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地下水科学概论》考试卷-B--含答案
·1·XX大学2012-2013学年《地下水科学概论》考试卷大题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2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3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4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5蒸腾:植物生长过程中,经由根系吸收水分,在叶面转化成气态水而蒸发,称蒸腾。二、填空(每个0.5分,共20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2·的时空变化规律。2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3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4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与多少。5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6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对其水量、水质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类型。7据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成因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8地壳表层有两个主要热能来源:一个是太阳的辐射,另一个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流。9地下水的天然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10地下水系统包括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11天然状态下的洪积扇中,由山口向平原地下水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到以蒸发为主。12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两类。·3·13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14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三、判断(共10分)1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2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3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大,水位上升大,给水度小,水位上升小。(×)4.某一松散的饱水岩层体积含水量为30%,那么该岩层的孔隙度为0.3。(√)5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6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7包气带中毛细负压随着含水量的变小而负值变大。(√)8气候俞干燥,相对湿度越小,潜水蒸发便愈强烈。(√)9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时,随着远离河流,水位变幅增大。(×)10承压水由补给区向深部受季节影响越来越明显。(×)四、填图(共10分)·4·1.如下图所示水文地质剖面图,请将图上编号所对应的名称补充完整。答案: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2.将下图补充完整,请自行设计图示编号(5分)·5·1-潜水含水层2-隔水层3、4潜水面潜水位M-含水层厚度D-潜水埋深5-大气降水入渗6-蒸发7-流向8-泉五、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然后画出一河间地块流网示意图(15分)。答案:绘制流网图的步骤如下:(1)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2)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3)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绘制的流网图如下:·6·六、简答(每题4分,共12分):1.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于固、液、气三相界上。2.地下水排泄的研究内容和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哪些?研究内容:排泄去路、排泄条件、排泄量。排泄方式有:泉、向河流泄流、蒸发、蒸腾、向另一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人工排泄。3.岩溶水的特征?(1)空间分布极不均匀(2)岩溶水具各向异性;(3)岩溶水的运动,通常是层流和紊流共存;(4)局部流向和整体流向常常不一致;(5)岩溶水的补给,通常以垂直岩溶通道为主,排泄常以泉的形式排泄;(6)岩溶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大。七、论述题23分(1为必选题,2、3题任选两题作答,多选时只计算第二题)1.分析河流地区孔隙水的特点(10分)。·7·答案:孔隙水的特点如下(1)水量在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连续性好(2)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3)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地下水面;(4)孔隙水的流动大多数呈层流,符合达西定律。2.简析裂隙水的分类以及裂隙水的特点并结合实例介绍一下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何在?(13分)。答案:裂隙水的特点:(1)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连续性差(2)裂隙水的分布形式可呈层状,也有的呈脉状;(3)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差,往往无统一的地下水面;(4)裂隙流动具明显的各向异性。裂隙水按其介质中空隙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1)贮水空间作用(2)集水廓道作用(3)导水通道作用(4)隔水屏障作用---阻水作用(隔水边界)3.分析岩溶水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介绍一下南北方岩溶·8·有哪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13分)答案:岩溶水的特征(1)空间分布极不均匀(2)岩溶水具各向异性;(3)岩溶水的运动,通常是层流和紊流共存;(4)局部流向和整体流向常常不一致;(5)岩溶水的补给,通常以垂直岩溶通道为主,排泄常以泉的形式排泄;(6)岩溶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大。以秦岭淮河为界,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岩溶与岩溶水的发育都存在一系列差别。总的来讲,我国南方的岩溶发育比较充分,岩溶现象比较典型。地表可有峰丛、峰林、溶蚀洼地、溶斗、落水洞、竖井等,地下水多发育较为完整的地下河系。而在北方地表除可见流水造成的溶沟外,少有塌陷造成的溶斗、落水洞等,地表多呈现常态的山形,而不呈峰林状。至今在我国北方尚未发现完整的地下河系。造成我国南北方岩溶与岩溶水差异的原因是一系列因素(地层岩性、构造、气候)的综合作用而导致的。南方岩发育区多分布大套巨厚到块状的纯净碳酸盐岩。介质可溶性强,受到构造应力时易形成稀疏但宽大的裂隙。北方岩溶区的碳酸盐岩一般成层较薄,常夹泥质与硅质夹层,多与非可溶岩互层,因此多发育覆盖性岩溶。此外,气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上述诸因素的综·9·合影响,南方岩溶的发育演化比较成熟,从而显示典型的岩溶水系统的特色。
本文标题:《地下水科学概论》考试卷-B--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4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