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体格生长评价内容生长曲线的应用儿童体格生长异常转诊标准其他体格生长评价的临床意义2345611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体格生长指标•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身高(长)体重•其他常用的形态指标坐高(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3岁儿童应常规测量头围身材的增长(Growthonstature)---身高---身长3岁≥3岁立位仰卧位5身长/高(Length/Height,L/H):----头顶到足底的长度3岁≥3岁6身长/高(Length/Height,L/H):2~3岁需要将身高加0.7cm进行调整后,再与生长标准图表身长值比较。3岁后仍不能很好地独自站立测量身长,将测量值减去0.7cm与身高值进行比较身长和身高的测量需要2名经过培训的人员配合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重(Weight,W)7婴儿称重应精确至0.01kg,儿童至0.1kg。头围(headcircumference,HC)8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生长发育。头围在出生后头3年反映脑的快速发育,因此建议常规测量头围至3岁(至少到2岁)。1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2005年中国9市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制定的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1体格生长评价的原则(1)选择适宜的体格生长指标;(2)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及规范的测量方法(3)选择恰当的参考人群值(4)定期评估儿童生长状况,即生长监测6月每1-2月1次儿保测量7-12月每2-3月1次儿保测量1-3岁每年2次,半年一次,3岁每年1次定期+2SD-2SDM离差法-1SD+1SD1.均值离差法(或标准差法):用标准差(s)表示变量值与平均值(X)间距,反映样本变量值的分布状况。x±s来表示。正常范围为x±2s条件:正态分布状况2.百分位数法:一组变量值(如体重、身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为1个百分位。排列顺序确定各百分位的数值,即百分位数(P)。当变量值呈现非正态分布时,百分位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所测数值的分布情况。一般采用P3,P25,P50,P75,P97辩为主百分位数(或主百分位线),P3-P97视为正常范围。均值离差法: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百分位法:用于正态或非正态分布资料。-2SD-1SD1SD2SDP3P25P50P75P97三分法下中上五分法下中下中中上上六分法下中下中低中高中上上等级法离差法百分位法3.中位数法:将儿童体格生长数值(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央的变量即中位数。正态分布时,中位数P50=离差法的均值;若样本中少数变量分布在一端,即为不完全正态分布时,用均数表示则对个别变量值影响大,用中位数或中间值表示变量的平均水平较妥。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是指通过计算儿童身高或体重的实际测量值达到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来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计算式:中位数百分比=实测值/中位数值*100%有三个评价指标即:•HT/A中位数百分比•WT/A中位数百分比•WT/HT中位数百分比4.标准差离差法(z评分):z值=(X—x)/s其统计学意义是表示儿童体格生长数值(变量值)标准差偏离均值的程度,即将每个测量值标准化。可用于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生长状况。z值可为正值或负值,±2为正常范同。离差法标准差离差法(z评分)2体格生长评价内容(1)生长水平(横断面资料)(2)生长速度(纵向资料)(3)匀称度(身体各部比例关系)评价生长水平正常结果表达(生长曲线图/参数表计算)T2T1P97P3P50T2-T1=人群增长参数(X2-X1)27正常T2T1P97P3T2-T1=人群增长参数(X2-X1)28加速T2T1P97P3T2-T1人群增长参数29不足T2T1P97P30T2-T1人群增长参数30不增T2T1P97P3T2-T1=零31下降T2T1P97P3T2-T1=负数32匀称度(Proportionofbody)是对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331.体型匀称度Weighttostature2.身材匀称度Trunk-legratio2岁体重/身长(W/L)2岁Bodymassindex(BMI)=W/H2匀称度(Proportionofbody)是对个体各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341.体型匀称度Weighttostature2.身材匀称度Trunk-legratio2岁体重/身长(W/L)2岁Bodymassindex(BMI)=W/H237坐高与身高(顶臀长/身长)比值0.500.600.700.800.901.003m12m2y6y男孩女孩青春期后383生长曲线的应用生长曲线表生长曲线图生长曲线的形式40参数表(Referencetable)生长曲线(GrowthChart)3生长曲线的应用普通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监测和筛查3岁: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年龄的头围3~18岁年龄的身高年龄的体重6岁身长的体重身高的体重建议积极采用2~18岁的BMI生长曲线3生长曲线的描记目录13正确解释生长曲线的关键:1)生长监测:定期、连续测量比一次数据更重要,可以获得个体生长轨道,多数儿童体格发育各测量值水平相近,如某测量值明显偏离其他指标测量值百分位数值提示可能存在异常;3正确解释生长曲线的关键:(2)生长的个体差异:受遗传及环境条件影响,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儿童体重和身长(高)测量值应稳定地沿着自己的“轨道”(channel)进行,在2条主百位线(或2s)之间均属正常故均值或P50不是个体儿童生长的目标;正常结果表达(生长曲线图/参数表计算)T2T1P97P3P50T2-T1=人群增长参数(X2-X1)50正常T2T1P97P3T2-T1=人群增长参数(X2-X1)513正确解释生长曲线的关键:目录13)喂养方式:人乳喂养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因此评价纯人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时应考虑喂养方式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过度使用配方奶补充、过早引进固体食物等3正确解释生长曲线的关键:目录1(4)“回归”均值趋势:约2/3的儿童出生体重和身长在2~3岁前可出现百分位值趋向P50,,但需首先复核确定测量无误;51.营养性疾病筛查2.身材矮小筛查3.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筛查4.性早熟筛查5.治疗效果观察体格生长评价的临床意义目录1常见儿童体格生长异常转诊指征6特殊儿童体格生长评估要点早产低体重儿胎龄40周前:按照2013年修订后的Fenton早产儿生长曲线图输入早产儿的生长指标进行z评分和百分位的实际评估。40W后:矫正胎龄至40周(足月)后再评价头围矫正至18月龄体重矫正至24月龄身长矫正至40月龄586特殊儿童体格生长评估要点特殊疾病状态下特殊疾病状态下儿童的生长评价:建议转相应专科重点是评价其生长速度7目录1理论依据纵向跟踪调查资料纵向跟踪调查操难度大,难以获得实际:来源于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资料包含不同成熟阶段儿童不能完全反映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差别青少年身高生长评价7个体差异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年龄生长的高峰速率父母的遗传因素性成熟早晚青少年身高生长评价7骨龄第二性征发育父母的身高等青春期的Tanner’S分期方法女童用乳房与阴毛男童用睾丸与阴毛青少年身高生长评价综合评价81.定期评估:生长为动态过程,定期描记生长曲线图,可以同时获得个体儿童的生长水平、生长速度,了解儿童生长的个体差异,进行正确全面的体格生长评价体格生长评价注意事项8体格生长评价注意事项2.体格生长评价不等同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体格生长评价是以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为基础,结果解释或诊断疾病时需结合病史资料。83.个体与群体评价:对于群体儿童,生长水平评价可获得该儿童群体生长状况或生长水平分布的资料,结果与该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如评价结果“不良”的比例较高,提示该人群可能存在某些健康和营养问题,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可给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数据,但不提示任何病因。对于个体儿童,生长水平仅表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体格生长评价注意事项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5109 .html