者彰.(6)假.舆马者(7)善假于物.也(8)用心躁.也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释义:。通,释义:。(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3)君子生非异也通,释义:。5.古今异义词辨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3)假.舆马者古义:今义:(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5)用.心一也古义:今义:(6)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7)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闻博闻.强识不能称前时之闻.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挽弓当挽强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望日夜望将军至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前后8.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无以至千里39.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整体感知感知整体,展示学识魅力1.内容感知(1)思路结构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论述,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第四段:论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二是,三是。(2)思想感情本文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述,从而勉励人们要,只有这样,才能,,。2.写作特点(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4)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5)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试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4三.思考探究幽思探究,彰显智慧火花1.第一段第一句话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3.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4.《劝学》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有生命力?四.资料链接思路花语,历览中华文明(一)作者背景1.走近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他为“荀卿”。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主张“性本恶”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孟子强调“性本善”)2.了解背景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二)知识拓展1.古代的“劝学诗”(1)劝其立志的“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2)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5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书院》)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3)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4)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5)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2.精品阅读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②。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临百刃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④,与之具黑。兰槐⑤之根是⑥为芷,其渐⑦之⑧滫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⑩。其质非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11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注释:①苕:芦苇的穗。②所系者然也:系的处所使它这样。③蓬:草名。④涅:黑泥。⑤兰槐:香草名。⑥是:指示代词,复指根。⑦渐:侵。⑧之:指芷。⑨滫:臭水。⑩服:佩戴。11游:有目的的旅行。译文: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断,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在地上,结果巢里的鸟蛋北打破,幼鸟被摔死。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构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结得东西太脆弱所造成得。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万丈深渊。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许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边的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作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旅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6温馨提示:走近荀子,聆听哲人的教诲,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走近荀子,感悟哲人的思想,茅塞顿开,柳暗花明;走近荀子,你便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你便坚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决心。五.随堂检测(一)语基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g)洞穴.(xué)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7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9.名句名篇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二)阅读检测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2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延伸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6题。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
本文标题:劝学学案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3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