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美学Architecturalaesthetics1.比例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1.比例2.尺度3.量感4.力感5.空间感6.锐化、钝化、与柔化7.肌理感1.比例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1.比例:(1).概念:比例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比率关系,即形体相互之间的度量关系,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对象形式与人的心理经验之间的一种契合。(2)类型:整体与整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3)方法规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美的比例关系,如黄金分割,根号数列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费勃拉齐数列等。1.比例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4)渊源:毕达哥拉斯将数归结为万物本源,他的美是“数的和谐”理论,他认为人体就像天体,都是由数的和谐的关系统辖着。人的内在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产生共鸣。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物质形态、物质形象本身,而是物质形态、物质形象所中蕴含的“理式”(Idea)。所谓理式就是脱离具体物质形态、设计师思维中、脑海中的形式、格式、图式。1.比例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5)案例:古希腊柱式比例:密柱式(柱子密集,柱间距放下1.5倍柱直径)窄柱式(比密柱式稍宽,柱间距为柱直径2倍)宽柱式(柱间宽敞,放下柱直径三倍空间)正柱式(柱间距正常,柱间距为直径的二又四分之一倍,后一排做成柱直径的三倍)离柱式(柱间距较远,直径的4倍)离柱式中,柱高为直径的8倍,宽柱式中柱高为直径的8.5倍,正柱式和窄柱式中,柱高为直径的9.5倍,密柱式中柱高为直径的10倍。1.比例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古希腊柱式比例:希腊陶立克式,柱高为五又二分之一直径,罗马陶立克式,柱高为8倍直径,希腊爱奥尼式,柱高为8倍直径,罗马爱奥尼式,柱高为9倍直径,罗马科林斯式柱高为10倍直径。1.比例西方古典建筑1.比例中国古典建筑1.比例与尺度中国古典建筑2.尺度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2.尺度(1).概念:所谓尺度,是比例所采用的基本单位,指形态与人的使用要求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尺度都有一定的尺寸范围,是受人的形体,动作和使用要求所制约的,不能任意逾越,并有特定的合理性。是造型物及其局部的大小同本身用途以及周围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造型的尺度感是评判一个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2)类别: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和行为特点分为:个性尺度、普遍尺度。根据使用场所的功能性质可分为:纪念尺度、宗教尺度、宫廷尺度、生活尺度、私密尺度、开放尺度、公共尺度。(3)方法:以人机尺度为单位进行设计;熟悉场所的功能性质。3.量感Architecturalaesthetics1、概念:建筑设计中的量感,可以理解为体积感、容量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等。2、种类: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上的量感和心理上的量感。物理量感通常来自形体的大小,材料的重量等因素,是可以进行客观度量的。如同样物质的形态、体积越大、量感越强。3.语义:厚重、稳定、博大、坚实,浑厚、硬朗、丰满、膨胀、孕育等4、表现方式:通常情况下,色彩深的物体量感重,反之量感轻;质感粗的物体量感重,反之量感轻;表面没有尖锐棱角的量感强,反之量感弱;方中带园的物体轮廓量感重,纯方纯圆轮廓物体量感小;形态饱满(轮廓线外凸)物体量感强,形态内凹量感弱。。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1.量感Architecturalaesthetics量感——分析比例与量感强弱弱量感与色彩纯度弱强色彩明度与量感弱强质感与量感粗糙——石材光滑——塑铝板弱强量感与封闭性开放封闭强弱4.力感Architecturalaesthetics1、概念:人对形态的“力”的感觉是现实中力的作用现象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的一种反映,源于人对过去经验的联想。2、本质:力感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平衡状态的偏移,就是“远离平衡状态的平衡”.当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与我们内心这些圆形有差别,我们就会将注意力几种在这些差别上,同时,想象是何种力量导致它改变了正常的形状和位置。这时就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了力的感觉。3、类型:力源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自然的力和人为的力。自然地力体现一种渐变的效果,人为的力体现一种突变的效果。具体体现有张力,弹力、重力、凝聚力、爆发力等4.语义:动感、冲突、进取、抗争、强劲、刚烈、扩张等。5.表现方法:张力—扭曲、扩张;重力——重心倾斜、失重、体量不对称;弹力——轮廓流畅饱满。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力感——扭曲扎哈.哈迪德《卢浮宫伊斯兰博物馆》力感——弯曲、弹力卡拉特拉瓦建筑与考尔德雕塑5.空间感Architecturalaesthetics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1、概念与类别: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所谓物理空间是实体包围的、可测量的空间。心理空间即没有明确边界却可以感受到的空间,它来自形态对周围的扩张。根据方位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2.空间类型:开放空间、封闭空间、流动空间、静态空间、弹性空间等3.形态语义:空灵、玲珑、空虚、流动、精巧、洒脱等4.表现方法:强化进深;加强透视感;通过空间曲折穿插,延长时间流程扩大心理空间;穿孔打洞;内部空间外部空间空间感——纵深参差密斯凡德罗乡村砖别墅空间感——纵深参差外部空间空间感——曲折渗透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展馆6.锐化、钝化和柔化Architecturalaesthetics1、概念:锐化、钝化和柔化是目前设计造型的三个流行趋势。锐化指对形体轮廓、边缘、棱角进行尖锐化处理,增强其边沿的清晰度和视觉冲击力。钝化指对形体倒角、抛光、过渡创造泯没棱角、外表混沌苍茫的造型特征。柔化指在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体块实行弹性变形,形成流畅、灵动的造型。2、实质:钝感和锐度体现了现代设计美学的两个极端,钝感隐喻了现代人追求和谐、自然、统一、圆融的理念,锐度反映了人类当下的处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一面。3、形态语义:锐化——冲突、对立、进取、挑衅、刻薄、尖锐、扩张等钝化——浑厚、苍茫、迟钝、麻木、含蓄、内敛、刚毅等柔化——流畅、舒展、飘逸、潇洒、婉约、灵动等4、表现手段:锐度表现主要沿用解构主义的方法原理,通过剖切、裂解、错位、穿插、错叠等手段达到锐度的效果。钝感表现是统构主义表现方法,利用倒角、膨胀等手段完成柔化表现手法主要是拓扑、变异、拉胚等手段完成。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锐化贝聿铭与安藤忠雄锐化李博斯金建筑作品锐化——景观、雕塑、产品钝化矶崎新建筑柔化比加克.因格尔斯与本.范.伯克尔的建筑柔化扎哈.哈迪德的建筑7.肌理感Architecturalaesthetics1、概念:在建筑作品中,肌理指的是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所产生的触觉和视觉质感称之为肌理感。2、种类: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另外根据感受方式不同,可分为触觉优先肌理和视觉优先肌理两种。3、效用:肌理可以增强形态的立体感,更好的表现材质属性,强化形态的力感和量感。不同的肌理会呈现形态不同的表情和特征。肌理还具有情报意义。也就是不同的肌理会提示我们其作用和用途。4.肌理语义:线状肌理——流畅、精致、优雅等点状肌理——坚实、牢固、厚重、沧桑等。孔状肌理——玲珑、精巧等。5.制作方法:凸凹、强化线条、透空等第三章:造型审美要素7.肌理肌理——建筑与产品参考书目: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上、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刘先觉、吴焕加《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侯又彬《中国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6.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朱光潜译)7.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朱光潜译)8.罗杰.H.克拉克《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小林克弘《建筑构成手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11.伯纳德.卢夫《设计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12.西蒙.贝尔《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四川人民出版社肌理——建筑与产品14.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5.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1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17.阿尔伯蒂《建筑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诺伯舒滋《场所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型与文化》
本文标题:建筑美学,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