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公开课《巧抒情议论-绘点睛之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巧抒情议论,绘点睛之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在记叙、描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的作用。2.学会在记叙、描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描写中如何抒情、议论。教学过程:一、片段导入1.投影学生作文片段。2.分析片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后的效果,体会在记叙、描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重要性。二、方法指津优秀的记叙文,不仅要记叙、描写得生动,而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怎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呢?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一)记叙、描写中的抒情1.抒情的方式:(1)以下语段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呼呼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鲁迅《故乡》)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2)讨论,小结:①直抒胸臆:作者在记叙、描写中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②间接抒情:在记叙、描写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2.抒情的作用:通过上面的赏析,我们认识到记叙、描写中常常有抒情,同学们,想一想,总的来说,记叙、描写中的抒情通常有什么作用呢?师小结:有利于升华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二)记叙、描写中的议论1.议论方式和作用:(1)以下语段的议论在和记叙、描写结合时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①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②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茅盾《白杨礼赞》)③……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④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杨礼赞》)(2)讨论、小结:①先叙后议: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深化主题。②先议后叙:对比评价,突出故乡在“我”心中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具有点明中心、提示全文的作用。③夹叙夹议:这段议论穿插于记叙、描写之中,是作者回忆时站在成人的角度,分析母亲当时的复杂心理,既心疼儿子,又恨铁不成钢。与相关的记叙、描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师小结:记叙、描写中议论的作用:记叙、描写中的议论,是对所叙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观点,抒发作者情感,深化文章的主题……2.议论的方法:你认为议论可采用怎样的方法?①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②泼墨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中集中一段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巧用比喻、排比铺陈、引用经典……)③穿插法: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3.注意:记叙、描写中的抒情和议论常常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记叙、描写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应一语中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三、牛刀小试1.请从下列《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的作文选段中任选一个,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个开头或结尾。(1)。楼下阿婆依旧在烧她的煤炉。阿婆用蒲扇轻轻地一扇,那烟啊,就“倏”地冒了出来,在空中绕出柔曼的弧线,再绕着那棵老歪脖树盘上三圈,恋恋不舍地散去了。“哟,囡囡,这么早啊。今天要考试了吧,细心点,一定考得好的!”阿婆见到我就笑开了,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愈发像绽放的菊花,笑得呀,连袖口,裤管,肘弯都起了皱。“小心点,别呛着喽!”阿婆那用了几十年的蒲扇轻轻一挥,就把烟雾扇离了,我便在清新的空气中前进。(2)偶拾起一片落叶,托于掌心仔细凝视,指尖轻轻划过光滑的扇面,沁凉的寒意从指尖传来,带着清秋的气息,一条条的叶脉清晰可见,渲染着一片灿烂的金黄,叶柄却还泛着点点的青涩,诉说着昨日的生机。再度凝望那株银杏,大把大把的金黄,浅浅地点缀着些许墨绿的叶,仿佛一夜之间被人泼洒了一桶颜料,染上了满树的金黄。。2.学生动笔,师生共同评议。四、学以致用升格训练:修改作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注意在记叙、描写中添加抒情、议论。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公开课《巧抒情议论-绘点睛之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4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