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美国次债危机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和引起全球重视是在2008年的9、10月份。再度回首,依然难免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高峰期恍若过山车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向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多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并提高其信贷额度;同时两房的监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局将接管两家公司的管理。9月14日,在美国联邦储备无法提供政府担保的前提下,美国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宣布退出对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收购谈判,随即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9月15日,美国银行收购美林银行,已有94年历史的美林不复存在。9月21日,华尔街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发布公告,将接受美国联邦储备监管,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9月25日,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银行。10月3日,美国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获批准。11-12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可能对救市方案进行调整,同时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团队成立,并开始逐步形成新一届政府的救市思维。在9月、10月近两个月的次债危机爆发高峰期,所有金融领域的专家、相关的政府官员、广大的投资者甚至普通消费者,都恍如坐过山车一样的感觉,对危机的爆发和发展感到震惊、手足无措甚至恐慌。当在全球倡导推广自由化经济的主角-美国政府开始以救市方式对私有企业进行国有化,当华尔街曾赫赫有名的4大投资银行或直接或变相的迅速从纯投资银行角色中消失,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导致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体系大范围崩溃的次债危机呢?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后员工离开时的情形次债危机的形成路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次债:所谓次债全称叫做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指的是由贷款公司针对资信和还款能力低下的人群所设计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品种。和房地产优质抵押贷款相比,次级抵押贷款存在着风险较大、坏账率较高、但由于贷款利息较高所以给放贷者会带来更高的利润等特点。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美国放贷者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还以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做为担保,设计了很多种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从而将次债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FICO)一般将个人信用评级分为五等:750分以上为优等,660-749分为良好,620-659分为一般,350-619分为差,350分以下属于不确定。据此,住房贷款被划分为多个类别: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的人,ALT-A贷款市场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20-660分之间,而次级贷款市场则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20分以下的人群。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的调查,90%以上的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是拉美移民和美籍非洲人,这些少数族裔的居民基本上既无信用史料,也无收入证明文件。由于信用的缺失和偿付能力的低下,这部分贷款的违约风险较高。而我们谈到的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恰恰指的就是620分以下的这种住房抵押贷款。在过去5-10年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着上升增长的势头,尤其在2000年之后,在空前火爆的市场利润和高回报率的推动下,美国各大房地产贷款公司和受理房地产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纷纷放低了贷款门槛,采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贷款买房,甚至有些机构推出了零首付,一年无利息的策略。于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因为住房贷款周期很长,一般为15-30年,为了获得更多的流动性并充分分散风险,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并不会长期持有这部分贷款,而是对其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将这些贷款打包发行成住房按揭抵押债券,即商业术语上说的MBS(Mortgage-BackedSecurities),并在获取一定的利差后,将其在证券市场出售。于是次级贷款危机便经过以下路径逐步形成:低信用者-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其间产生了次级住房贷款subprime);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其间产生了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BS);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其间产生了担保债务凭证CDOs),投资银行-市场投资者(其间产生了CDS,ABX等进一步的金融衍生品)。在这样一个信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原本属于商业银行的信用违约风险被转移出来,进而不断演化为各种其它种类的金融风险,由此将本来属于某一个局部或个体市场的风险转移到了本来没有风险转移通道的不同市场。银行的放贷行为因此也产生了本质的变化:过去商业银行都是先有储蓄再有贷款,而现在的银行或贷款机构是把贷款打包,转卖给投资机构,后者再将这些贷款卖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过去,如果借款人失业,他们可以和银行商量如何还贷。银行一般会对贷款进行调整,希望借款人保留房屋。现在的银行却可以不必管,因为贷款已经出售,欠的不是银行的钱。一旦借款人不还钱,债权人也不知道。因为每个投资者购买的只是房屋贷款的一小部分,债权人成千上万。借款人不知道谁是债权人,债权人也不知道是谁借的款。由于发达的金融衍生品技术和其一体化的全球交易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将这种美元市场上的信用风险迅速传递出去,演化成欧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市场上的风险。美国国内的次债风险和危机,就这样以链条形式地把全球的金融市场串在一起,并以锁定和套牢资金的形式,将其影响力纵向地从银行业向金融业向实体经济渗透,把一个区域性的次债危机放大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系统性危机是怎样形成的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金融机构会对次债趋之若骛呢其实,无论是贷款机构还是投资银行甚至是最终投资者,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所设计的政策,衍生产品和投资策略都是基于两点先决条件:第一,美联储会继续减息,并且把利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第二,房价会不断升高。这两个条件在房市繁荣的最初几年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并使参与到次债及其衍生品市场的各大金融机构赚取到了丰厚的利润,从而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对这两个先决条件的信心。然而,事与愿违,从2005-2006年起,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从而引发了这场次债危机。美国的金融及投资机构普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市场定价结算方式(MarktotheMarket)来对其资产负债进行评估,所以当大范围的次级房地产贷款出现违约以及其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这里主要指住房)的价格下跌,导致与其相关的证券衍生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而持有这些金融产品的投资机构的帐面资产也随之严重缩水,最终使其资产负债率大范围上升。由于次债衍生品的最终持有者中有一大部分为商业银行,而美国的商业银行必须遵从新巴塞尔协议所作的保证资本充足率高于8%的规定,因此在次债衍生品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将其抛售,从而加剧了其价格的下降程度,陷入恶性循环(这里提到的商业银行持有的次债衍生品,有一部分是其被动持有的。是由于其旗下独立的SIV〈SpecialInvestmentVehicle〉公司在证券衍生品市场的投资亏损而转嫁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其中一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可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和利息,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的声明,截至于2008年12月,美国今年破产的银行已达23家,远超过之前5年的总数。更为严重的是,这次金融系统内部所产生的危机,已通过其在当前困境中所普遍采取的信贷紧缩政策,进一步转化为信贷危机,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关于这一点,我们将本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加以进一步阐述。银行因次债危机而托卖房屋的场景对于次债危机所产生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众说纷纭,但是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行业发展控制不当监管不严由于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率的不断升高、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苏和高速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国金融界所造成的压力,所有这些都使得美国政府开始有意识的逐步放松管制,将监管重点放在注重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鼓励金融创新和自由竞争、加强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上面。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早期所提倡的保护华尔街的各大金融公司的经济政策。有批评者指出,正是由于他的保护政策,允许了美国金融公司不再受政府监管。盲目追求高利润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出现了对风险意识的人为忽略和降低。在危机暴发前的华尔街,贪婪是好的是投资家们引以为豪的名言。华尔街的银行和投行大多是上市公司,为了让自己的股票在市场上有人追捧,每年都要追求盈利的增长。华尔街人的薪俸也与自己每年甚至每个季度的业绩挂钩,而要实现利润的连年增长,仅靠传统投资工具是达不到目标的,因此大家就绞尽脑汁,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衍生产品来。最为有利的证据便是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各大商业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都存在着大批的三级资产。而所谓三级资产,就是那些既无法用市场价格来估值(一级资产为可MarktoMarket),也无法用估值模型来估值(二级资产为可MarktoModel)的资产,这些资产一般是以市场猜想来估值(MarktoMakeBelieve)的,因为这些资产没有确实的定价依据,随时可能由于市场信心的崩塌变得一文不值。从下图可以看出,各大投资银行三级资产与公司净资产的比值2006-2007年间持续大幅度上升,摩根斯坦利的比值在2007年第3季度甚至高达近200%,意味着其资产质量可能显著恶化。2006年4季度2007年1季度2007年2季度2007年3季度摩根斯坦利118.1%126.3%127.3%193.5%雷曼兄弟70.9%86.7%98.6%149.3%贝尔斯登71.0%100.8%90.7%131.9%高盛75.1%87.7%100.6%127.7%美林13.1%20.1%22.9%30.6%花旗集团54.9%75.2%88.4%89.7%富国银行45.5%44.7%44.1%46.6%“次债危机”对世界和我国受到的影响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美国的“次债危机”在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国的股票市场由6000多点跌至不到2000点左右,并且一直处于长期的寒冬,广大股民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我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我国在美国的很多投资也因投资公司的倒闭,资产每天都在很多程度上缩水。美国的经济因为“次债危机”而引发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影响了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地区的经济,尤其是的沿海地区的很多工厂关门倒闭,如广东东莞的很多鞋厂已经关门。经济海啸对我国的直接影响主要有投资市场和外向型产业(一)我国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和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公司的筹资顺序应当如何?根据美国罗斯信号理,公司筹资的最佳顺序应当为公司内部筹资,其次是发行公司债券,最后是发行股票。而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和投资市场和投资理念不够成熟,在发达国家投资市场居于首位的公司债券投资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太小,而股票的比例相对公司债券较大。由于风险和利润是成正比的,很多中国股民投资的投机动机太重,缺少良好的风险和收益判断预测能力。当金融风险发生时,我国的股民就难免受到严重损失,股市一蹶不振。因此,我国的投资者应当学习资本市场的规则,把风险降到自己能够承受的程度。投资者应当更加关注自己投资的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股票的价值的升降,做一个成熟地投资者。再者,如果把更多的资金投在公司债或者基金方面,也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我国的应对措施(一)面对现实,防止经济海啸进一步破坏我国的经济美国经济严重衰退是最需要担忧的问题,这将使全球实体经济受伤,并且使“次债危机”源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衰落,将危机推到更深的漩涡。首先,应当利用经济发展较冷的时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性内需增长,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其次,在宏观政策上
本文标题:论美国次债危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