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对动手操作、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不注意听讲如陈树森、武义博、焦相博等;口算时比较马虎,20以内加法学生的达标情况有待加强,如夏梦瑶、乔文、陈建伟等;有待于本学期,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顺利进行。二、教学内容与目标㈠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㈡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三、教材分析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应该熟练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五、课时安排一、认识平面图形(2课时)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例1…………………………3课时例2………………………………………4课时例3……………………………………2课时整理和复习……………………………………3课时三、分类与整理(2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读数写数………………………………………2课时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认识人民币………………………………2课时简单的计算……………………………………2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七、找规律(4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7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