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谏太宗十思疏》实用课件解析
19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卷,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思的出发点。求:要求,需求。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长:生长。固:使动,使……牢固。根本:树根。本:本义是树的根部。浚(jùn)疏通。德义:恩德,恩义。义:适宜的道德行为。原文: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望:求。思:同义,指望。厚:丰厚。下愚:最愚笨无知,自谦。于:介词,对况:何况。明哲:明智,贤能的人;哲:聪明,有才能。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翻译: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当:通“掌”主持,掌管。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势。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戒:戒除。以:第一个是动词,用;第二个是同”而”转折连词。第一段:反复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凡百:指所有的。承:承受,秉承。景:大。克:能够。盖:语气副词,大概。终:坚持到底。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翻译: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夫:发语词,无义。殷忧:深重的灾难。下:指臣民。得志:达到目的,实现愿望。傲:轻视。物:指自己以外的人。一体:整体。行路:陌生的路人。虽:即使。董:监督。以:介词,用。振:通”震”威吓。苟:苟且。而:转折连词。免:免于罪罚。怀:怀念,感激。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恭:恭顺。原文: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唯:只有。宜:应该。深:深切。慎:警惕。表反问,难道第二段总结:从历史教训入手,进一步说明君王厚积德义的重要性。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以:介词,把。翻译: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网开一面”田猎为限度诚:假设连词,如果。可欲: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以:以便,目的连词。作:建造,兴建。安:使动,使……安定。高危:高高在上。冲:谦虚。牧:养修养。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下:居于……,名词作动词。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及:施加。而:以致。滥刑:不加节制地滥用刑律。翻译: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而:递进连词。敬:慎重。雍蔽:被蒙蔽。谗:说坏话污蔑别人。正:使动使……;端正黜(chù):排斥。加:施加。以:结果连词,以致。谬赏:不恰当的奖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总:归纳。弘:使动,使……光大。兹:这,此。简:选拔。而:顺连。择:分辨选用。播:扩大。效:贡献。惠:惠泽。信者:诚信的人。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而:结果连词。司:掌管,主管。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谏太宗十思疏固本思源二、总结历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出警告提出十思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善始实繁克终盖寡三、反面正面居安思危一、词类活用1.必固其根本固,使动用法2.载舟覆舟覆,使动用法3.则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动用法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弘,使动用法6.何必劳神苦思劳、苦,使动用法7.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5.弘兹九德8.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9.想谗邪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0.当神器之重11.居域中之大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2.择善而从之13.貌恭而不心服14.则思江海下百川15.乐盘游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貌,名词做状语下,名词活用做动词乐,意动用法通假字振之以威怒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振通震无通毋古今异义根本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纵情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虚心使心虚,今,谦虚的美德以为以之为,今,认为特殊句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疑问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什么,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养人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孚福也忌不自信诚实信任信用相信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求探求祈求追求以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则思知之以安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同”而”注释为:”来”介词,用,拿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目的连词,以便介词,因,因为介词,把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1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汝离间我兄弟②魏征为太子洗马③喜逢知己之主③往事息隐⑤但其尽心所事⑥从容对曰⑦征慷慨自若⑧臣所以敢言A.①②③⑤⑦B.②④⑤⑥⑧C.①③⑤⑥⑦D.③④⑤⑥⑧C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C.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D.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冶金的高手。C1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用。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AA艺术鉴赏朗读课文,探究回答问题。1.第三段提出了“十思”?是就哪几个方面而言的?第三段提出了“知足”、“知止”、“谦冲而自牧”、“江海而下百川”、“三驱以为度”、“慎始而敬终”、“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无因怒而滥刑”等“十思”。从五个方面来谈“十思”,可概括为“五戒”:“知足”、“知止”戒骄奢,“念高危”、“惧满溢”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馋邪”戒轻信人言,“恩加所”、“罚所及”戒赏罚不公。2.文章标题是“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集中阐述了“十思”,那么是否可以去掉文章的第一、第二段落呢?为什么?不可以3.第二段从哪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阐述了什么道理?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第二段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进行论证,阐述乐“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第一段提出的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一、二段和第三段的关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从本文看,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乔松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6.各段在阐明观点时各用了什么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中间用排比来加强语势。第二段:用设问和对比的手法。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主要做到“十
本文标题:《谏太宗十思疏》实用课件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