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君子之风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是主体,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7.615.1815.94.164.917.156.117.167.1914.286.238.712.87.38第一、要立志,要立定远大的志向。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第二:讲述修己的问题,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于仁”,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学习治人之道,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本章讲述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主张见利思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孔子主张重义崇德,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但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讲义,不要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思考1:孔子为什么称赞颜回有道德?颜回追求正道,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追求生活享受,只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颜渊档案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家语》记曰:“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后儒曾评价说:“颜子没而圣学亡。”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好学”的精神安贫乐道“不违仁”孔子语录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无。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余!”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思考2:对“浮云”比喻的理解。(课后练习)思考3: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么看?理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这两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和乐义忘忧的心境表现得非常传神。他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他从读书学习和活动中体味无穷的乐趣。孔子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注意注意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忘食”“忘忧”“忘老”这“三忘”,把他的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仁者不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迷惑也就没有了。智者不惑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勇者不惧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智、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思考: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个方面他认为自己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是“夫子自道”,这到底是孔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答案:力图做到和真正做到,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孔子认为自己在仁、智、勇方面还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这并不是故意谦虚,他只是把君子理想的道德境界提出来,作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罢了。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一定会有距离,而这差距正好激起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不过,在子贡看来,孔子在仁、智、勇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也并没有故意夸大事实。【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南怀瑾认为这句应该这样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孔子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种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原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用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真可惜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饰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饰一样重要,。去掉了毛的虎皮、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皮、羊皮一样。”•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需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这里关于文与质的辨论,实际上是针对《雍也》篇里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而来的。棘子成针对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君子只要“质”,就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呢。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于是与棘子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实际意思依然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不过进一步举例作了发挥而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这一段辩论虽然很短,却可以见出子贡雄辩的口才:先声夺人,首先以不容辩驳的感叹口吻指出对方已经大错特错。尤其是中间插入“驷不及舌”一语,意思是说,你不仅说错了话,而且错得来追悔莫及,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在把对方压得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驳之力后,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论证,有理有据,勿庸置疑。(子贡为捍卫老师的观点而如此雄辩,也不枉自老师把他列为“言语”方面的高材生(《先进》)。)【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君子所具备的道德修养——文质兼美(12.8)质(本质)内在修养文(修饰)外在表现一要坚守道义,博学多才,讲求诚信(7.615.1815.9)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4.164.96.117.16)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7.1914.28)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6.238.7)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7.38)+君子见利忘义(4.16),贪生怕死(15.9),贪图享受(4.9),又患得患失(17.15)小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孔子眼中的“君子”导学案(2)参考(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综合上述五段材料,你发现一个君子应具有哪些素养?参考答案:应具有如下素养:坚守正道,心怀仁爱,谦逊诚信,杀身成仁,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博学多才等。(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从第一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喻于利”的就是小人呢?参考答案: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看他注重道义还是看重个人私利。“喻于利”者就是小人的原因: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私利看得过重,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有违道德,做出坏事,从而损害别人的利益,甚至危害社会。2、(难点)第二段中,孔子把不合道义获得的富贵比作“浮云”有怎样的含义呢?你从中可看出孔子反对人们追求利益吗?参考答案:(第一问)“浮云”的含义:①浮云有聚散无常的特点,孔子用它来比喻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非常短暂,不可长久拥有;②浮云在天上,至轻至淡,孔子用它来比喻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自己毫无用处。这体现了孔子对不义而获得的富贵的鄙视。(第二问)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利益,他所反对的的是依靠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利益。3、这两段文字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义利观?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这反映了他“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第二问答案略。提示:学生对义利观的看法需观点鲜明地赞同孔子的观点,且能联系现实,结合现代社会现状答题。)(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你认为文段中的“耻恶衣恶食者”和“鄙夫”该是一种怎样的人呢?参考答案:把个人一己私利看得过重,即“喻于利”的小人。结合孔子在本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你认为他为什么对“耻恶衣恶食者”和“鄙夫”这样的人如此深恶痛绝呢?参考答案:因
本文标题:君子之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1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