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拆书帮”系列之购买者的行为非理性但是有规律——拆《《怪诞行为学》
【拆书目标】书名:怪诞行为学译者:赵德亮/夏蓓洁作者:[美]丹·艾瑞里页数:252定价:39.00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08-10【拆书简介】《怪诞行为学》的英文原文是PredictablyIrrational:TheHiddenForcesThatShapeOurDecisions,直译出来是“可预期的非理性:形成我们决策的背后力量”。这样翻译更能确切地反映出这本书的内容,因为我们的非理性一次又一次以相同的形式发生——换句话说,人们总在同样的情况下变得愚蠢,于是,就可以被人利用:稍微在征订单上调整几句话,就能大大增加销量?怎样让从来没听说过面包机的人买面包机?星巴克是怎样利用“羊群效应”赚钱的?为什么当当网“免费快递”可以让消费者花更多的钱?为什么我们想做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看了以上这些问题,你能想到拆解这本书的知识成为你的能力,可能对你会有哪些帮助吗?特别提醒:来参加拆书帮并不一定要求你先通读过这本书。虽然一本真正的好书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拆书帮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因为真正从阅读中得到的价值,是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求全,先求精。拆书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读拆书家精选出的图书片段,激发出你自己的案例,从而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你的做法会有不同。这相当于你参加了一次在这个主题上最实战的培训课程,由世界级的大师(图书作者)亲自讲课,而且根据最新成人学习理论进行了模拟演练,从而能改变你的行为,真正为你创造价值。每天花10分钟来拆书帮跟贴,强过你自己拿一小时去读书!本文即编选自第一营销网论坛拆书帮活动的帖子。【片段一拆解指要】认识了这种思维的本质,想想看,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某个客户终于打定了主意,揣了70万来到奔驰车行,准备下单买一辆C级车。销售看他意愿很高,而且也有钱,就对他强烈推荐90万左右的E级车。客户看过E,觉着确实比C好,很高兴,就问还有更好的吗。销售当然想多赚一点,于是就把客户领到了110万的S级车面前,客户详细了解了S的各种优越性能,发现这辆车实在比C强多了……你猜到结果了吗——客户最后什么都没买,连打算好的C都没买。对他来说,S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但是超出了他的能力。他本来就不可能选择S,但是看过S之后,也影响了他对C的判断,于是干脆放弃了。S选项可以叫做“幸福选项”——因为幸福总是可望不可及,但对比之后就对其他不满意。无论是“诱饵选项”还是“幸福选项”,以零选率的表现居然可以极大影响整体结果,这都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体现。那么,如何利用这一模式呢?1.当年李敖竞选“总统”,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得票率仅为0.13%,虽说他自己认为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是,有办法能再多得一些选票吗?有,那就是找一个“诱饵选项”,也号称竞选,这个人要在很多方面和李敖很像,但是资历和能力明显比李敖低一截。这样,犹豫不决的那部分选票,在眼花缭乱之际,会发现这个诱饵选项很容易排除,对比之下李敖好多了……2.如果你想追班花,但是又觉着自己太胖,那么,你可以掏100块钱,让隔壁班里的超级大胖子写一个月情书给班花……3.如果有某位员工想要离职,比如联系好了要进入某家咨询公司,你认为这条路不适合他,或者你就是不舍得他走,但是就你对他性格的了解,这时候劝阻或挽留都是没用的,怎么办?也许可以试试“幸福选项”——你对他说,想去咨询公司啊,挺好啊,不过,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直接进McKinsey或者Boston呢?RolandBerge也可以投简历试试啊!你想想,如果现在进入这些顶尖的咨询公司,那你今后的路会是怎样……4.如果班花要离你而去,转投一位多金帅哥,那么,死马当活马医,你可以请朋友中最阔最帅的那个家伙,也来掺活一把,结局会有变化也未可知……5.如果小孩子一定要买某个玩具,但是你不想买给他,你可以——6.如果你特别想进入某家公司,而你知道你和另外一位候选人的情况各有千秋,你可以——你还可以拆解出哪些案例,把这个知识应用起来?【大侠韩霞253拆解片段一】如果我特别想进入某家公司,而我知道我和另外一位候选人B的情况各有千秋,我可以找一位朋友C也来参与竞争,这位朋友有和我类似的专长或经验,但是整体比我要弱不少,这样,在面试官看来,我和B虽然各有千秋,但和C比我则明显胜出。在C这个诱饵选项的影响下,我胜出的机会就大多了。【点评】非常贴切的拆解!【大侠秦尚武拆解片段一】挺有意思的。为了主推一款产品,故意策划一款明显不划算的产品来衬托,这就是诱饵,妙。【点评】这叫归纳,不叫拆解,你这是换了自己的语言把原意重述了一遍。如果是读书考试,你肯定能通过,但理解了,并不意味着你能用上。而拆书帮强调的是,你要能把这个知识用于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中,所以一定要举出你理解之后可以运用的例子。再试试?【大侠何承云拆解片段一】诱饵选项用在写申请促销中也很不错呀,在给上级提交促销申请的时候,多拿几种方案,让领导给予批准。如按下面的写法:销售任务突破80万,申请促销费用支持比例控制在8%;??销售任务突破100万,申请促销费用支持比例控制在8%;???销售任务突破150万,申请促销费用支持比例控制15%。估计领导最容易同意的是100万。【点评】没错!可以在各个领域来用。大侠sun就指出在大项目投标的时候,请朋友以不同的公司名义去报价,能产生“诱饵选项”的效果,这和你的拆解异曲同工。把这些领域不同、现象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实例贯穿起来,就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意识地去运用。比如,仅仅自己一家的报价,在不同方案之中,也可以用上这个原理。再比如,承诺因为个人关系而送给客户的额外服务——这样方案就变成了两个:原方案;原方案+额外服务。而价格是一样的,如此“原方案”就变成了诱饵选项,增加了客户选择“原方案+额外服务”的机会。【大侠zhangwei73拆解片段一】几个月前,看着同事新买的iphone,我也想买一台智能手机。网上扒拉了几个月,把每款手机都看了,问题就来了:有的样式不好看、有的系统不好用、有的价格太高。总之没有一款最合适的,到现在还没买。看了赵老师的拆解,想来都是因为苹果手机这个“幸福选项”在起作用。【点评】贴切的拆解!如此就理解了“诱饵选项”还是“幸福选项”的异同:相同点是,二者都不会真的被人选择,但是以零选率的表现可以极大地影响整体结果。区别是,“诱饵选项”是为了推进人选择与它相仿但更实惠的选项,“幸福选项”则让人迟疑犹豫,难以做出选择,从而不行动。(片段二、三从略,可到论坛查阅)【片段四拆解指要】这个例子说明了社会人心中两个起作用的规范: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很多问题出在把市场规范引入到社会规范的领域,比如你不能因为岳母烧的饭好吃而付她钱,也不能跟新认识的女孩说我请你看了电影吃了饭花了300块了,我们上床吧。但实验也发现,市场规范很容易挤跑社会规范,反之则不然。按以上实验来说,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只要跟被试者提一下“钱”这个字,第三组人就不那么努力了——他们本来是按社会规范(帮忙)来做事,一想到钱,社会规范就被市场规范(交易)挤跑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利用好社会规范呢?1.付小钱,不如直接请帮忙。无论是对邻居还是对员工还是对客户对经销商……都是如此。2.罚小钱,不如让其内疚。尤其是遇到他觉着付了罚金就心安理得的情况。3.请帮忙,可以送小礼物。虽然礼物是钱买的,但礼物是社会规范的范畴。4.送礼物,一般不要提这个礼物值多少钱。一提钱,社会规范就被市场规范挤跑了。但我认为这种情况有两种例外:一种是礼物真的极为贵重的时候,这时候你希望引入市场规范;另一种情况是对已经很亲密的人,不那么容易把感情变成交易。你还能想到什么应用?拆解出哪些案例?【大侠闫菲拆解片段四】如果公司方面想从社会规范的优势上得到好处,它们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来培育这些规范。医疗福利,特别是综合医疗保险,是公司方面表达它们社会交换意愿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很多公司正在做的是什么呢?它们一边在要求提高保险计划的免赔率,一边又在缩小享受福利的范围。简言之,它们在破坏雇员与公司之间的社会契约而代之以市场规范。由于公司方面首先掀起了台面,迫使雇员们从社会规范滑向市场规范,那么当雇员有了更好的机会跳槽时,我们能责备他们吗?毫不奇怪,“对公司忠诚”这句话对于雇员和公司的关系来说,已经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口号了。【点评】欧美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从来不会提“对公司忠诚”,他们认为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我之所以不跳槽,是因为在这里我得到的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这是比较纯粹的市场规范。而从前的中国国企,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来约束员工,员工在一家工厂干到老,管吃管住管养老还管儿女接班,但这种约束不太成功。那么社会规范有没有比较成功的呢?有,那就是日本企业。从二战前一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企业几乎都是终身制。近十几年比从前弱一些了,但日本企业(包括在中国的日资企业)的员工流动率依然是偏低的。这些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那就是在企业推行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都可以成功,但要小心翼翼不要搞混。【大侠sun拆解片段四】记得有这样的事情:一家公司,创业时就几个人,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没制度约束,但效率很高,发展迅猛。慢慢人多了,会有一些不合规的人、事出现,于是加强管理,制度很严格、奖罚也很分明,但每项制度出台,都使一些人感慨“人心不古、往昔不再”,尤其是诸如迟到罚款类的制度,更使他们不再顾忌迟到。大家再也感觉不到创业时的融洽,也没了那时的效率。看了赵老师的拆解,想来是企业把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搞混了。【片段五拆解指要】真正牛逼的领导者,应该是在外面度假两个月,完全不开手机、不收邮件,回来之后一切运行正常。你可能听过这样的神话,前几年流行的培训课程中常讲这个,通常会举出某几个著名的企业领袖的例子。培训师讲完故事,会说一个词,叫“目标管理法”(targetmanagement)。不管这个词在管理学上的原意如何,事实上在企业、团队中运用这个方法的人,多数以失败告终。因为大家对这个方法的理解是:我告诉你目标,告诉你多长时间完成,然后你给我去想办法。我尊重你的自由了,我充分授权了,这多好啊。这个错误的本质在于,对人性的估计过高了。人的天性是倾向于拖延的。不用太多的理论和例子,我们问问自己就知道——如果3个月后需要完成一篇报告,绝大多数人会在最后一周才开始动笔。那么怎么办呢,就不授权了吗?就事无巨细都亲历亲为了吗?就放弃目标管理直奔“保姆式管理”了吗?这个实验的启示是,有更有效的管理方法,那就是管过程:把目标分解为几个部分,在每个部分进行要求,及时的反馈。如果第一部分给到了满意的反馈,那么后面可以放心一些。如果阶段性目标执行不力,那么就要加强对细节的要求,及时调整并给予辅导。从目标管理法到保姆管理法到过程管理法,给你的启发是什么?你的工作,你看到的你的老板的工作,哪些是可以应用过程管理法的,如何应用?请拆解。【大侠无形蛊拆解片段五】从目标管理法到过程管理法,我想到了个人目标的制定:先给自己定一个至少5年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很笼统,然后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的,半年半年的,3个月的,1个月的,并且每个阶段都做好及时的反馈,确保执行力度。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片段六拆解指要】有些门对我们是无意义的。作者给出应用:我们有必要退出一些浪费时间的团体活动。不再给一些朋友寄送节日贺卡,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我们需要确定是否有时间去看篮球,是否能同时打高尔夫球和壁球又同时能和家人在一起。我们有必要把这些门关掉,因为这些事既费时费力还挤占了我们的参与机会,使我们无法顾及那些有价值的选择,还会使我们痴迷。我则联想到有些销售的表现,他们的CRM中总有好多个跟了超过半年的客户,客户还没有表达明确意愿。他明明知道,平均成单时间是四周,成交的客户平均拜访是7次,而他的这些客户远远超过平均情况了,但他就是不肯放弃。他会说,我知道有跟了一年半才成交的客户啊;这个客户好歹听我介绍,我要放弃他,新找一个客户,说不定还不如他呢;我就隔三差五给他打个电话,见个面,又不浪费多少时间的。他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了一扇该关上但
本文标题:“拆书帮”系列之购买者的行为非理性但是有规律——拆《《怪诞行为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7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